解释成语“耳鬓相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鬓相磨: 拼音:ěr bìn xiāng mó成语简拼:ebxm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4247779\"); 成语繁体:耳鬢相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耳鬓厮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男女相恋 成语解释: 鬓:鬓发;相:互相;磨:擦。耳与鬓发互相摩擦。形容相处亲密 成语出处: 清 沈复《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》:

解释成语“捷雷不及掩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捷雷不及掩耳: 拼音:jié léi bù jí yǎn ěr成语简拼:jlbjye注音:ㄐㄧㄝ ˊ ㄌㄟˊ ㄅㄨˋ ㄐㄧˊ ㄧㄢˇ ㄦ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3057684\"); 成语繁体:捷靁不及掩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迅雷不及掩耳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分句;比喻来势凶猛 成语解释: 犹迅雷不及掩耳。比喻事起突然,

解释成语“风吹马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吹马耳: 拼音:fēng chuí mǎ ěr成语简拼:fcme注音:ㄈㄥ ㄔㄨㄟ ㄇㄚˇ ㄦ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6227254\"); 成语繁体:風吹馬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。 成语出处: 克非《春潮急》二五:“我嘴皮都磨起茧巴,他都当成风吹马耳。

解释成语“忠言逆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言逆耳: 拼音:zhōng yán nì ěr成语简拼:zyne注音:ㄓㄨㄙ ㄧㄢˊ ㄋㄧˋ ㄦ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7576652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良药苦口、持平之论反义词:甜言蜜语、花言巧语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常与良药苦口连用 成语解释: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。逆:不顺。 成语

解释成语“许由洗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许由洗耳: 拼音:xǔ yóu xǐ ěr成语繁体:許由洗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盥耳山栖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想当官 成语解释: 许由:远古时代人名。许由洗自己的耳朵,指不想当官 成语出处: 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·许由》:“尧又召为九州长,由不欲闻之,洗耳于颖水滨……巢父曰:‘……子故浮游俗间,求其名誉,污吾犊口。’牵犊上流而饮

解释成语“盗铃掩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盗铃掩耳: 拼音:dào líng yǎn ěr成语简拼:dlye注音:ㄉㄠˋ ㄌㄧㄥˊ ㄧㄢˇ ㄦ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340141209\"); 成语繁体:盗鈴掩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掩耳盗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自欺欺人 成语解释: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同“盗钟掩耳”。 成语出处: 清 伤时子《苍鹰击 戕

解释成语“轰雷贯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轰雷贯耳: 拼音:hōng léi guàn ěr成语简拼:hlge注音:ㄏㄨㄥ ㄌㄟˊ ㄍㄨㄢˋ ㄦ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5546513\"); 成语繁体:轟靁貫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如雷贯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名气大 成语解释: 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。形容人的声名很大。 成语出处: 元·郑光祖《王粲

解释成语“耳鸣目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鸣目眩: 拼音:ěr míng mù xuàn成语简拼:emmx发音:(\"xxzl.com.40718071888\"); 成语繁体:耳鳴目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头晕目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眩:眩晕。两耳作响,两眼眩晕 成语出处: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78回:“忽觉耳鸣目眩,支持不住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拭目倾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拭目倾耳: 拼音:shì mù qīng ěr注音:ㄕㄧˋ ㄇㄨˋ ㄑㄧㄥ ㄦˇ成语繁体:拭目傾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视而不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形容仔细看听 成语解释: 拭目:擦了眼睛看;倾耳:侧过耳朵听。形容仔细看听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,天下莫不拭目倾耳,观化听风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司马

解释成语“交头接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交头接耳: 拼音:jiāo tóu jiē ěr成语简拼:jtje注音:ㄐㄧㄠ ㄊㄡˊ ㄐㄧㄝ ㄦ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4452664\"); 成语繁体:交頭接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窃窃私语、窃窃私议反义词:大声喧哗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成语解释: 交头:头挨着头;接耳:嘴挨

解释成语“口耳相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口耳相承: 拼音:kǒu ěr xiāng chéng成语简拼:kexc注音:ㄎㄡˇ ㄦˇ ㄒㄧㄤ ㄔ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753736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口传心授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没有文字的教育 成语解释: 谓接受传闻。 成语出处: 明·方孝孺《答王仲缙书》:“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,口耳相

解释成语“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: 拼音:gōng ěr wàng sī,guó ěr wàng jiā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可分开使用 成语解释: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塞耳盗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塞耳盗钟: 拼音:sāi ěr dào zhōng成语简拼:sedz注音:ㄙㄜˋ ㄦˇ ㄉㄠˋ ㄓㄨㄙ发音:(\"xxzl.com.4072355311461\"); 成语繁体:僿耳盗鐘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塞耳偷铃、掩耳盗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比喻自欺欺人,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。 成语出处: 《吕氏春秋

解释成语“闭目塞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闭目塞耳: 拼音:bì mù sè ěr成语简拼:bmse注音:ㄅㄧˋ ㄇㄨˋ ㄙㄜˋ ㄦ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1391124\"); 成语繁体:閉目僿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闭目塞听、闭目塞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与外界隔绝 成语解释: 堵塞视听。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。 成语出处: 《隋书 东夷

解释成语“抓腮挖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抓腮挖耳: 拼音:zhuā sāi wā ěr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抓耳挠腮、抓耳搔腮、爬耳搔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,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为好 成语出处: 茅盾《林家铺子》:“大家喝了一会闷酒,抓腮挖耳地想不出好主意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抓” 的基本字义: 用指或爪

解释成语“抓耳搔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抓耳搔腮: 拼音:zhuā ěr sāo sāi成语简拼:zess注音:ㄓㄨㄚ ㄦˇ ㄙㄠ ㄙㄞ发音:(\"xxzl.com.4072334081072\"); 成语繁体:抓耳搔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抓耳挠腮、抓腮挖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焦急、生气、心乱等 成语解释: 见“抓耳挠腮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十五

解释成语“爬耳搔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爬耳搔腮: 拼音:pá ěr sāo sāi成语简拼:pess注音:ㄆㄚˊ ㄦˇ ㄙㄠ ㄙㄞ发音:(\"xxzl.com.4072104216387\"); 成语繁体:爬耳搔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抓耳挠腮、扒耳搔腮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指人的神态 成语解释: 急切无奈貌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徐懋庸作序》:“我是和不是东

解释成语“扒耳搔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扒耳搔腮: 拼音:bā ěr sāo sāi成语简拼:bess注音:ㄆㄚˊ ㄦˇ ㄙㄠ ㄙㄞ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3584280\"); 成语繁体:扒耳搔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抓耳挠腮、扒耳抓腮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指人的神态 成语解释: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不是信》:“还有一个小

解释成语“抓耳挠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抓耳挠腮: 拼音:zhuā ěr náo sāi成语简拼:zens注音:ㄓㄨㄚ ㄦˇ ㄣㄠˊ ㄙㄞ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4261222\"); 成语繁体:抓耳撓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搓手顿脚、心急火燎、无可如何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补语;形容人焦急、生气、心乱等神情 成语解释: 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

解释成语“耳目心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目心腹: 拼音:ěr mù xīn fù成语简拼:emxf发音:(\"xxzl.com.4071807078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耳目股肱、股肱腹心、股肱心腹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助手与亲信 成语解释: 耳目:指侦探消息的人。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成语出处: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》:“如善其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