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抓耳搔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抓耳搔腮:

拼音:zhuā ěr sāo sāi
成语简拼:zess
注音:ㄓㄨㄚ ㄦˇ ㄙㄠ ㄙㄞ
发音:("xxzl.com.4072334081072");
成语繁体:抓耳搔顋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抓耳挠腮、抓腮挖耳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焦急、生气、心乱等

成语解释:

见“抓耳挠腮”。

成语出处: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十五回:“多九公道:‘那送礼人说: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,送这礼物,预备王妃赏赐宫人。岂非送给林兄么?’唐敖听了,只急的抓耳搔腮。”

成语例子:

饶鸿生那里经见过这种境界?直喜得他抓耳搔腮。★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十一回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抓” 的基本字义:

用指或爪挠:~挠。~痒。 用手或爪拿取:~药。~彩。 捉捕:~贼。~间谍。 把握住,不放过:~工夫。 特别注意,加强领导:~重点。 引人注意:他一上场就~住了观众。
含有

“抓” 的成语:

抓心挠肝
搔头抓耳
抓耳挠腮
抓耳搔腮
抓腮挖耳
抓拿骗吃
鬼抓狼嚎
抓乖卖俏
抓乖弄俏
抓头挖耳
抓尖要强
抓纲带目
头发胡子一把抓
捉奸要双,抓贼要赃
捉奸见双,抓贼见赃
心痒难抓
隔靴抓痒
抓牛鼻子
抓小辫子
抓破脸皮

“耳” 的基本字义:

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:~背(bèi)。~垂。~鬓厮磨(mó)。~穴。~聪目明。~濡目染。 像耳朵的东西:木~。银~。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:~房。鼎~。 听说:~闻。~软。~顺(指年至六
含有

“耳” 的成语:

许由洗耳
耳闻不如眼见
耳不忍闻
耳不离腮
轰雷贯耳
耳目众多
忠言逆耳
迅雷不及掩耳
言犹在耳
六耳不同谋
东风过耳
风吹马耳
口耳相承
飘风过耳
危言逆耳
捷雷不及掩耳
墙有耳
耳鬓相磨
耳不旁听
双豆塞耳

“搔” 的基本字义:

挠,用手指甲轻刮:~痒。~头。隔靴~痒。 古同骚,扰乱。
含有

“搔” 的成语:

搔耳捶胸
搔头抓耳
搔首弄姿
搔首踟蹰
搔头摸耳
扒耳搔腮
爬耳搔腮
抓耳搔腮
搔头弄姿
猱搔虎痒
头痒搔跟
老虎头上搔痒
搔着痒处
预搔待痒
心痒难搔

“腮” 的基本字义:

面颊的下半部,脸的两旁(亦称“腮帮子”):~颊。~腺(两耳下部的唾液腺)。
含有

“腮” 的成语:

笨嘴拙腮
桃腮杏脸
拙口钝腮
抓耳挠腮
杏脸桃腮
尖嘴猴腮
钝口拙腮
暴腮龙门
桃腮粉脸
桃腮柳眼
扒耳搔腮
爬耳搔腮
杏腮桃脸
抓耳搔腮
拙嘴笨腮
抓腮挖耳
笨嘴笨腮
撧耳挠腮
挠腮撧耳
撧耳揉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