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通儒达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通儒达识:

拼音:tōng rú dá shí
成语简拼:trds
注音:ㄊㄨㄙ ㄖㄨˊ ㄉㄚˊ ㄕㄧ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307564876");
成语繁体:通儒達識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通儒达士

成语用法:
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成语解释:

见“通儒达士”。

成语出处:

《南齐书·礼志》:“汉之于周,世代于此,通儒达识,不以为非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通” 的基本字义:

没有阻碍,可以穿过,能够达到:~风。~天。~气。~宵。~行。~过。~衢。贯~。四~八达。曲径~幽。 懂得,彻底明了:~晓。~彻。~今博古。~情达理。 传达:~令。~讯。~报。~告。~知。~缉。~谍。 往
含有

“通” 的成语:

通文达理
通文达艺
通邑大都
通幽洞冥
通幽洞微
应权通变
融汇贯通
融释贯通
广大神通
风通道会
时通运泰
知书通礼
透古通今
通人达才
累世通家
博物通达
硕学通儒
通都大邑
通功易事
达权通变

“儒” 的基本字义:

指读书人:~生。腐~。通~(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)。~林(儒者之林,旧指学术界)。~雅(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)。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:~家。~教(即“孔教”)。~士。~
含有

“儒” 的成语:

儒雅风流
焚典坑儒
老师宿儒
通儒达士
温文儒雅
宿学旧儒
名士夙儒
耆儒硕望
耆儒硕德
风流儒雅
鸿儒硕学
九儒十丐
硕学通儒
燔书坑儒
通儒达识
通儒硕学
喔咿儒儿
喔咿儒睨
阳儒阴释
老手宿儒

“达” 的基本字义:

通:四通八~。~德(通行天下的美德)。~人。~士(达人)。 通晓:洞~。练~。 遍,全面:~观(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,不计个人的得失)。 到:到~。抵~。通宵~旦。 实现:目的已~。 传出来:传(chuán)
含有

“达” 的成语:

聪明睿达
兴旺发达
知情达理
通宵达旦
四通八达
识时达务
达官要人
知书达礼
通权达变
通情达理
上情下达
练达老成
廓达大度
豁达大度
达官显宦
达官贵人
达官贵要
分宵达曙
富贵利达
进贤达能

“识” 的基本字义:

知道,认得,能辨别:~辨。~破。~相(xiàng )。~途老马。 所知道的道理:知~。常~。 辨别是非的能力:见~。远见卓~。
含有

“识” 的成语:

深识远虑
浅见寡识
卓识远见
有胆有识
远见卓识
识文断字
识时通变
识时达务
识才尊贤
高见远识
见多识广
博闻强识
博闻多识
才高识远
不学无识
才蔽识浅
才多识寡
多见广识
凡才浅识
高才远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