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耆儒硕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耆儒硕老: 拼音:qí rú shuò lǎo成语繁体:耆儒碩老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耆儒硕德、耆儒硕望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德高的老年人 成语解释: 耆:老;硕:大。盛德高年的儒者 成语出处: 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是以耆儒硕老,抱其书而远逊;礼官博士,卷其舌而不谈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耆” 的基本字义: 年老,六十岁以上的人:~老。~年。~

解释成语“焚书坑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焚书坑儒: 拼音:fén shū kēng rú成语简拼:fskr注音:ㄈㄣˊ ㄕㄨ ㄎㄥ ㄖ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3415626\"); 成语繁体:焚書坑儒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焚典坑儒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坑:挖坑活埋;儒:儒生;读书人。指秦始皇焚烧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

解释成语“硕彦名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硕彦名儒: 拼音:shuò yàn míng rú成语繁体:碩彦名儒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硕:大;彦:有才学的人。指有名声的大学者 成语出处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公子好客,结多少硕彦名儒;相府开筵,常聚些布衣韦带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硕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士〕学位名,高于“学士”。 大:~老。~

解释成语“老手宿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老手宿儒: 拼音:lǎo shǒu xiǔ r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老手宿儒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宿儒: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。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成语出处: 宋·陆九渊《语录》:“三百篇之诗,有出于妇人女子,而后世老师宿儒,且不能注释得分明,岂其智有所不若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老” 的基本字义: 年纪大,时间长

解释成语“鸿儒硕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鸿儒硕学: 拼音:hóng rú shuò xué成语简拼:hrsx注音:ㄏㄨㄥˊ ㄖㄨˊ ㄕㄨㄛˋ ㄒㄩㄝ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6162519\"); 成语繁体:鴻儒碩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泛指学者 成语解释: 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

解释成语“耆儒硕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耆儒硕望: 拼音:qí rú shuò wàng成语繁体:耆儒碩朢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耆儒硕德、耆儒硕老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德高的老年人 成语解释: 耆:老;硕:大。盛德高年的儒者 成语出处: 《元史·崔彧传》:“宜博访南北耆儒硕望,以重此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耆” 的基本字义: 年老,六十岁以上的人:~老。~年。~绅。~

解释成语“通儒达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通儒达士: 拼音:tōng rú dá shì成语简拼:trds注音:ㄊㄨㄙ ㄖㄨˊ ㄉㄚˊ ㄕ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02673\"); 成语繁体:通儒達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通儒达识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知识渊博、明智达理的学者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:

解释成语“一介儒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介儒生: 拼音:yī jiè rú shē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一介书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作谦词 成语解释: 一介:一个。一个小小的书生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7回:“生员及一介儒生,何敢妄干国政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)。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全;满

解释成语“儒雅风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儒雅风流: 拼音:rú yǎ fēng liú成语简拼:ryfl注音:ㄖㄨˊ ㄧㄚˇ ㄈㄥ ㄌㄧ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158682\"); 成语繁体:儒雅風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修养 成语解释: ①文雅而飘逸。②谓风雅淳正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脱套》:“方巾与有带飘巾,同

解释成语“坑儒焚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坑儒焚书: 拼音:kēng rú fén shū成语繁体:坑儒焚書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焚书坑儒、焚典坑儒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文化专制 成语解释: 坑:活埋;焚:烧。焚毁书籍,坑杀书生 成语出处: 汉·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成语故事:秦始皇34年,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意见,把上书分封的淳于

解释成语“耆儒硕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耆儒硕德: 拼音:qí rú shuò dé注音:ㄑㄧˊ ㄖㄨˊ ㄕㄨㄛˋ ㄉㄜˊ成语繁体:耆儒碩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耆儒硕老、耆儒硕望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德高的老年人 成语解释: 耆:老;硕:大。盛德高年的儒者 成语出处: 唐·张九龄《论教皇太子状》:“必使耆儒硕德,为之师保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耆” 的基本字义: 年老

解释成语“阳儒阴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阳儒阴释: 拼音:yáng rú yīn sh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儒:儒家;释:佛家。表面是儒家,骨子里是佛家 成语出处: 清·皮锡瑞《经学历史·经学复盛时代》:“祗及黄震与顾炎武,名为扬宋抑汉,实则归心禅学,与其所著《书林扬觯》,皆阳儒阴释,不可为训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阳” 的基本字义: 明亮。 中国古

解释成语“通儒硕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通儒硕学: 拼音:tōng rú shuò xué成语简拼:trsx注音:ㄊㄨㄙ ㄖㄨˊ ㄕㄨㄛˋ ㄒㄩㄝ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7594879\"); 成语繁体:通儒碩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通儒达识、通儒达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言通儒达士。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贺瑒传》:“通儒硕学,复见贺生。今且还城,

解释成语“硕学通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硕学通儒: 拼音:shuò xué tōng rú成语简拼:sxtr成语繁体:碩壆通儒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儒:指读书人。学问渊博,通达事理的学者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博洽多闻,时称通儒。”《南史·顾越传》:“弱冠游学都下,通儒硕学,必造门质疑,讨论无倦。”英语翻译:a great learned

解释成语“喔咿儒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喔咿儒睨: 拼音:ō yī rú nì成语简拼:oyrn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4306130\"); 成语繁体:喔吚儒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喔咿儒儿 成语用法: 作状语;指强作欢颜 成语解释: 儒睨:强笑的样子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 成语出处: 战国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喔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风流儒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流儒雅: 拼音:fēng liú rú yǎ成语简拼:flry注音:ㄈㄥ ㄌㄧㄨˊ ㄖㄨˊ ㄧ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0592378\"); 成语繁体:風流儒雅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风流潇洒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举止文雅洒脱 成语解释: 风流:有文采且不拘礼法;儒雅:学识深湛,气度不凡。指人文雅洒脱,学识渊博。 成语出处: 唐

解释成语“章句小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章句小儒: 拼音:zhāng jù xiāo rú成语简拼:zjxr注音:ㄓㄤ ㄐㄨˋ ㄒㄧㄠˇ ㄖ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32514235\"); 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章句之徒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书生 成语解释: 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 夏侯胜传》:“建所谓章句小儒,破碎大道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通儒达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通儒达识: 拼音:tōng rú dá shí成语简拼:trds注音:ㄊㄨㄙ ㄖㄨˊ ㄉㄚˊ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7564876\"); 成语繁体:通儒達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通儒达士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通儒达士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南齐书·礼志》:“汉之于周,世代于此,通儒达识,不以为非。

解释成语“喔咿儒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喔咿儒儿: 拼音:ō yī rú ér成语简拼:oyre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427612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喔咿儒睨 成语用法: 作状语;指强作欢颜 成语解释: 喔咿:献媚强笑的样子,形容声音含糊不清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 成语出处: 战国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喔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老师宿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老师宿儒: 拼音:lǎo shī xiǔ rú成语简拼:lsxr发音:(\"xxzl.com.4072042215931\"); 成语繁体:老師宿儒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老手宿儒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宿儒: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,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,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。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。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