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博采群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博采群议: 拼音:bó cǎi qún yì成语繁体:博採羣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博采众议反义词:独断专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广泛听取意见 成语解释: 博:广;议:建议。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刘芳传》:“考括坟籍,博采群议。”英语翻译:collect widely all advices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博

解释成语“旧识新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旧识新交: 拼音:jiù shí xīn jiāo成语繁体:舊識新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朋友 成语解释: 识:相识;交:结交。老相识新朋友。形容朋友很多 成语出处: 清·黄遵宪《乡人以余远归争来询问》诗:“旧识新交遍天下,可如亲戚话依依。”英语翻译:old acquaintance and new frie

解释成语“知音识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音识曲: 拼音:zhī yīn shí qǔ成语繁体:知音識麯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音谙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通晓音乐 成语出处: 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秋胡行》:“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知音识曲,善为乐方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

解释成语“博而寡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博而寡要: 拼音:bó ér guǎ yào成语简拼:begy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7151311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得要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知识 成语解释: 学识丰富,但不得要领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故曰:博而寡要,劳而少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博” 的基本字义: 多,广,大

解释成语“目不识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目不识字: 拼音:mù bù shí zì成语繁体:目不識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目不识丁反义词:满腹经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文盲 成语解释: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成语出处: 清·顾炎武《与友人论门人书》:“矧纳赀之例行,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。”英语翻译:not to know A from B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目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知书识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书识字: 拼音:zhī shū shí zì注音:ㄓㄧ ㄕㄨ ㄕㄧˊ ㄗㄧˋ成语繁体:知書識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有文化修养 成语出处: 明·冯惟敏《朝天子·自遣》曲:“海翁,命穷,百不会,千无用。知书识字总成空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计左》:“你是个知书识字的人,难道‘

解释成语“素不相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素不相识: 拼音:sù bù xiāng shí成语简拼:sbxs注音:ㄙㄨˋ ㄅㄨˋ ㄒㄧㄤ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44211636\"); 成语繁体:素不相識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素昧平生反义词:一见如故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,用于人 成语解释: 向来不认识。素:平时;识:了解。 成语出处: 晋 陈

解释成语“识大体,顾大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识大体,顾大局: 拼音:shí dà tǐ,gù dà jú成语繁体:識大軆,顧大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顾全大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认识到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,照顾全局利益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不论工人也好,农民也好,知识分子也好,爱国民主人士也好,都是识大体、顾大局的,都

解释成语“爱博而情不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博而情不专: 拼音: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成语简拼:abez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63513066\"); 成语繁体:愛博而情不專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坚贞不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爱好等 成语解释: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,而感情不能专一。 成语出处: 唐·韩愈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,伺

解释成语“高识远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识远度: 拼音:gāo shí yuǎn duó成语繁体:高識遠度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高识远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夸奖人 成语解释: 识:见识。见识高超,器度深远 成语出处: 《周书·张轨传》:“宇文公文足经国,武可定乱。至于高识远度,非愚管所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高” 的基本字义: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低相对:~峰。~空。~踞。

解释成语“深稽博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深稽博考: 拼音:shēn jī bó kǎo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学习等 成语解释: 稽:考核;考:查核。深入地稽考,广泛地查核。形容苦心钻研学问 成语出处: 钱仲联《黄公度先生年谱》:“逮穷年累月,深稽博考,然后乃晓然于是非得失之宜,长短取舍之要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深” 的基本字义: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,与浅相对

解释成语“博士买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博士买驴: 拼音:bó shì mǎi lǘ成语简拼:bsml注音:ㄅㄛˊ ㄕㄧˋ ㄇㄞˇ ㄌㄩ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3217870\"); 成语繁体:博士買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得要领反义词:言简意赅 成语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;补语;形容文字表达不得要领 成语解释: 博士:古时官名。博士买了一头驴子,写了三纸契约,没有一个“驴”字

解释成语“纥字不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纥字不识: 拼音:hé zì bù shí成语繁体:紇字不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目不识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识字 成语解释: 识:认识。指人不识字 成语出处: 《通俗编·文学》引《懒真子》:“汝纥字不识耶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纥” 的基本字义: 下等的丝。 含有 “纥” 的成语: 纥字不识 “字” 的基本字义: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~。

解释成语“博文约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博文约礼: 拼音:bó wén yuè lǐ成语简拼:bwyl注音:ㄅㄛˊ ㄨㄣˊ ㄩㄝ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129012071\"); 成语繁体:博文約禮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虚心向学 成语解释: 博:金我,广;约:约束。广求学问,恪守礼法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君子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,亦可以

解释成语“知时识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时识务: 拼音:zhī shí shí wù成语繁体:知時識務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务:事。能看清当时的大势并了解世事,不去违背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6卷:“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,况我每知时识务,正该如此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

解释成语“旁求博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旁求博考: 拼音:páng qiú bó kǎo成语简拼:pqbk注音:ㄆㄤˊ ㄑㄧㄡˊ ㄅㄛˊ ㄎㄠ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2144603\"); 成语繁体:旁裘博考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旁征博引、旁征博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说话或写文章 成语解释: 多方搜求,广泛考证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“皇汉医学”》:“引用书目多至

解释成语“顾大局,识大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顾大局,识大体: 拼音:gù dà jú,shí dà tǐ成语繁体:顧大局,識大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顾全大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,使不受损害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团结一致向前看》:“我们相信,我们的人民是顾大局、识大体、守纪律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顾” 的

解释成语“蜂识莺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蜂识莺猜: 拼音:fēng shí yīng cāi成语简拼:fsyc注音:ㄈㄥ ㄕㄧˊ ㄧㄥ ㄘㄞ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1155894\"); 成语繁体:蜂識鴬猜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蜂迷蝶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。同“蜂迷蝶猜”。 成语出处: 元本 高明《琵琶记 牛相教女》:“绛罗深护奇

解释成语“通古博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通古博今: 拼音:tōng gǔ bó jīn成语简拼:tgbj注音:ㄊㄨㄙ ㄍㄨˇ ㄅㄛˊ ㄐ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01168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通今博古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学识渊博 成语解释: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成语出处: 《钟山》1981年第4期:“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,通古博今,知书达理,何

解释成语“旁征博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旁征博访: 拼音:páng zhèng bó fǎ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旁征博引、旁求博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说话或写文章 成语解释: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。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成语出处: 鲁迅《读书杂谈》:“无论读,无论做,倘若旁征博访,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旁” 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