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醉眼蒙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醉眼蒙胧: 拼音:zuì yǎn méng ló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醉眼朦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酒醉的样子 成语解释: 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只见美娘吃得大醉,侍女扶将进来,到于门首,醉眼蒙胧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醉” 的基本字义: 饮酒过量,神志不清:~汉。~鬼。~意。~拳(一种拳

解释成语“吴下阿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吴下阿蒙: 拼音:wú xià ā méng成语简拼:wxam注音:ㄨˊ ㄒㄧㄚˋ ㄚ ㄇ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32513531\"); 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 成语出处: 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

解释成语“发蒙解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发蒙解惑: 拼音:fā méng jiě huò成语简拼:fmjh发音:(\"xxzl.com.4071945593974\"); 成语繁体:發蒙解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发蒙解缚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启蒙 成语解释: 发蒙:启发蒙昧;解惑:解除疑惑。指启发开导,脱离蒙昧,解除疑惑。 成语出处: 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故曰发蒙解惑,不足

解释成语“刻足适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刻足适屦: 拼音:kè zú shì jù成语简拼:kzsj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01113329\"); 成语繁体:刻足適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削足适屦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主次颠倒 成语解释: 屦:麻制的单底鞋。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。比喻主次颠倒。 成语出处: 宋·陆游《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》:“昔人亦有言,刻足以适

解释成语“冠屦倒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冠屦倒施: 拼音:guàn jù dǎo shī成语简拼:gjds注音:ㄍㄨㄢ ㄐㄨˋ ㄉㄠˋ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1148406\"); 成语繁体:冠屨倒施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冠履倒施反义词:冠上履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见“冠履倒易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李贽《〈忠义水浒传〉序》:“盖自宋室不竞,冠屦倒

解释成语“葛屦履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葛屦履霜: 拼音:gě jù lǚ shuāng成语简拼:gjls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6447281\"); 成语繁体:葛屨履霜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。比喻过分节俭吝啬。 成语出处: 《诗经 魏风 葛屦》:“纠纠葛屦,可以履霜?”《幼学琼林 卷二 衣服类》:“

解释成语“蒙昧无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蒙昧无知: 拼音:méng mèi wú zhī成语简拼:mmwz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0002449\"); 成语繁体:蒙昧無知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冥顽不灵反义词:学富五车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指不明事理 成语解释: 愚钝糊涂;没有知识;不通事理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阮种传》:“臣诚蒙昧,所以为

解释成语“天冠地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冠地屦: 拼音:tiān guān dì jù成语简拼:tgdj注音:ㄊㄧㄢ ㄍㄨㄢ ㄉㄧˋ ㄐ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7294838\"); 成语繁体:天冠地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壤之别、天差地别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双方相差极大 成语解释: 比喻双方相差极大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日者列传》:“夫卜

解释成语“屦贱踊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屦贱踊贵: 拼音:jù jiàn yǒng guì成语简拼:jjyg注音:ㄐㄨˋ ㄐㄧㄢˋ ㄩㄥˇ ㄍㄨ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0432666\"); 成语繁体:屨賤踴貴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;形容刑罚既重又滥 成语解释: 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,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。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。也比喻犯罪的人多。 成语出处: 先

解释成语“攘袂引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攘袂引领: 拼音:rǎng mèi yǐn lǐng成语简拼:rmyl注音:ㄖㄤˇ ㄇㄟˋ ㄧㄣˇ ㄌㄧㄥ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4004747\"); 成语繁体:攘袂引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翘首引领、翘足引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揎袖捋臂,伸长头颈。形容激奋盼望貌。 成语出处: 宋·曾巩《上欧阳学士第一

解释成语“连蒙带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连蒙带骗: 拼音:lián mēng dài piàn注音:ㄌㄧㄢˊ ㄇㄥ ㄉㄞˋ ㄆㄧㄢˋ成语繁体:連蒙帶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欺骗 成语解释: 欺蒙,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: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要是他再滑一点,连蒙带骗,常常使点坏心眼,在这么个兵荒马乱的年月,就不说飞黄腾达吧,总不至于丢差事。” 成语例子: 他连

解释成语“青裙缟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青裙缟袂: 拼音:qīng qún gǎo mèi成语简拼:qqgm注音:ㄑㄧㄥ ㄑㄩㄣˊ ㄍㄠˇ ㄇ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3474730\"); 成语繁体:青帬缟袂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青布裙、素色衣。谓贫妇的服饰。借指农妇,贫妇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》之二:“

解释成语“发蒙振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发蒙振落: 拼音:fā méng zhèn luò成语简拼:fmzl注音:ㄈㄚ ㄇㄥ ㄓㄣˋ ㄌ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38372337\"); 成语繁体:發蒙振落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轻而易举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成语解释: 蒙:遮盖,指物品上的罩物;振:摇动。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,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。比

解释成语“蒙袂辑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蒙袂辑屦: 拼音:méng mèi jí jù成语简拼:mmjj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7022834\"); 成语繁体:蒙袂輯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十分狼狈 成语解释: 用袖子蒙着脸,脚上拖着鞋。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。 成语出处: 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饿者蒙袂辑屦,贸贸然来。” 成语例子: 方之蒙袂辑屦,有愤于黔敖,

解释成语“投袂而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投袂而起: 拼音:tóu mèi ér qǐ成语简拼:tmeq注音:ㄊㄡˊ ㄇㄟˋ ㄦˊ ㄑ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09193081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袂而起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含褒义,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 成语解释: 投袂:挥动袖子。形容精神振作,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四年》:

解释成语“旷若发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旷若发蒙: 拼音:kuàng ruò fā méng成语简拼:krfm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2085957\"); 成语繁体:曠若發蒙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旷若发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旷:空旷;开阔。蒙:眼睛失明。眼前突然开阔明朗,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。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,明达起来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发蒙振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发蒙振槁: 拼音:fā méng zhèn gǎo注音:ㄈㄚ ㄇㄥ ㄓㄣˋ ㄍㄠˇ成语繁体:發蒙振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发蒙振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成语解释: 发:揭开;蒙:蒙盖物;振:抖动。揭开蒙盖物,摇掉将落的枯叶。比喻轻而易举 成语出处: 《明史·杨乃郭詹等传论》:“盖天速其祸,如发蒙振槁,无烦驱

解释成语“被泽蒙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被泽蒙庥: 拼音:bèi zé méng xiū成语简拼:bzmx注音:ㄅㄟˋ ㄗㄜˊ ㄇㄥˊ ㄒㄧ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2573463\"); 成语繁体:被澤蒙庥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受到照顾 成语解释: 指受恩泽,蒙庇护。 成语出处: 清钱泳《履园丛话 旧闻 吴留村》:“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,夙驾将行,锡之父老士庶

解释成语“被苫蒙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被苫蒙荆: 拼音:pī shān méng jīng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被:披;苫:用草做成的垫;蒙:冒着。披着草苫子,顶着用荆棘编的器物。形容受尽艰辛,吃尽劳苦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乃吾祖离被苫盖、蒙荆棘,以来归我先君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被” 的基本字义: 睡觉时覆盖

解释成语“薏苡蒙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薏苡蒙谤: 拼音:yì yǐ méng bàng成语简拼:yymb注音:ㄧˋ ㄧˇ ㄇㄥˊ ㄅㄤ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211610498\"); 成语繁体:薏苡蒙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薏苡之谤、薏苡之谗、薏苡明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蒙受冤屈 成语解释: 比喻被人诬蔑,蒙受冤屈。同“薏苡之谤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明史 项忠传》:“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