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矫若惊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矫若惊龙: 拼音:jiǎo ruò jīng lóng成语简拼:jrjl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64616802\"); 成语繁体:矯若驚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身强力壮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书法舞姿强劲灵活 成语解释: 矫:强劲。强劲得像惊龙一样。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;或舞姿婀娜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王羲之传》:“论者称其笔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7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: 拼音:píngshēngmòzuòkuīxīnshì,bànyèqiāoménbùchījī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5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: 拼音:píngshēngbùzuòkuīxīnshì,yèbànqiāoménbùchījī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颤颤巍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颤颤巍巍: 拼音:chàn chàn wēi wēi注音:ㄔㄢˋ ㄔㄢˋ ㄨㄟ ㄨㄟ成语繁体:顫顫巍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多用于老年人 成语解释: 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3回:“贾母扶着小丫头,颤颤巍巍站起来,答应道:‘托娘娘洪福,起居尚健。’” 成语例子: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0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眩目惊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眩目惊心: 拼音:xuàn mù jīng xīn成语简拼:xmjx注音:ㄒㄨㄢˋ ㄇㄨˋ ㄐㄧㄥ ㄒ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9154375\"); 成语繁体:眩目驚心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使人眼花心惊。 成语出处: 宋刘氏《重修文宣王庙记》:“增华崇丽,眩止惊心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眩” 的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3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心颤魂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心颤魂飞: 拼音:xīn chàn hún fē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胆颤心惊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颤:颤动,发抖。心颤抖,魂飞散。形容惊恐不安 成语出处: 苏雪林《玉溪诗迷·附录》:“是心颤魂飞时的言语,是肠回荡气时的哀音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心” 的基本字义: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海波不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海波不惊: 拼音:hǎi bō bù jīng成语繁体:海波不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海不扬波、海不波溢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惊:震动。比喻平安无事 成语出处: 唐·李庾《东都赋》:“开元太平,海波不惊,乃驾神都,东人夸荣。”英语翻译:peace in the country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海” 的基本字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惊惶失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惊惶失色: 拼音:jīng huáng shī sè成语简拼:jhss注音:ㄐㄧㄥ ㄏㄨㄤˊ ㄕㄧ ㄙ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05616062\"); 成语繁体:驚惶失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慌失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人很惊恐 成语解释: 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。 成语出处: 元 孔齐《至正直记 罗太无高节》:“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5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惊慌失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惊慌失措: 拼音:jīng huāng shī cuò成语简拼:jhsc注音:ㄐㄧㄥ ㄏㄨㄤ ㄕㄧ ㄘ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00416461\"); 成语繁体:驚慌失措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惶失措、张皇失措反义词:泰然自若、谈笑自若、处处泰然 成语用法: 补充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;不知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5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冻浦鱼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冻浦鱼惊: 拼音:dòng pǔ yú jīng成语简拼:dpyj注音:ㄉㄨㄙˋ ㄆㄨˇ ㄧㄩˊ ㄐㄧ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232283758\"); 成语繁体:凍浦魚驚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孝顺父母 成语解释: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。《晋书·王祥传》:“王祥字休征,琅邪临沂人……父母有疾,衣不解带,汤药必亲尝。母常欲生鱼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5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见惯不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见惯不惊: 拼音:jiàn guàn bù jīng成语简拼:jgbj注音:ㄐㄧㄢˋ ㄍㄨㄢˋ ㄅㄨˋ ㄐㄧ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25316639\"); 成语繁体:見慣不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怪不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不以为然 成语解释: 经常看到,习以为常。 成语出处: 宋·邵雍《首尾吟135首》:“见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胆颤心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胆颤心寒: 拼音:dǎn chàn xīn hán成语繁体:膽顫心寒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胆战心寒、胆颤心惊反义词:神色不惊、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害怕 成语解释: 颤:颤抖;寒:忧惧,战栗。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成语出处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6回:“半空中一声霹雳,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。” 成语例子: 她被吓得胆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胆破心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胆破心惊: 拼音:dǎn pò xīn jīng注音:ㄉㄢˇ ㄆㄛˋ ㄒㄧㄣ ㄐㄧㄥ成语繁体:膽破心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胆战心惊、胆破心寒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害怕 成语解释: 形容非常害怕 成语出处: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四回:“猛抬头,人人自胆破心惊!钟声半彻云霄,舞动起多少回鸾翔凤。” 成语例子: 这事让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3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吊胆惊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吊胆惊心: 拼音:diào dǎn jīng xīn成语简拼:ddjx注音:ㄉㄧㄠˋ ㄉㄢˇ ㄐㄧㄥ ㄒ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72005344751\"); 成语繁体:弔膽驚心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提心吊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害怕 成语解释: 犹言吊胆提心。 成语出处: 《说唐》第八回:“众将进前射箭,射中的磨旗擂鼓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狼顾麇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狼顾麇惊: 拼音:láng gù jūn jī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狼顾: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,比喻后顾之忧;麇:獐子。比喻惊恐万状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·岑文本传》:“大王诚纵兵剽系,恐江岭以南,向化心沮,狼顾麇惊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狼” 的基本字义: 哺乳动物,形状很像狗,性残忍而贪婪,昼伏夜出,能伤害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一鸣惊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一鸣惊人: 拼音:yī míng jīng rén成语简拼:ymjr注音:ㄧ ㄇㄧㄥˊ ㄐㄧㄥ ㄖ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9546792\"); 成语繁体:一鳴驚人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举成名、一步登天、名满天下反义词:身败名裂、臭名远扬、丢人现眼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国家、集体 成语解释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3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惊慌无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惊慌无措: 拼音:jīng huāng wú cuò成语简拼:jhwc注音:ㄐㄧㄥ ㄏㄨㄤ ㄨˊ ㄘ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3816697\"); 成语繁体:驚慌無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慌失措反义词:泰然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不知所措 成语解释: 同“惊惶失措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9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惊心骇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惊心骇目: 拼音:jīng xīn hài mù成语简拼:jxhm注音:ㄐㄧㄥ ㄒㄧㄣ ㄏㄞˋ ㄇ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7315720\"); 成语繁体:驚心駭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惊心骇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同“惊心骇瞩”。 成语出处: 达时《夫已氏之支那观》:“不学如余,固不能直揭其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惊耳骇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惊耳骇目: 拼音:jīng ěr hài mù成语简拼:jehm注音:ㄐㄧㄥ ㄦˇ ㄏㄞˋ ㄇ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7225714\"); 成语繁体:驚耳駭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见骇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须臾,云晦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3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骇浪惊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骇浪惊涛: 拼音:hài làng jīng tāo成语简拼:hljt注音:ㄏㄞˋ ㄌㄤˋ ㄐㄧㄥ ㄊㄠ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5075287\"); 成语繁体:駭浪驚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涛骇浪、惊涛巨浪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斗争 成语解释: 骇:使惊怕;涛:大波浪。汹涌吓人的浪涛。比喻险恶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6 热度 0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