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罪莫大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莫大焉: 拼音:zuì mò dà yān成语繁体:辠莫大焉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罪大恶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罪恶之大无过于此。形容罪大恶极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:“昭子即位,朝其家众曰:‘竖牛祸叔孙氏,使乱大从,杀適立庶,又披其色,将以赦罪,罪莫大焉。’” 成语例子: 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术辈首

解释成语“有子存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子存焉: 拼音:yǒu zǐ cún yān注音:ㄧㄡˇ ㄗㄧˇ ㄘㄨㄣˊ ㄧ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还有继承人 成语解释: 焉:表示陈述的语气词。有儿子在 成语出处: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汤问》:“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”英语翻译:has still son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有” 的基本字义: 存在: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

解释成语“择焉不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择焉不精: 拼音:zé yān bù jī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择:选择;精:精粹。从中有所选择却不够精当 成语出处: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荀与扬也,择焉而不精,语焉而不详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择” 的基本字义: 挑拣,挑选:~取。~优。抉~。~善而从。饥不~食。 含有 “择” 的成语: 物竞天择 拣精择肥

解释成语“心焉如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焉如割: 拼音:xīn yān rú g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心如刀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极其痛苦 成语解释: 焉:语助词。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。形容心情极为痛苦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海西公纪》:“但未亡人不幸,罹此百忧,感念存没,心焉如割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李东阳《襢祭告先考文》:“瞻望灵爽,实不知所以为怀。俯仰覆载,心焉如割。”

解释成语“皮不存而毛焉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皮不存而毛焉附: 拼音: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两者的关系 成语解释: 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 成语出处: 梁启超《墨学微》第一章:“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?一旦以力破此制度,则皮

解释成语“杀鸡焉用牛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杀鸡焉用牛刀: 拼音: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成语简拼:sjyd注音:ㄕㄚ ㄐㄧ ㄧㄢ ㄩㄥˋ ㄋㄧㄨˊ ㄉㄠ成语繁体:殺鶏焉用牛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大材小用、小题大做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谓语、分句;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成语解释: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

解释成语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: 拼音:pí zhī bù cún,máo jiāng yān fù成语简拼:pzbf注音:ㄆㄧˊ ㄓㄧ ㄅㄨˋ ㄘㄨㄣˊ ,ㄇㄠˊ ㄐㄧㄤ ㄧㄢ ㄈ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3579135\"); 成语繁体:皮之不存,毛將焉坿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相辅相成、皮之不存,毛将安附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补语;形容两者的关系

解释成语“割鸡焉用牛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割鸡焉用牛刀: 拼音: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成语简拼:gjyd注音:ㄍㄜ ㄐㄧ ㄧㄢ ㄩㄥˋ ㄋㄧㄨˊ ㄉㄠ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3319102\"); 成语繁体:割鶏焉用牛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大材小用、小题大作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指不值得小题大作 成语解释: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

解释成语“语焉不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语焉不详: 拼音:yǔ yān bù xiáng成语简拼:yybx注音:ㄧㄩˇ ㄧㄢ ㄅㄨˋ ㄒㄧㄤ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9368287\"); 成语繁体:語焉不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言之不详反义词:不厌其详、纤悉无遗、细大不捐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语:话;焉:古汉语助词。话说得不详细。 成语出处: 唐 韩愈

解释成语“溘焉长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溘焉长往: 拼音:kè yán cháng wǎng成语繁体:溘焉長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溘然长逝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成语解释: 溘:忽然。指人突然死亡 成语出处: 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宁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为此态也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汪琬《归震川先生年谱后序》:“方欲以高文大册自鸣天子之前,而又溘焉长往矣。”英语翻译:

解释成语“终焉之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终焉之志: 拼音:zhōng yān zhī zhì成语简拼:zyzz注音:ㄓㄨㄙ ㄧㄢ ㄓㄧ ㄓ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54414408\"); 成语繁体:終焉之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。 成语出处: 南朝梁 沈约《宋书 傅隆传》:“义熙初,年四十,始为孟昶建威将军,员外散骑侍郎。

解释成语“狡焉思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狡焉思肆: 拼音:jiǎo yān sī sì成语简拼:jyss注音:ㄐㄧㄠˇ ㄧㄢ ㄙㄧ ㄙ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73410246\"); 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狡焉思逞、狡焉思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狡焉思启”。 成语出处: 晋·潘岳《关中诗》:“蠢尔戎狄,狡焉思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狡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习焉不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习焉不察: 拼音:xī yān bù chá成语简拼:xybc注音:ㄒㄧˊ ㄧㄢ ㄅㄨˋ ㄔㄚ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53410098\"); 成语繁体:習焉不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习而不察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

解释成语“心不在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不在焉: 拼音:xīn bù zài yān成语简拼:xbzy注音:ㄒㄧㄣ ㄅㄨˋ ㄗㄞˋ 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1436918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漫不经心、魂不守舍、心猿意马反义词:全神贯注、专心致志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心思不在这里;指思想不集中。焉:古汉语助词

解释成语“乌焉成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乌焉成马: 拼音:wū yān chéng mǎ成语简拼:wycm注音:ㄨ ㄧㄢ ㄔㄥˊ ㄇ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3058519\"); 成语繁体:烏焉成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转写错误。 成语出处: 《周礼 天官 缝人》:“丧,缝棺饰焉汉 郑玄注:“故书焉为马,杜子春云

解释成语“狡焉思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狡焉思逞: 拼音:jiǎo yān sī chěng成语简拼:jysc注音:ㄐㄧㄠˇ ㄧㄢ ㄙㄧ ㄔㄥ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72910240\"); 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狡焉思启、狡焉思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狡焉思启”。 成语出处: 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二书》:“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,法人将问滇桂,英人将问

解释成语“轮焉奂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轮焉奂焉: 拼音:lún yān huàn yān成语简拼:lyhy注音:ㄌㄨㄣˊ ㄧㄢ ㄏㄨㄢˋ 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124041938\"); 成语繁体:輪焉奐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成语解释: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成语出处: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美哉轮焉!美哉奂焉!” 成语例子: 寻访久之,而

解释成语“狡焉思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狡焉思启: 拼音:jiǎo yān sī qǐ成语简拼:jysq注音:ㄐㄧㄠˇ ㄧㄢ ㄙㄧ ㄑ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73210243\"); 成语繁体:狡焉思啓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狡焉思逞、狡焉思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“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,何国蔑有?”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。

解释成语“习焉弗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习焉弗察: 拼音:xí yān fú chá注音:ㄒㄧˊ ㄧㄢ ㄈㄨˊ ㄔㄚˊ成语繁体:習焉弗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习焉不觉、习焉不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习惯了就忽略 成语解释: 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成语出处: 清·梁章钜《浪迹续谈·孙白谷》:“此实传庭,又或误以为‘傅庭’,耳食之

解释成语“嗒焉自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嗒焉自丧: 拼音:tà yān zì sàng成语繁体:嗒焉自喪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垂头丧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灰心 成语解释: 嗒焉:沮丧的样子。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心态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仰天而嘘,嗒焉似丧其耦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嗒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然〕形容懊丧的样子,如“~~若失”。 含有 “嗒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