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榆木脑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榆木脑壳: 拼音:yú mù nǎo ké成语简拼:ymnk注音:ㄧㄩˊ ㄇㄨˋ ㄣㄠˇ ㄎ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30112930\"); 成语繁体:榆木腦殻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榆木脑袋、榆木疙瘩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思想顽固。同“榆木脑袋”。 成语出处: 刘绍棠《柳伞》三:“‘大

解释成语“榆木疙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榆木疙瘩: 拼音:yú mù gē da成语简拼:ymgd注音:ㄧㄩˊ ㄇㄨˋ ㄍㄜ ㄉㄚ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12710750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榆木脑壳、榆木脑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坚硬的榆树根。比喻思想顽固。 成语出处: 葛洛《卫生组长》:“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,像榆木疙

解释成语“榆木脑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榆木脑袋: 拼音:yú mù nǎo dài成语简拼:ymnd注音:ㄧㄩˊ ㄇㄨˋ ㄣㄠˇ ㄉ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12410747\"); 成语繁体:榆木腦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榆木脑壳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思想顽固 成语解释: 比喻思想顽固。亦作“榆木脑壳”。 成语出处: 谷峪《新事新办》:“你娘不

解释成语“桑榆暮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桑榆暮影: 拼音:sāng yú mù yǐ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桑榆末景、桑榆暮景、桑榆晚景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垂老之年 成语解释: 桑榆;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。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,指傍晚。比喻垂老之年 成语出处: 《书言故事·耆老类》:“年老云桑榆暮影。”英语翻译:the closing years of one\'s life

解释成语“望杏瞻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望杏瞻榆: 拼音:wàng xìng zhān y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望杏瞻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杏:杏花。指按时令劝勉耕种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音乐志下》:“瞻榆束来,望杏开田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望” 的基本字义: 看,往远处看:~见。眺~。张~。~尘莫及(喻远远落后)。~风捕影。 拜访:看~。拜~。探~。 希图,

解释成语“收之桑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收之桑榆: 拼音:shōu zhī sāng yú成语简拼:szsy注音:ㄕㄡ ㄓㄧ ㄙㄤ ㄧㄩˊ成语繁体:収之桑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亡羊补牢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常与“失之东隅”连用 成语解释: 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谓初虽有失,而终得补偿。后以“收之桑榆”谓事犹未晚,尚可

解释成语“屑榆为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屑榆为粥: 拼音:xiè yú wéi zhōu成语繁体:屑榆為粥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艰苦生活 成语解释: 屑:研成碎末。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。指艰苦生活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·阳城传》:“岁饥,屏迹不过邻里,屑榆为粥,讲论不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屑” 的基本字义: 碎末:~子。纸~。 琐碎:~~。琐~(细微小的事情)。 认

解释成语“豆重榆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豆重榆瞑: 拼音:dòu chóng yú míng成语简拼:dcym发音:(\"xxzl.com.408013725230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指人的饮食 成语解释: 原指多吃大豆使人发胖,吃榆能使人久睡。后形容人本性难改。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稽康《养生论》:“豆令人重,榆令人瞑。” 成语例子: 你知道“豆重榆瞑”的道理吗? 成

解释成语“榆瞑豆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榆瞑豆重: 拼音:yú míng dòu zhòng成语简拼:ymdz注音:ㄧㄩˊ ㄇㄧㄥˊ ㄉㄡˋ ㄓ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5295457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用以指身懒神昏。 成语出处: 语出《文选 嵇康》:“且豆令人重,榆令人瞑;合欢蠲忿,萱草忘忧,愚智所共知也。”李善注:“

解释成语“桑榆之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桑榆之景: 拼音:sāng yú zhī jǐng成语简拼:syzj注音:ㄙㄤ ㄧㄩˊ ㄓㄧ ㄧㄥ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桑榆末景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垂老之年 成语解释: 指晚年时光。 成语出处: 唐·刘禹锡《谢分司东都表》:“虽迫桑榆之景,犹倾葵藿之心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黄轩祖《游梁琐记·三麻子》:“吾辈风烛余年,正足自娱

解释成语“榆次之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榆次之辱: 拼音:yú cì zhī rǔ成语简拼:yczr注音:ㄧㄩˊ ㄘㄧˋ ㄓㄧ ㄖ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24614187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荆轲尝游过榆次,与盖聂论剑,盖聂怒而目之。” 成语例子: 性既迟缓,与人无伤,虽出胯

解释成语“桑榆末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桑榆末景: 拼音:sāng yú mò jǐng成语简拼:symj注音:ㄙㄤ ㄧㄩˊ ㄇㄛˋ ㄐㄧㄥ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桑榆暮景、桑榆暮影、暮景桑榆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垂老之年 成语解释: 同“桑榆暮景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顾炎武《与李霖瞻书》:“桑榆末景,或可回三舍之戈。”英语翻译:old age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桑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日薄桑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日薄桑榆: 拼音:rì báo sāng yú成语简拼:rbsy注音:ㄖㄧˋ ㄅㄛˊ ㄙㄤ ㄧㄩ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116536840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日薄西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老年人 成语解释: 犹日薄西山。比喻老年的时光。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李穆传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轩冕,经邦论道,自

解释成语“桑榆晚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桑榆晚景: 拼音:sāng yú wǎn jǐng注音:ㄙㄤ ㄧㄩˊ ㄨㄢˇ ㄐㄧㄥ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桑榆暮景、桑榆末景、桑榆暮影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垂老之年 成语解释: 桑榆;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。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,指傍晚。比喻垂老之年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罢登州谢杜宿州启》:“桑榆晚景,忽蒙收录之恩。”

解释成语“暮景桑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暮景桑榆: 拼音:mù jǐng sāng yú成语简拼:mjsy注音:ㄇㄨˋ ㄐㄧㄥˇ ㄙㄤ ㄧㄩ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58226276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桑榆暮景、桑榆末景、桑榆暮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,一派黄昏景象。比喻晚年的时光。桑榆,古人以为是日

解释成语“榆枋之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榆枋之见: 拼音:yú fāng zhī jiàn成语简拼:yfzj注音:ㄧㄩˊ ㄈㄤ ㄓㄧ ㄐㄧ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24914190\"); 成语繁体:榆枋之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榆枋,榆树与枋树。比喻狭小的天地。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。 成语出处: 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

解释成语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: 拼音: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成语简拼:szdyszsy注音:ㄕㄧ ㄓㄧ ㄉㄨㄙ ㄧㄩˊ ,ㄕㄡ ㄓㄧ ㄙㄤ ㄧㄩˊ成语繁体:失之東隅,収之桑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