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屑榆为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4热度
- 0评论


屑榆为粥:
拼音:xiè yú wéi zhōu
成语繁体:屑榆為粥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指艰苦生活
成语解释:
屑:研成碎末。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。指艰苦生活
成语出处:
《新唐书·阳城传》:“岁饥,屏迹不过邻里,屑榆为粥,讲论不辍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屑” 的基本字义:
碎末:~子。纸~。 琐碎:~~。琐~(细微小的事情)。 认为值得(做):不~。
含有
“屑” 的成语:
竹头木屑
鄙于不屑
琐琐屑屑
敲冰玉屑
谈霏玉屑
夷然不屑
不屑置辩
不屑毁誉
屑榆为粥
“榆” 的基本字义:
落叶乔木,实扁圆,木材坚实,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:~荚。~钱儿(即“榆荚”,像小铜钱)。~面(以榆皮磨制成粉,用为黏剂)。~塞(古称边塞植榆,故称边塞为“榆塞”)。桑~暮景。 姓。
含有
“榆” 的成语:
暮景桑榆
日薄桑榆
桑榆晚景
豆重榆瞑
桑榆末景
榆瞑豆重
桑榆暮影
望杏瞻榆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收之桑榆
榆木脑袋
榆木疙瘩
桑榆之景
榆木脑壳
榆次之辱
榆枋之见
屑榆为粥
“为” 的基本字义:
做,行,做事:~人。~时。~难。不~己甚(不做得太过分)。 当做,认做:以~。认~。习以~常。 变成:成~。 是:十两~一斤。 治理,处理:~政。 被:~天下笑。 表示强调:大~恼火。 助词,表示反诘或感叹
含有
“为” 的成语:
助纣为虐
指鹿为马
助天为虐
转祸为福
并为一谈
过为已甚
拨乱为治
倒因为果
改恶为善
合两为一
化鸱为凤
划地为牢
化枭为鸠
莫知所为
挠直为曲
破愁为笑
认贼为父
诬良为盗
以白为黑
以黑为白
“粥” 的基本字义:
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:小米~。 像粥的东西:泥~。乱成一锅~。
含有
“粥” 的成语:
粥少僧多
僧多粥少
断齑画粥
断齑块粥
群雌粥粥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
一锅粥
煮粥焚须
粥粥无能
屑榆为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