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榆瞑豆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5热度
- 0评论


榆瞑豆重:
拼音:yú míng dòu zhòng
成语简拼:ymdz
注音:ㄧㄩˊ ㄇㄧㄥˊ ㄉㄡˋ ㄓㄨㄙ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315295457");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用以指身懒神昏。
成语出处:
语出《文选 嵇康》:“且豆令人重,榆令人瞑;合欢蠲忿,萱草忘忧,愚智所共知也。”李善注:“《博物志》云:‘食豆三年,则身重,行止难。’又曰:‘啖榆,则瞑不欲觉也。’”
成语例子:
木朽石顽,雕镌莫就;榆瞑豆重,性分难移。★唐李商隐《为柳珪上京兆公谢辟启》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榆” 的基本字义:
落叶乔木,实扁圆,木材坚实,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:~荚。~钱儿(即“榆荚”,像小铜钱)。~面(以榆皮磨制成粉,用为黏剂)。~塞(古称边塞植榆,故称边塞为“榆塞”)。桑~暮景。 姓。
含有
“榆” 的成语:
暮景桑榆
日薄桑榆
桑榆晚景
豆重榆瞑
桑榆末景
榆瞑豆重
桑榆暮影
望杏瞻榆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收之桑榆
榆木脑袋
榆木疙瘩
桑榆之景
榆木脑壳
榆次之辱
榆枋之见
屑榆为粥
“瞑” 的基本字义:
〔~~〕形容昏花迷离。 闭眼:~目(亦指人死时心里无牵挂)。死不~目。
含有
“瞑” 的成语:
瞑思苦想
豆重榆瞑
一瞑不视
榆瞑豆重
甘心瞑目
死亦瞑目
死也瞑目
“豆” 的基本字义:
双子叶植物的一科,木本、草本植物都有,如“紫檀”、“槐树”、“黄豆”、“绿豆”、“红豆”、“豌豆”、“落花生”等,日常统称豆类植物,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:~科。~子。~荚(豆角儿)。~浆。~绿。煮~燃萁
含有
“豆” 的成语:
刀子嘴豆腐心
瓜剖豆分
豆剖瓜分
豆萁相煎
瓜分豆剖
麦饭豆羹
瓜区豆分
箪食豆羹
煎豆摘瓜
豆重榆瞑
豆分瓜剖
觞酒豆肉
榆瞑豆重
小葱拌豆腐
豆萁燃豆
双豆塞耳
驽马恋栈豆
糠豆不赡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
煮豆燃萁
“重” 的基本字义:
分(fèn)量较大,与轻相对:~负。~荷。~量(liàng )。~力。举~。负~。 程度深:~色。~病。~望。~创。 价格高:~价收买。 数量多:~金聘请。眉毛~。~兵。 主要,要紧:~镇。~点。~任。~托(国
含有
“重” 的成语:
双足重茧
恩重丘山
名重当时
价重连城
破镜重归
断钗重合
昏镜重明
方寸万重
昏镜重磨
日月重光
言重九鼎
罪逆深重
罪业深重
行行重行行
宫墙重仞
只重衣衫不重人
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
一言为重,百金为轻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
头重脚轻根底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