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犯上作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犯上作乱: 拼音:fàn shàng zuò luàn成语简拼:fszl注音:ㄈㄢˋ ㄕㄤˋ ㄗㄨㄛˋ ㄌㄨ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5415648\"); 成语繁体:犯上作亂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欺君犯上反义词:遵纪守法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、起义 成语解释: 犯:干犯。封建统治者指

解释成语“执法犯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执法犯法: 拼音:zhí fǎ fàn fǎ成语简拼:zfff发音:(\"xxzl.com.40718055726\"); 成语繁体:執灋犯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知法犯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明知故犯 成语解释: 指执行法律的人违背法律 成语例子: 这年头执法犯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俄语翻译:нарушéние закóна зак

解释成语“真凶实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真凶实犯: 拼音:zhēn xiōng shí fàn成语简拼:zxsf注音:ㄓㄣ ㄒㄩㄥ ㄕㄧˊ ㄈ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1210314\"); 成语繁体:真凶實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真正的罪犯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五回:“快快出去查明受害的百姓,赶紧

解释成语“风流罪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流罪犯: 拼音:fēng liú zuì fàn注音:ㄈㄥ ㄌㄧㄨˊ ㄗㄨㄟˋ ㄈㄢˋ成语繁体:風流辠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风流事过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小过错 成语解释: 指轻微的过失 成语出处: 元·杨显之《酷寒亭》第三折:“把孩儿风流罪犯寻些个,吊着脚腕又不敢将脚尖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风” 的基本字义: 空气流动的

解释成语“邪不犯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邪不犯正: 拼音:xié bù fàn zhèng成语简拼:xbfz注音:ㄒㄧㄝ ˊ ㄅㄨˋ ㄈㄢˋ ㄓ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134757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邪不伐正、邪不胜正、邪不压正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指正义战胜邪恶 成语解释: 亦作“邪不伐正”。谓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。 成语出处: 唐·

解释成语“纤毫无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纤毫无犯: 拼音:xiān háo wú fàn注音:ㄒㄧㄢ ㄏㄠˊ ㄨˊ ㄈㄢˋ成语繁体:縴毫無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秋毫无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军纪严明 成语解释: 纤毫:非常细微;犯:侵犯。指军纪严明,丝毫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成语出处: 《北齐书·元景安传》:“显祖闻之,遗使推检,同行诸人赃污狼籍,唯景安纤毫无犯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犯天下之不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犯天下之不韪: 拼音: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注音:ㄈㄢ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ㄧ ㄅㄨˋ ㄨㄟˇ成语繁体:犯天下之不韙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冒天下之大不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做最大错误的事情 成语解释: 犯:触犯;不韪:不是,错误。公然做天下都认为最大错误的事情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

解释成语“秋毫勿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秋毫勿犯: 拼音:qiū háo wù fàn成语简拼:qhwf注音:ㄑㄧㄡ ㄏㄠˊ ㄨˋ ㄈ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3407725\"); 成语繁体:秌毫勿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秋毫不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军纪严明 成语解释: 指军纪严明,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同“秋毫无犯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北史 隋纪下

解释成语“一干人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干人犯: 拼音:yī gān rén fàn成语简拼:ygrf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20611457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罪犯和有关的人 成语解释: 指罪犯和有关的人。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7回:“奸夫淫妇,虽该重罪,已死勿论。其余一干人犯,释放宁家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柔而不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柔而不犯: 拼音:róu ér bù fàn成语简拼:rebf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20512858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性格等 成语解释: 犯:侵犯。指性情柔和,但不容侵犯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 胡广传》:“柔而不犯,文而有礼,忠贞之性,忧公如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柔” 的基本

解释成语“犯颜敢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犯颜敢谏: 拼音:fàn yán gǎn jiàn成语繁体:犯顔敢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犯颜极谏、犯颜苦谏、犯颜进谏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敢于说真话 成语解释: 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;谏:以直言规劝。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成语出处: 唐·刘蕡《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》:“臣诚不佞,有匡国致君之术,无位而不得行

解释成语“众怒难犯,专欲难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怒难犯,专欲难成: 拼音:zhòng nù nán fàn,zhuān yù nán ché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众怒难犯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专欲:一个人的欲望,众人的债怒不可触犯,一人的欲望难于实现。指不能违背多数人的意愿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:“众怒难犯,专欲难成,合二难以安国,危之道也。

解释成语“强不犯弱,众不暴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强不犯弱,众不暴寡: 拼音:qiáng bù fàn ruò,zhòng bù bào guǎ成语繁体:強不犯弱,衆不暴寡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犯:侵犯;暴:损害。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,人多的不欺负人少的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强不犯弱,众不暴寡,而弟达乎

解释成语“一客不犯二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客不犯二主: 拼音: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注音:ㄧ ㄎㄜˋ ㄅㄨˋ ㄈㄢˋ ㄦˋ ㄓㄨ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客不烦两家、一客不烦二主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由一个人全部承担 成语解释: 一个人全部承担,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成语出处: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悟空道:‘一客不犯二主。若没有,我也定不出此门。’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知而故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而故犯: 拼音:zhī ér gù f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明知故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故:故意。知道不对,却故意违犯 成语出处: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9卷:“问:‘一切含灵具佛性,既有佛性,为什么却撞入驴胎马腹?’师曰:‘知而故犯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明了:~道。~

解释成语“东窗事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东窗事犯: 拼音:dōng chuāng shì fàn成语简拼:dcsf注音:ㄉㄨㄙ ㄔㄨㄤ ㄕㄧˋ ㄈ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6007225\"); 成语繁体:東窓事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东窗事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阴谋败露 成语解释: 见“东窗事发”。 成语出处: 元·孔文卿《东窗事犯》第二折:“

解释成语“违条犯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违条犯法: 拼音:wéi tiáo fàn fǎ成语简拼:wtff注音:ㄨㄟˊ ㄊㄧㄠˊ ㄈㄢˋ ㄈ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532182\"); 成语繁体:違條犯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违条舞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违犯法律条文。 成语出处: 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他做了违条犯法

解释成语“打牙犯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打牙犯嘴: 拼音:dǎ yá fàn zuǐ成语简拼:dyfz注音:ㄉㄚˇ ㄧㄚˊ ㄈㄢˋ ㄗㄨㄟ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8563277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打牙撂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乱开玩笑 成语解释: 比喻乱开玩笑。 成语出处: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十五回:“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,常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