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柔而不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5热度
- 0评论


柔而不犯:
拼音:róu ér bù fàn
成语简拼:rebf
发音:("xxzl.com.40806120512858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性格等
成语解释:
犯:侵犯。指性情柔和,但不容侵犯。
成语出处:
《后汉书 胡广传》:“柔而不犯,文而有礼,忠贞之性,忧公如家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柔” 的基本字义:
植物初生而嫩:~荑(初生嫩芽,喻女子白嫩的手)。 软,不硬:~软。~韧。~嫩。~滑。 软弱,与刚相对:~懦。~弱。刚~相济。 温和:~顺。~和。~曼(柔和妩媚)。~情。
含有
“柔” 的成语:
温柔体贴
外柔内刚
柔情蜜意
柔情密意
内柔外刚
优柔寡断
温柔敦厚
吐刚茹柔
茹柔吐刚
刚中柔外
柔心弱骨
仁柔寡断
柔肤弱体
柔筋脆骨
柔情绰态
柔情侠骨
柔茹寡断
柔声下气
柔远怀迩
柔远怀来
“而” 的基本字义:
古同尔,代词,你或你的:“~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 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~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~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~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~非”。e.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~不烈”。
含有
“而” 的成语:
泥而不滓
墙面而立
神而明之
顺非而泽
同年而校
同日而论
望屋而食
无德而称
无胫而来
无胫而至
无胫而走
毋翼而飞
析骨而炊
言而不信
一呵而就
尤而效之
鱼贯而出
鱼烂而亡
韫椟而藏
择地而蹈
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
含有
“不” 的成语:
放纵不拘
梗顽不化
狗彘不如
桀骜不恭
救过不暇
滔滔不竭
磊浪不羁
磊落不凡
没世不渝
忍俊不住
日出不穷
食生不化
誓死不贰
誓死不渝
守节不移
守正不回
水泄不漏
水楔不通
水泄不透
信守不渝
“犯” 的基本字义:
抵触,违反:~规。~法。~罪。~颜(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)。~讳。 违反法律的人,有罪的人:~人。罪~。 侵害,进攻:侵~。秋毫无~。 触发,发作:~病。~愁。~疑。 做错事情:~错误。
含有
“犯” 的成语:
执法犯法
真凶实犯
作奸犯科
真赃实犯
打牙犯嘴
干名犯义
违条犯法
作乱犯上
触禁犯忌
逆天犯顺
有犯无隐
河水不犯井水
众怒难犯
东窗事犯
邪不犯正
秋毫勿犯
一客不犯二主
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
王子犯法,庶民同罪
强不犯弱,众不暴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