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巧伪趋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巧伪趋利: 拼音:qiǎo wěi qū lì成语简拼:qwql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15713458\"); 成语繁体:巧偽趨利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巧:奸诈。伪:虚伪。趋:追求,靠近、趋向。奸诈虚伪,唯利是图,唯势是从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周人之失,巧伪趋利。” 成语例子: 凡

解释成语“真伪难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真伪难辨: 拼音:zhēn wěi nán bi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真伪莫辨、真假难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难以分辨 成语解释: 辨:辨别。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: 巴金《“文革”博物馆》:“是非颠倒、黑白混淆、忠奸不分、真伪难辨的大混乱,还有那些搞不完的冤案,算不清的恩仇!” 成语例子: 现代的造假技术让人真伪难辨 成语分

解释成语“巧伪不如拙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巧伪不如拙诚: 拼音:qiǎo wěi bù rú zhuō chéng成语繁体:巧偽不如拙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巧诈不如拙诚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智而用私,不如愚而用公,故曰:‘巧伪不如拙诚。’” 成语例子: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

解释成语“化性起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化性起伪: 拼音:huà xìng qǐ wěi成语简拼:hxqw注音:ㄏㄨㄚˋ ㄒㄧㄥˋ ㄑㄧˇ ㄨㄟ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47274072\"); 成语繁体:化性起偽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,兴起后天的人为。 成语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性恶》:“故圣人化性而起伪,伪起而生

解释成语“去伪存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去伪存真: 拼音:qù wěi cún zhēn成语简拼:qwcz注音:ㄑㄩˋ ㄨㄟˇ ㄘㄨㄣˊ ㄓㄣ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3342197\"); 成语繁体:去偽存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去粗取精、本来面目反义词:鱼龙混杂、泥沙俱下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去:除掉。伪:虚假。除掉虚假的;留下

解释成语“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: 拼音:dào yuǎn zhī jì, shì wěi zhī xián成语简拼:dyzx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6238905\"); 成语繁体:道遠知驥,丗偽知賢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道远知骥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骥:良马。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,世间的虚伪狡诈才

解释成语“真伪莫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真伪莫辨: 拼音:zhēn wěi mò biàn成语简拼:zwmb注音:ㄓㄣ ㄨㄟˇ ㄇㄛˋ ㄅㄧ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6311290\"); 成语繁体:真偽莫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真伪难辨、真假难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难以分辨 成语解释: 莫:不。真假分辨不清。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经籍志》:“战国纵横

解释成语“弃伪从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弃伪从真: 拼音:qì wěi cóng zhēn成语简拼:qwcz注音:ㄑㄧˋ ㄨㄟˇ ㄘㄨㄙˊ ㄓㄣ发音:(\"xxzl.com.4072108326554\"); 成语繁体:棄偽従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。 成语出处: 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军次实录》:“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

解释成语“不辨真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辨真伪: 拼音:bù biàn zhēn wěi成语简拼:bbzw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70214797\"); 成语繁体:不辨真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真假难辨、鱼目混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辨:分辨。伪:虚假。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十九回:“晋文公先年过曹

解释成语“以伪乱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伪乱真: 拼音:yǐ wěi luàn zhēn成语简拼:ywlz注音:ㄧˇ ㄨㄟˇ ㄌㄨㄢˋ ㄓ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91412651\"); 成语繁体:以偽亂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假乱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弄虚作假 成语解释: 把假的混在真的里面,使真假不分。 成语出处: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

解释成语“朝真暮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朝真暮伪: 拼音:zhāo zhēn mù wěi成语繁体:朝真暮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言论等 成语解释: 朝:早晨。事情早上这样说晚上那样说,没有定说 成语出处: 唐·白居易《放言五首》诗:“朝真暮伪何人辨,古往今来底事无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朝” 的基本字义: 早晨:~阳。~晖。~暮。~霞。~气。~思暮想。

解释成语“乘伪行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乘伪行诈: 拼音:chéng wěi xíng zhà成语简拼:cwxz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74813154\"); 成语繁体:乗偽行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弄虚作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欺骗 成语解释: 指弄虚作假。 成语出处: 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母仪》:“夫伐功施劳,鲜能布仁;乘伪行诈,莫能久长。” 成语例子: 乘伪行诈的行为

解释成语“矫言伪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矫言伪行: 拼音:jiǎo yán wěi xíng成语简拼:jywx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6524201\"); 成语繁体:矯言偽行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言论、行为虚伪不实。 成语出处: 宋·秦观《论议下》:“矫言伪行之人,弊车羸马窜伏岩冗,以幸上之爵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矫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矫饰伪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矫饰伪行: 拼音:jiǎo shì wěi xíng成语繁体:矯飾偽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矫饰:做作,掩饰。善于掩饰,行为虚伪 成语出处: 宋·陈师道《后山诗话》:“某公用事,排斥端士,矫饰伪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矫” 的基本字义: 纠正,把弯曲的弄直:~正。~形。~治。~世(矫正世俗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