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乘伪行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4热度
- 0评论


乘伪行诈:
拼音:chéng wěi xíng zhà
成语简拼:cwxz
发音:("xxzl.com.40806274813154");
成语繁体:乗偽行詐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弄虚作假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宾语;指欺骗
成语解释:
指弄虚作假。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母仪》:“夫伐功施劳,鲜能布仁;乘伪行诈,莫能久长。”
成语例子:
乘伪行诈的行为不光彩
成语分字解释:
“乘” 的基本字义:
骑,坐:~马。~车。~客。~警。 趁着,就着:~便。~机(趁着机会)。~势。~兴(xìng)。因利~便。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:~法。~幂(mì)。~数。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:大~。小~。上~。
含有
“乘” 的成语:
骑马乘舟
戴笠乘车
乘龙快婿
乘风转舵
乘间抵隙
乘间伺隙
乘龙配凤
乘时乘势
乘虚蹈隙
破浪乘风
千乘万骑
待势乘时
服牛乘马
跨凤乘龙
乘肥衣轻
乘坚策肥
乘车戴笠
乘坚驱良
乘鸾跨凤
跨凤乘鸾
“伪” 的基本字义:
假,不真实:~造。~装。~劣。~证。~善。虚~。去~存真。 不合法的:~政府。~军。
含有
“伪” 的成语:
真伪莫辨
去伪存真
弃伪从真
矫饰伪行
朝真暮伪
化性起伪
矫言伪行
巧伪不如拙诚
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
以伪乱真
真伪难辨
乘伪行诈
巧伪趋利
不辨真伪
“行” 的基本字义:
走:~走。步~。旅~。~踪。~百里者半九十。~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~远自迩。 出外时用的:~装。~箧。~李。 流通,传递:~销。风~一时。 从事:进~。 流动性的,临时性的:~商。~营。 足以表示品质
含有
“行” 的成语:
顺风行船
顺水行舟
微服私行
一目数行
因公行私
择善而行
膝行而前
信步而行
一百二十行
照功行赏
昼夜兼行
正道直行
鸟兽行
旧家行径
行之惟艰
行而未成
知难而行
苟且行止
狗彘之行
逆天行事
“诈” 的基本字义:
欺骗,用手段诓骗:欺~。~骗。~取。~财。~哄。尔虞我~。~语(骗人的话)。 假装:~死。~降。 古同乍,突然。
含有
“诈” 的成语:
勒索敲诈
佯输诈败
诈败佯输
敲诈勒索
尔诈我虞
尔虞我诈
刁滑奸诈
桀贪骜诈
狂三诈四
撒诈捣虚
诈痴不颠
诈取豪夺
佯风诈冒
诈痴佯呆
诈哑佯聋
矫情饰诈
诈谋奇计
巧诈不如拙诚
兵以诈立
军不厌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