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旌旗蔽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旌旗蔽空: 拼音:jīng qí bì kō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旌旗蔽日、旌旗蔽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 成语解释: 旌旗:旗帜;蔽:遮蔽。旌旗繁多遮蔽天空。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旌旗蔽空,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?”英语翻译:there are so m

解释成语“旌旗蔽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旌旗蔽日: 拼音:jīng qí bì rì成语简拼:jqbr注音:ㄐㄧㄥ ㄑㄧˊ ㄅㄧˋ ㄖ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5448040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旌旗蔽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 成语解释: 旌旗:旗帜的通称,这里特指战旗。战旗遮住了日光。形容军队数量众多,阵容雄壮整齐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

解释成语“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: 拼音:yī yè bì mù,bù jiàn tài shān注音:ㄧ ㄧㄜˋ ㄅㄧˋ ㄇㄨˋ ,ㄅㄨˊ ㄐㄧㄢˋ ㄊㄞˋ ㄕㄢ成语繁体:一葉蔽目,不見泰山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头脑简单 成语解释: 蔽:遮挡;泰山:山名。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

解释成语“一言以蔽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言以蔽之: 拼音:yī yán yǐ bì zhī成语简拼:yyybz注音:ㄧ ㄧㄢˊ ㄧˇ ㄅㄧˋ ㄓ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523922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总而言之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指用一句话来概括 成语解释: 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

解释成语“旌旗蔽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旌旗蔽天: 拼音:jīng qí bì tiā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旌旗蔽空、旌旗蔽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 成语解释: 旌旗:旗帜;蔽:遮蔽。旌旗繁多遮蔽天空。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成语出处: 宋·周密《武林旧事·御教》:“戈甲耀日,旌旗蔽天,连亘二十余里,粲如锦绣。” 成语例子: 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52回:

解释成语“蔽日遮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蔽日遮天: 拼音:bì rì zhē tiān成语简拼:brzt发音:(\"xxzl.com.4072337021141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遮天蔽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恶势力或气势等 成语解释: 遮住了天空和太阳。形容遮盖的范围非常宽广。 成语出处: 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江水》:“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崖连山,略无

解释成语“遮天蔽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遮天蔽日: 拼音:zhē tiān bì rì成语简拼:ztbr注音:ㄓㄜ ㄊㄧㄢ ㄅㄧˋ ㄖ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2830959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蔽日遮天、遮空蔽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恶势力或气势等 成语解释: 遮蔽天空和太阳。形容事物体积庞大、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。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

解释成语“浓荫蔽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浓荫蔽天: 拼音:nóng yīn bì tiān成语繁体:濃蔭蔽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浓荫蔽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树木茂密 成语解释: 蔽:挡住。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成语出处: 《星火燎原·难忘的日子》:“我们全团战士集合在有几排浓荫蔽天的大树遮盖的一个院子里。”英语翻译:The thick branches and le

解释成语“浓翠蔽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浓翠蔽日: 拼音:nóng cuì bì rì成语繁体:濃翠蔽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浓荫蔽日、浓荫蔽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树木茂密 成语解释: 翠:青绿色;蔽:挡住。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成语出处: 宋·周密《武林旧事》第三卷:“长松修竹,浓翠蔽日,层峦奇岫,静窈紫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浓” 的基本字义: 含某种成分多,与

解释成语“漫天蔽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漫天蔽野: 拼音:màn tiān bì yě成语简拼:mtby注音:ㄇㄢˋ ㄊㄧㄢ ㄅㄧˋ ㄧㄜ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053036202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漫山遍野、漫天塞地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数量多 成语解释: 犹铺天盖地。形容盛多。 成语出处: 明·陈大声《普天乐·四景题情》:“倩南枝早报先春,

解释成语“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: 拼音:yī zhǐ bì mù,bù jiàn tài shān注音:ㄧ ㄓㄧˇ ㄅㄧˋ ㄇㄨˋ ,ㄅㄨˊ ㄐㄧㄢˋ ㄊㄞˋ ㄕㄢ成语繁体: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头脑简单 成语解释: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

解释成语“蔽聪塞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蔽聪塞明: 拼音:bì cōnɡ sè mínɡ成语简拼:bcsm注音:ㄅㄧˋ ㄘㄨㄙ ㄙㄜˋ ㄇ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4093480\"); 成语繁体:蔽聰僿明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不闻不问、蔽明塞聪反义词:耳聪目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的处世态度 成语解释: 蔽:遮;聪:听觉灵敏;明:香得清楚。掩

解释成语“蔽美扬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蔽美扬恶: 拼音:bì měi yáng è成语繁体:蔽美揚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抑恶扬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坏人 成语解释: 蔽:遮蔽。指掩盖压抑好的,宣扬传播坏的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立政九败解》:“人君唯贯,听群徒比周,则群臣朋党,蔽美扬恶,然则国之情伪,不见于上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蔽” 的基本字义: 遮,挡:~野。遮~

解释成语“衣取蔽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衣取蔽寒: 拼音:yī qǔ bì hán注音:ㄧ ㄑㄩˇ ㄅㄧˋ ㄏㄢ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讲究穿着 成语解释: 取:选取,采用;蔽:遮往。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成语出处: 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“平生衣取蔽寒,食取充腹。”英语翻译:select clothes to keep the cold out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衣”

解释成语“浓荫蔽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浓荫蔽日: 拼音:nóng yīn bì rì成语简拼:nybr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9197471\"); 成语繁体:濃蔭蔽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浓翠蔽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树木茂密 成语解释: 形容树木枝繁叶茂,可以遮住阳光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革命时代的文学》:“譬如种柳树,特到柳树长大,浓荫蔽日,农夫耕

解释成语“一言以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言以蔽: 拼音:yī yán yǐ b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言以蔽之、一言蔽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分句;指用一句话来概括 成语解释: 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 成语出处: 唐·刘子玄《论史上萧至忠书》:“凡此不可,其流实多,一言以蔽,三隅自反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》第12卷:“诗著靡他之誓,百代可知;礼垂不嫁之文,一言以蔽

解释成语“殷天蔽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殷天蔽日: 拼音:yīn tiān bì rì成语简拼:ytbr注音:ㄧㄣˇ ㄊㄧㄢ ㄅㄧˋ ㄖ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1356389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场面盛大 成语解释: 染红了天,遮住了太阳。形容仪从之盛。 成语出处: 《艺文类聚》卷五十:“段颖起于徒中,为并州刺史,有功,后徵还京师

解释成语“御下蔽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御下蔽上: 拼音:yù xià bì shà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欺下瞒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御:统治。控制下属,蒙骗上级 成语出处: 宋·朱熹《已酉拟上封事》:“妒贤嫉能,御下蔽上,而不忧其有害于圣政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御” 的基本字义: 驾驶车马:~车。~者。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,统治:“百官~事”

解释成语“衣不蔽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衣不蔽体: 拼音:yī bù bì tǐ成语简拼:ybbt注音:ㄧ ㄅㄨˋ ㄅㄧˋ ㄊ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9226754\"); 成语繁体:衣不蔽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食不果腹、衣不布体、衣不遮体反义词:锦衣玉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生活贫困 成语解释: 蔽:遮。衣服破烂,连身子都遮盖不住。形容生活贫

解释成语“一言蔽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言蔽之: 拼音:yī yán bì zh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言以蔽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分句;指用一句话来概括 成语解释: 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 成语出处: 《宋书·索虏传》:“因此而推胜负,殆可以一言蔽之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方苞《书淮阴列传后》:“其击楚破代,亦约举其成功,至定三秦则以一言蔽之,而其事反散见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