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御下蔽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御下蔽上:

拼音:yù xià bì shàng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欺下瞒上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
成语解释:

御:统治。控制下属,蒙骗上级

成语出处:

宋·朱熹《已酉拟上封事》:“妒贤嫉能,御下蔽上,而不忧其有害于圣政也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御” 的基本字义:

驾驶车马:~车。~者。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,统治:“百官~事”。~下。~众。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:~用。~览。~旨。~赐。~驾亲征。 抵挡:防~。~敌。~寒。
含有

“御” 的成语:

阋墙御侮
长辔远御
金口御言
折冲御侮
酌古御今
御下蔽上
御驾亲征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
龙御上宾
出豕败御
御用文人
铁面御史
御沟红叶
御沟流叶
御敌于国门之外
以简御繁
以书为御
不畏强御
不惮强御

“下” 的基本字义:

位置在低处的,与上相对:~层。~款。 等级低的:~级。~品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~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方面,方位:两~都同意。 次
含有

“下” 的成语:

对证下药
河汾门下
赧颜汗下
牛口之下
贞下起元
自郐以下
自郐而下
一鼓而下
九原之下
下帷攻读
折节下贤人
折节下谋士
卒擅天下
京辇之下
畎亩下才
辇毂之下
辙环天下
鞭笞天下
寄人门下
放下包袱

“蔽” 的基本字义:

遮,挡:~野。遮~。掩~。 隐藏:~匿。隐~。 欺骗,隐瞒:蒙~。~美扬恶。 概括:一言以~之。
含有

“蔽” 的成语:

殷天蔽日
蔽聪塞明
才蔽识浅
漫天蔽野
遮空蔽日
遮天蔽日
蔽日遮天
发蒙启蔽
蔽明塞聪
蔽日干云
干云蔽日
干霄蔽日
御下蔽上
蔽美扬恶
衣不蔽体
浓荫蔽日
一言蔽之
浓荫蔽天
浓翠蔽日
旌旗蔽天

“上” 的基本字义:

位置在高处的,与下相对:楼~。~边。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~古。~卷。 等级和质量高的:~等。~策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由低处到高处:~山。~车。~升。 去,到:~街。 向
含有

“上” 的成语:

形而上学
纸上空谈
忙上加忙
罪上加罪
嘴上功夫
太上皇
顶头上司
走为上策
白日上升
一哄而上
上方宝剑
塞上江南
热锅上蚂蚁
朗朗上口
火上添油
火上加油
朝野上下
板上砸钉
纸上谈兵
蒸蒸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