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时过境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时过境迁: 拼音:shí guò jìng qiān成语简拼:sgjq注音:ㄕㄧˊ ㄍㄨㄛˋ ㄐㄧㄥˋ ㄑ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6092001\"); 成语繁体:時過境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时移俗易反义词:一如既往、依然如故、一成不变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时间变化 成语解释: 迁:变化。时间一过去;境况就会

解释成语“时移势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时移势迁: 拼音:shí yí shì qiān成语简拼:sysq注音:ㄕㄧˊ ㄧˊ ㄕㄧˋ ㄑㄧㄢ成语繁体:時移勢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时移势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时候不同 成语解释: 时候不同,情况也发生了变化。 成语出处: 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招商谐偶》:“说甚么宦室门楣,寒士寻常,望若云霄;时移势迁,为地覆天翻,君去民逃

解释成语“识时达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识时达务: 拼音:shí shí dá wù成语简拼:ssdw注音:ㄕㄧˊ ㄕㄧˊ ㄉㄚˊ ㄨˋ成语繁体:識時達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方面 成语解释: 认清时势,通达事务。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9回:“他不多几年,已巴到极顶的分儿,也只为识时达务,能够上和下睦罢了。” 成语例子: 她识时

解释成语“识时通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识时通变: 拼音:shí shí tōng biàn成语简拼:sstb注音:ㄕㄧˊ ㄕㄧˊ ㄊㄨㄙ ㄅㄧㄢˋ成语繁体:識時通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识时达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认清时势 成语解释: 见“识时达变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尔祖子文,为楚名臣,识时通变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刘大櫆《送

解释成语“日许时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日许时间: 拼音:rì xǔ shí jiān成语简拼:rxsj注音:ㄖㄧˋ ㄒㄩˇ ㄕㄧˊ ㄐ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44212353\"); 成语繁体:日許時閒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日许多时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状语;用于时间 成语解释: 见“日许多时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杨万里《过吕城闸》诗:“一船最后知何故,日许

解释成语“应时而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应时而生: 拼音:yìng shí ér shē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应际而生、应云而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新生事物等 成语解释: 指应天命而产生。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成语出处: 姚华《曲海一勺》:“文章应时而生,体各有当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应” 的基本字义: 该,当,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:~当。~该。~分(fèn )。~

解释成语“时光似箭,日月如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时光似箭,日月如梭: 拼音:shí guāng sì jiàn,rì yuè rú suō成语繁体:時光佀箭,日月如梭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可分开使用 成语解释: 梭: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。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出处: 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时光似箭,日月如梭,也有一

解释成语“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: 拼音:nìng dāng yǒurì chóu wúrì,mò dài wú shí sīyǒushí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宁:宁愿;筹:计划。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,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。指应厉行节约,注意储备,不能浪费 成语出处: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

解释成语“待势乘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待势乘时: 拼音:dài shì chéng shí成语繁体:待勢乗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势:形势。静观形势,利用时机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一折:“据先生甘贫守困,待势乘时,所谓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中之物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待” 的基本字义: 等,等候:~到。~旦。拭目以~。 以

解释成语“韬晦待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韬晦待时: 拼音:tāo huì dài shí成语简拼:thds注音:ㄊㄠ ㄏㄨㄟˋ ㄉㄞˋ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41225891\"); 成语繁体:韜晦待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韬光俟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掩藏锋芒,隐匿踪迹,等待时机。 成语出处: 茅盾《蚀·动摇》:“辛亥那年国光

解释成语“适俗随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适俗随时: 拼音:shì sú suí shí成语简拼:ssss注音:ㄕㄧˋ ㄙㄨˊ ㄙㄨㄟˊ ㄕㄧˊ成语繁体:適俗随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言顺应时俗。 成语出处: 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杂说中》:“案绰文虽去彼淫丽,存兹典实,而陷于矫枉过正之失,乖天适俗随时之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适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适时应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适时应务: 拼音:shì shí yīng wù成语简拼:ssyw注音:ㄕㄧˋ ㄕㄧˊ ㄧㄥˋ ㄨˋ成语繁体:適時應務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适合时宜,顺应世务。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良吏传序》:“但廉平常迹,声问难高;适时应务,招响必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适” 的基本字义: 切合,相合:

解释成语“避迹藏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避迹藏时: 拼音:bì jì cáng shí成语简拼:bjcs注音:ㄅㄧˋ ㄐㄧˋ ㄘㄤˊ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3073469\"); 成语繁体:避跡藏時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逃避时世 成语解释: 指逃避时世。 成语出处: 唐 贾至《微子庙碑颂》:“而君崎岖险阻,避迹藏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避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匣剑何时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匣剑何时跃: 拼音:xiá jiàn hé shí yu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匣剑:藏在匣中的宝剑。藏在匣中的宝剑什么时候会跳出来。比喻贤才什么时候才能施展本领 成语出处: 唐·韦庄《冬日长安感志》诗:“未知匣剑何时跃,但恐铅刀不再铦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匣” 的基本字义: 收藏东西的器具,通常指小型的

解释成语“利时及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利时及物: 拼音:lì shí jí wù成语简拼:lsjw注音:ㄌㄧˋ ㄕㄧˊ ㄐㄧˊ 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9374404\"); 成语繁体:利時及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救世济物。 成语出处: 明·方孝孺《与卢编修希鲁书》:“幸以古人自勉,以利时及物为己任,俾孤陋者所企效而取法焉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及时应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及时应令: 拼音:jí shí yīng lì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反义词:不合时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,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 成语例子: 我们做事应及时应令,否则让人感觉到格格不入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及

解释成语“千古一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千古一时: 拼音:qiān gǔ yī shí成语简拼:qgys注音:ㄑㄧㄢ ㄍㄨˇ ㄧ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41012313\"); 成语繁体:千古一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千载一时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喻指难得的机会。 成语出处: 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今天下之机杼在王,王

解释成语“落花时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落花时节: 拼音:luò huā shí jié成语简拼:lhsj注音:ㄌㄨㄛˋ ㄏㄨㄚ ㄕㄧˊ ㄐㄧㄝ 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24312207\"); 成语繁体:落蘤時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春末 成语解释: 春末。 成语出处: 唐 杜甫《江南逢李龟年》:“落花时节又逢君。” 成语例子: 在这落花

解释成语“不时之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时之须: 拼音:bù shí zhī xū成语简拼:bszx注音:ㄅㄨˋ ㄕㄧˊ ㄓㄧ ㄒㄩ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93511967\"); 成语繁体:不時之須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时之需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表示说不定什么时候会需要 成语解释: 不时之需。指随时的、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。 成语出处: 宋 苏轼《后赤壁赋》

解释成语“与时消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与时消息: 拼音:yǔ shí xiāo xi成语简拼:ysxx注音:ㄧㄩˇ ㄕㄧˊ ㄒㄧㄠ ㄒ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90011926\"); 成语繁体:與時消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事物无常,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。消,消亡。息,孳生。 成语出处: 《周易 丰》:“日中则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