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避迹藏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3
- 8热度
- 0评论


避迹藏时:
拼音:bì jì cáng shí
成语简拼:bjcs
注音:ㄅㄧˋ ㄐㄧˋ ㄘㄤˊ ㄕㄧ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223073469");
成语繁体:避跡藏時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指逃避时世
成语解释:
指逃避时世。
成语出处:
唐 贾至《微子庙碑颂》:“而君崎岖险阻,避迹藏时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避” 的基本字义:
躲,设法躲开:~雨。~暑。~世。~讳。回~。~重就轻。~世绝俗。 防止:~免。~孕。~嫌。~雷针。
含有
“避” 的成语:
避凶就吉
躲灾避难
逃灾避难
扬长避短
煨干避湿
趋利避害
就虚避实
避李嫌瓜
避毁就誉
避害就利
避井入坎
趋吉避凶
销声避影
畏刀避箭
避难逃灾
避世离俗
避世绝俗
避烦斗捷
避瓜防李
避迹藏时
“迹” 的基本字义:
脚印:踪~。足~。血~。笔~。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:印~。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:古~。实~。 追寻踪迹:“汉求将军急,~且至臣家”。 据实迹考知:“~汉功臣,亦皆割符世爵”。
含有
“迹” 的成语:
遁迹潜形
名胜古迹
马迹蛛丝
藏踪蹑迹
铲迹销声
杜门晦迹
杜门绝迹
遁名匿迹
浪迹萍踪
比肩迭迹
车辙马迹
车尘马迹
遁迹藏名
遁迹匿影
遁迹销声
浮迹浪踪
梗迹蓬飘
梗迹萍踪
浪迹浮踪
韬光敛迹
“藏” 的基本字义:
隐避起来:埋~。包~。~奸。~匿。隐~。蕴~。~污纳垢。 收存起来:收~。~品。~书。储~。
含有
“藏” 的成语:
秋收冬藏
东藏西躲
卧虎藏龙
匿影藏形
藏污纳垢
藏头露尾
藏龙卧虎
藏垢纳污
藏弓烹狗
藏怒宿怨
藏形匿影
藏踪蹑迹
藏锋敛锷
遁迹藏名
高举深藏
含垢藏瑕
家藏户有
露影藏形
蹑影藏形
烹狗藏弓
“时” 的基本字义:
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:~间。~不我与。 较长的时间:~代。古~。 泛指一段时间:~光。~令。~分。 现在的,当前的:当~。~下。~务。~宜。 常常:~常。学而~习之。 一年中的一季:~序。四~
含有
“时” 的成语:
随时度势
定时炸弹
现时报
旧时风味
不适时宜
一时戏言
为时过早
过时货
因时制宜
及时雨
过时黄花
临时抱佛脚
曾几何时
烜赫一时
盛极一时
与时推移
与时消息
不时之须
落花时节
千古一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