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韬晦待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韬晦待时:

拼音:tāo huì dài shí
成语简拼:thds
注音:ㄊㄠ ㄏㄨㄟˋ ㄉㄞˋ ㄕㄧˊ
发音:("xxzl.com.4072041225891");
成语繁体:韜晦待時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
近义词:韬光俟奋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成语解释:

谓掩藏锋芒,隐匿踪迹,等待时机。

成语出处:

茅盾《蚀·动摇》:“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,后来时事日非,只好韬晦待时。”

成语例子:

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七章:“‘唾面自干,韬晦待时’,古人尚且难免,又何况我钱谦益!”
英语翻译:hide one's capacities and bide one's time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韬” 的基本字义:

弓或剑的套子。 隐藏,隐蔽:~光养晦(隐藏才能,收敛锋芒,不使外露。亦作“韬晦”)。 用兵的谋略:~钤。~略。
含有

“韬” 的成语:

文韬武略
韬光晦迹
龙韬豹略
虎略龙韬
韬戈偃武
韬光敛彩
韬光敛迹
韬晦待时
韬迹隐智
韬声匿迹
韬形灭影
养晦韬光
敛锷韬光
晦迹韬光
六韬三略
卷甲韬戈
韬戈卷甲
韬光灭迹
韬光隐晦
韬光隐迹

“晦” 的基本字义:

农历每月的末一天,朔日的前一天:~朔。 夜晚:~明。风雨如~。 昏暗不明:~暝。~暗。~涩(意义隐晦,文字僻拗)。隐~(意义不明显)。 不顺利,倒霉:~气。
含有

“晦” 的成语:

隐晦曲折
韬光晦迹
风潇雨晦
杜门晦迹
韬晦待时
埋声晦迹
盲风晦雨
养晦韬光
年灾月晦
晦迹韬光
遵时养晦
艰深晦涩
韬光隐晦
韬光用晦
韬神晦迹
一晦一明
阴雨晦冥
韬光养晦
风雨晦冥
风雨晦暝

“待” 的基本字义:

等,等候:~到。~旦。拭目以~。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:对~。招~。~遇。~人接物。 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:正~出门,有人来了。
含有

“待” 的成语:

待答不理
急不及待
迎风待月
待人接物
待理不理
待兔守株
韬晦待时
敛手待毙
待势乘时
推诚待物
守先待后
无千待万
知人待士
岁月不待人
席珍待聘
百凡待举
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
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
养儿待老,积谷防饥
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

“时” 的基本字义:

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:~间。~不我与。 较长的时间:~代。古~。 泛指一段时间:~光。~令。~分。 现在的,当前的:当~。~下。~务。~宜。 常常:~常。学而~习之。 一年中的一季:~序。四~
含有

“时” 的成语:

随时度势
定时炸弹
现时报
旧时风味
不适时宜
一时戏言
为时过早
过时货
因时制宜
及时雨
过时黄花
临时抱佛脚
曾几何时
烜赫一时
盛极一时
与时推移
与时消息
不时之须
落花时节
千古一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