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遗物识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5
- 5热度
- 0评论


遗物识心:
拼音:yí wù shí xīn
成语简拼:ywsx
注音:ㄧˊ ㄨˋ ㄕㄧˊ ㄒㄧㄣ
发音:("xxzl.com.4080313535334");
成语繁体:遺物識心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谓舍弃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。
成语出处:
晋·陆机《赠冯文罴迁丘令》:“出自幽谷,及尔同林。双情交映,遗物识心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遗” 的基本字义:
丢失:~失。~落。 漏掉:~忘。~漏。 丢失的东西,漏掉的部分:补~。路不拾~。 余,留:~留。~俗。~闻。~址。~风。~憾。~老(a.经历世变的老人;b.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)。 死人留下的:~骨。~
含有
“遗” 的成语:
遗簪弊屦
遗簪弊履
遗簪堕珥
遗簪堕履
遗簪绝缨
遗簪脱舄
遗珠弃璧
余风遗文
余业遗烈
蠹简遗编
遗德余烈
遗恩余烈
遗芳余烈
遗芬余荣
遗风余俗
遗风余习
遗风余象
遗声余价
遗休余烈
遗音余韵
“物” 的基本字义:
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:事~。生~。~体。货~。礼~。文~。~价。~质。地大~博。~极必反。 内容,实质:言之有~。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:~议(群众的批评)。待人接~。~望所归(众望所归)。
含有
“物” 的成语:
物力维艰
物以类聚
物以群分
一物克一物
物归旧主
物伤其类
尤物移人
至人遗物
物论沸腾
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
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
天低吴楚,眼空无物
一物不成,两物见在
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
物极必反
暗室求物
推己及物
物极必返
物极将返
物极则反
“识” 的基本字义:
知道,认得,能辨别:~辨。~破。~相(xiàng )。~途老马。 所知道的道理:知~。常~。 辨别是非的能力:见~。远见卓~。
含有
“识” 的成语:
深识远虑
浅见寡识
卓识远见
有胆有识
远见卓识
识文断字
识时通变
识时达务
识才尊贤
高见远识
见多识广
博闻强识
博闻多识
才高识远
不学无识
才蔽识浅
才多识寡
多见广识
凡才浅识
高才远识
“心” 的基本字义:
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“心脏”):~包。~律。~衰。~悸。 中央,枢纽,主要的:~腹。中~。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,感情等:~理。~曲。~魄。~地。~扉。衷~。~旷神怡。人~惟
含有
“心” 的成语:
忧心悄悄
宅心忠厚
指日誓心
坐上琴心
心如刀锉
心痒难挝
众心成城
专心向公
中心是悼
中心如醉
中心如噎
心亿则乐
史策丹心
甘心鈇钺
至心朝礼
宅心知训
忧心如醉
忧心如薰
忧心如酲
诛心之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