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来者勿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5
- 7热度
- 0评论


来者勿拒:
拼音:lái zhě wù jù
成语简拼:lzwj
注音:ㄌㄞˊ ㄓㄜˇ ㄨˋ ㄐㄨˋ
发音:("xxzl.com.4080505579643");
成语繁体:來者勿拒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来者不拒
反义词:拒之门外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指收受礼品等
成语解释:
见“来者不拒”。
成语出处:
《公羊传·隐公二年》:“公令戎于潜。”汉·何休注:“来者勿拒,去者勿追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来” 的基本字义:
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~回。~往。过~。归~。~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 从过去到现在:从~。向~。 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~年。将~。~日方长。 用在
含有
“来” 的成语:
冠盖往来
祸从天上来
福不徒来
臭肉来蝇
凤凰来仪
来者可追
有凤来仪
凤皇来仪
紫气东来
青蚨飞来
僧来看佛面
真金不怕火来烧
眉头一纵,计上心来
两国相战,不斩来使
闲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
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
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
远来和尚好看经
只听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
人生七十古来稀
“者” 的基本字义:
用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、数词、词组后,并与其相结合,指人、指事、指物、指时等:读~。作~。二~必居其一。来~。 助词,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:陈胜~,阳城人也。 这,此(多用在古诗词曲中):~个
含有
“者” 的成语:
善游者溺
观者如织
观者成堵
观者如垛
观者云集
后来者居上
会者不忙
来者居上
仁者能仁
行者让路
善骑者堕
士为知己者死
忘战者危
死者相枕
观者如堵墙
观者麕集
应者云集
春秋责备贤者
秕者先行
跨者不行
“勿” 的基本字义:
副词,不,不要:请~动手。~谓言之不预(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)。
含有
“勿” 的成语:
少安勿躁
潜龙勿用
直言勿讳
牛羊勿践
秋毫勿犯
哀矜勿喜
疑人勿用,用人勿疑
己所不欲,勿加诸人
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
宁为鸡口,勿为牛后
归师勿掩,穷寇莫追
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
归师勿掩,穷寇勿追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
宁缺勿滥
来者勿拒
宁遗勿滥
穷寇勿迫
“拒” 的基本字义:
抵挡,抵抗:~守。~敌。抗~。 不接受:~绝。~谏(拒绝劝谏)。来者不~。 古同矩,方阵。
含有
“拒” 的成语:
饰非拒谏
拒狼进虎
深闭固拒
螳螂拒辙
虫臂拒辙
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
前门拒虎,后门进狼
智足以拒谏,言足以饰非
来者勿拒
严词拒绝
不可抗拒
投梭之拒
引虎拒狼
引狼拒虎
拒之门外
拒人于千里之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