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穷寇莫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穷寇莫追: 拼音:qióng kòu mò zhuī成语简拼:qkmz注音:ㄑㄩㄥˊ ㄎㄡˋ ㄇㄛˋ ㄓㄨㄟ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9129845\"); 成语繁体:窮寇莫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穷寇勿追、穷寇勿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 成语解释: 穷寇:走投无路的敌人。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,以免敌人

解释成语“寇不可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寇不可玩: 拼音:kòu bù kě wá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寇:盗贼;玩:习惯而不留心。对于盗贼不能放松警惕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寇” 的基本字义: 盗匪,侵略者,亦指敌人:盗~。贼~。 侵略者来侵犯:~边。 姓。

解释成语“负乘致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负乘致寇: 拼音:fù chéng zhì kòu成语简拼:fczk注音:ㄈㄨˋ ㄔㄥˊ ㄓㄧˋ ㄎㄡ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35283878\"); 成语繁体:負乗致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负乘斯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典出《易·解》:“六三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。《象》曰:‘负且乘,亦可丑也。自我致戎,又谁咎

解释成语“犯而勿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犯而勿校: 拼音:fàn ér wù xiào成语简拼:fewx注音:ㄈㄢˋ ㄦˊ ㄨˋ ㄒㄧㄠ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03712048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犯而不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大度 成语解释: 见“犯而不校”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女吊》:“只有明明暗暗,吸血吃肉的凶手或

解释成语“穷寇勿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穷寇勿迫: 拼音:qióng kòu wù pò注音:ㄑㄩㄥˊ ㄎㄡˋ ㄨˋ ㄆㄛˋ成语繁体:窮寇勿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穷寇勿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 成语解释: 穷寇:势穷力竭的敌人。对陷于绝境中的敌人,不要追迫太急,以防敌人情急反扑,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军争》:“归师勿

解释成语“宁遗勿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宁遗勿滥: 拼音:nìng yí wù làn成语繁体:寍遺勿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宁缺勿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才选拔等 成语解释: 宁:宁可;遗:遗漏;勿:不要;滥:过多。宁愿遗漏,也不要降低标准,一味求多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5回:“阅起文来岂有不宁遗勿滥之理。”英语翻译:would rather g

解释成语“来者勿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来者勿拒: 拼音:lái zhě wù jù成语简拼:lzwj注音:ㄌㄞˊ ㄓㄜˇ ㄨˋ ㄐ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5579643\"); 成语繁体:來者勿拒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来者不拒反义词:拒之门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收受礼品等 成语解释: 见“来者不拒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公羊传·隐公二年》:“公令戎于潜

解释成语“宁缺勿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宁缺勿滥: 拼音:níng quē wù làn成语简拼:nqwl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1529354\"); 成语繁体:寍缺勿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宁缺毋滥、宁遗勿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才选拔等 成语解释: 滥:不加选择,过度,过多。宁可少些,不要不顾质量地求多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善

解释成语“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: 拼音:jǐ zhī suǒ bù ān,wù shī yú ré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施:加,给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度恕者,度之于己也。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。”英语翻译:Do to others a

解释成语“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: 拼音:yù rén wù zhī,mò ruò wù wéi成语简拼:yrwzmrww注音:ㄧㄩˋ ㄖㄣˊ ㄨˋ ㄓㄧ ,ㄇㄛˋ ㄖㄨㄛˋ ㄨˋ ㄨㄟ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5429249\"); 成语繁体:慾人勿知,莫若勿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: 拼音:jǐ suǒ bù yù,wù shī yú rén成语简拼:jsbr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3339106\"); 成语繁体:己所不慾,勿施于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己所不欲,毋加诸人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主语;用于劝戒之语 成语解释: 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子

解释成语“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: 拼音:yù rén wù wén, mò ruò wù yá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闻:听见。想要别人不听见,不如自己不说 成语出处: 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欲” 的基本字义: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

解释成语“疑人勿用,用人勿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疑人勿用,用人勿疑: 拼音:yí rén wù yòng,yòng rén wù yí成语简拼:yrwy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2448739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,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。指用人应充分信任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哀矜勿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哀矜勿喜: 拼音:āi jīn wù xǐ成语简拼:ajwx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4197772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幸灾乐祸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哀矜:怜悯。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,不要幸灾乐祸 成语出处: 春秋 鲁 孔丘《论语 子张》: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

解释成语“过则勿惮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过则勿惮改: 拼音:guò zé wù dàn gǎi成语繁体:過則勿憚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过:过错,过失;惮:怕。有了过错,就不要怕去改正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主忠信……过则勿惮改。” 成语例子: 谢觉哉《反省》:“前者躲避现实,有点‘明哲保身’的味道;后者也还看不见‘过则勿惮改’的勇

解释成语“落草为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落草为寇: 拼音:luò cǎo wéi kòu成语简拼:lcwk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54111020\"); 成语繁体:落艸為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占山为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当强盗 成语解释: 寇:盗贼。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。 成语出处: 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三折:“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,落草为寇,也是

解释成语“山木自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山木自寇: 拼音:shān mù zì kòu成语简拼:smzk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直木先伐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指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成语解释: 山上的树木,因长成有用之材,而被人砍伐。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。 成语出处: 《庄子·人世间》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山” 的基本字义: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~。~崖。~峦。~川。~

解释成语“赍粮藉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赍粮藉寇: 拼音:jī liáng jiè kòu成语简拼:jljk注音:ㄐㄧ ㄌㄧㄤˊ ㄐㄧㄝ ˋ ㄎㄡ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9282624\"); 成语繁体:賫糧藉寇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赍盗粮,借贼兵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蠢事 成语解释: 赍:资助;藉:同“借”;寇:贼寇。借给敌寇兵器,送给盗贼粮食。比喻做有利于敌人、坏人

解释成语“高枕勿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枕勿忧: 拼音:gāo zhěn wù yōu成语简拼:gzwy注音:ㄍㄠ ㄓㄣˇ ㄨˋ ㄧㄡ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10312081\"); 成语繁体:高枕勿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高枕无忧、高枕无事、高枕无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劝告、指责等场合 成语解释: 犹言高枕无忧。 成语出处: 《四游记·玉帝起来赛宝

解释成语“勿谓言之不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勿谓言之不预: 拼音: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注音:ㄨˋ ㄨㄟˋ ㄧㄢˊ ㄓㄧ ㄅㄨˋ ㄧㄩˋ成语繁体:勿謂言之不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勿谓言之不预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提前警示 成语解释: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一经觉察,白简无情,勿谓言之不预也。” 成语例子: 毛泽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