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老来有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老来有喜: 拼音:lǎo lái yǒu xǐ成语繁体:老來有喜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老蚌生珠、老来得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老年有喜事 成语解释: 指老年有喜事 成语例子: 他们老来有喜,喜结良缘成语故事:元始天尊命昆仑山学道的72岁的姜子牙下山辅佐周武王登基,姜子牙收拾行装来到了京城朝歌投奔好友宋异人。宋异人见他至今还是孤身一人,就

解释成语“有缘千里来相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缘千里来相会: 拼音: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注音:ㄧㄡˇ ㄧㄨㄢˊ ㄑㄧㄢ ㄌㄧˇ ㄌㄞˊ ㄒㄧㄤ ㄏㄨㄟˋ成语繁体:有緣千裏來相會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,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4回:“正是‘有缘

解释成语“泰来否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泰来否极: 拼音:tai lái fǒu jí成语简拼:tlfj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04616049\"); 成语繁体:泰來否極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否极泰至、泰来否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厄运结束 成语解释: 泰:周易卦名,是好卦。否:周易卦名,是坏卦。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,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,好事来到是由于坏

解释成语“徒废唇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徒废唇舌: 拼音:tú fèi chún sh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徒费唇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白费口舌 成语解释: 徒:徒然,白白地。白白耗费口舌,解决不了问题 成语出处: 叶圣陶《潘先生在难中》:“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,向他们辩白,也不过徒废唇舌,不如省些精神罢。”英语翻译:whistle down the win

解释成语“信手拈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信手拈来: 拼音:xìn shǒu niān lái成语简拼:xsnl注音:ㄒㄧㄣˋ ㄕㄡˇ ㄋㄧㄢ ㄌㄞ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71115799\"); 成语繁体:信手拈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顺手牵羊、唾手可得反义词:大海捞针、来之不易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写作等 成语解释: 随手拿来。多形容说

解释成语“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: 拼音:liǎng guó jiāo bīng,bù zhǎn lái sh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5回:“两国交兵,不斩来使,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。”英语翻译:In war

解释成语“徒陈空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徒陈空文: 拼音:tú chén kōng wén成语繁体:徒陳空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徒托空言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陈:陈述。指只说空话,并不实行 成语出处: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非鞅》:“言之非难,行之为难,故贤者处实而效功,亦非徒陈空文而已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徒” 的基本字义: 步行:~步。~涉。 空

解释成语“乘兴而来,败兴而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乘兴而来,败兴而返: 拼音:chéng xìng ér lái,bài xìng ér fǎ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做事 成语解释: 兴:兴致,兴趣。趁着兴致来到,结果很扫兴地回去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9回:“霁云乘兴而来,败兴而返,怏怏的带马出城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石

解释成语“生来死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生来死去: 拼音:shēng lái sǐ qù成语简拼:slsq发音:(\"xxzl.com.4080007521710\"); 成语繁体:生來死去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生死轮回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佛教等 成语解释: 死接着生,生接着死,轮回不停 成语出处: 《敦煌变文集·破魔变文》:“君不见生来死去,似蚁修还,为衣为食,如蚕

解释成语“祸来神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祸来神昧: 拼音:huò lái shén mèi成语繁体:禍來神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福至心灵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昧:昏昧。祸患来了,神志昏乱不清 成语出处: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高祖天福十二年》:“鄙语有之:福至心灵,祸来神昧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方东树《大意尊闻·立行》:“若夫祸来神昧,虽亦有之,而不可藉口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无耻之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耻之徒: 拼音:wú chǐ zhī tú成语繁体:無恥之徒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无耻之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骂人 成语解释: 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 成语例子: 他们简直就是无耻之徒英语翻译:a cool beggar/customer其他语言:schamlose Person 成语谜语:豁牙子拜师傅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无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暮去朝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暮去朝来: 拼音:mù qù cháo lái成语简拼:mqcl注音:ㄇㄨˋ ㄑㄩˋ ㄓㄠ ㄌㄞ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58596281\"); 成语繁体:暮去朝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朝来暮去 成语用法: 作状语、分句;用于时间流逝 成语解释: 黄昏过去,清晨又到来。谓岁月流逝。 成语出处: 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弟走从

解释成语“与古为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与古为徒: 拼音:yǔ gǔ wéi t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借古讽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古:古人,古代;徒:同类人。同古人做朋友。借古讽今或推崇古人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内直者与天为徒,外曲者与人为徒;成而上比者,与古为徒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与” 的基本字义: 和,跟:正确~错误。~虎谋皮。生

解释成语“归去来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归去来兮: 拼音:guī qù lái xī成语简拼:gqlx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92313272\"); 成语繁体:歸去來兮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归心似箭、告老还乡反义词:浪迹天涯、四海为家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回去 成语解释: 回去吧! 成语出处: 晋 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,胡不归。”成语正音:

解释成语“言来语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言来语去: 拼音:yán lái yǔ qù成语简拼:ylyq注音:ㄧㄢˊ ㄌㄞˊ ㄧㄩˇ ㄑㄩ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1549472\"); 成语繁体:言來語去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说话 成语解释: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,彼此应对。 成语出处: 元·曾瑞《留鞋记》第一折:“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,与我言

解释成语“来无影,去无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来无影,去无踪: 拼音:lái wú yǐng,qù wú zōng成语繁体:來無影,去無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来去无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出没无常 成语解释: 踪:脚印。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。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成语出处: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1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英语翻译:com

解释成语“亡命之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亡命之徒: 拼音:wáng mìng zhī tú成语简拼:wmzt注音:ㄨㄤˊ ㄇㄧㄥˋ ㄓㄧ ㄊ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40111589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逞之徒反义词:谦谦君子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

解释成语“一来二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来二去: 拼音:yī lái èr qù成语简拼:yleq注音:ㄧ ㄌㄞˊ ㄦˋ ㄑㄩ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0111442\"); 成语繁体:一來二去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久而久之反义词:不相往来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状语;表示逐渐 成语解释: 指一回又一回,经过一段时间。表示逐渐的意思。 成语出处: 清 曹雪芹《红

解释成语“穴处之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穴处之徒: 拼音:xué chǔ zhī t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穴:洞;处:居。居住在洞穴中的人。比喻孤陋寡闻、见识浅薄的人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魏嚣传》:“而王之将吏,群居穴处之徒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穴” 的基本字义: 洞,窟窿:孔~。石~。~居。~隙。龙潭虎~。 人体可以进

解释成语“其来有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其来有自: 拼音:qí lái yǒu zì成语繁体:其來有自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自:来由。事情的出现有原因,并非偶然 成语出处: 宋·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俾知夫小子修德薄能鲜,遭时窃位,而幸全大节,不辱其先者,其来有自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其” 的基本字义: 第三人物代词,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他们(她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