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旌旗蔽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旌旗蔽空: 拼音:jīng qí bì kō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旌旗蔽日、旌旗蔽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 成语解释: 旌旗:旗帜;蔽:遮蔽。旌旗繁多遮蔽天空。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旌旗蔽空,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?”英语翻译:there are so m

解释成语“直入云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直入云霄: 拼音:zhí rù yún xiāo成语繁体:直入雲霄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高耸入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歌声或山、建筑等 成语解释: 云霄:指天空。直冲云天。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成语出处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,高高下下,照耀如同白日;歌声缥缈,直入云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直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旌旗蔽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旌旗蔽日: 拼音:jīng qí bì rì成语简拼:jqbr注音:ㄐㄧㄥ ㄑㄧˊ ㄅㄧˋ ㄖ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5448040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旌旗蔽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 成语解释: 旌旗:旗帜的通称,这里特指战旗。战旗遮住了日光。形容军队数量众多,阵容雄壮整齐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

解释成语“凌霄之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凌霄之志: 拼音:líng xiāo zhī zhì成语简拼:lxzz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2581222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凌云之志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人的志向 成语解释: 凌霄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慕容垂载记》:“遇风尘之会,必有凌霄之志。”英语翻译:soaring

解释成语“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: 拼音:yī yè bì mù,bù jiàn tài shān注音:ㄧ ㄧㄜˋ ㄅㄧˋ ㄇㄨˋ ,ㄅㄨˊ ㄐㄧㄢˋ ㄊㄞˋ ㄕㄢ成语繁体:一葉蔽目,不見泰山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头脑简单 成语解释: 蔽:遮挡;泰山:山名。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

解释成语“平步青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平步青霄: 拼音:píng bù qīng xiāo成语简拼:pbqx注音:ㄆㄧㄥˊ ㄅㄨˋ ㄑㄧㄥ ㄒㄧㄠ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95415485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平步青云、平步登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祝辞 成语解释: 见“平步青云”。 成语出处: 元·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一折:“有一日平步青霄,不信鸿鹄同燕雀

解释成语“一言以蔽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言以蔽之: 拼音:yī yán yǐ bì zhī成语简拼:yyybz注音:ㄧ ㄧㄢˊ ㄧˇ ㄅㄧˋ ㄓ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523922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总而言之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指用一句话来概括 成语解释: 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

解释成语“旌旗蔽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旌旗蔽天: 拼音:jīng qí bì tiā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旌旗蔽空、旌旗蔽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 成语解释: 旌旗:旗帜;蔽:遮蔽。旌旗繁多遮蔽天空。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成语出处: 宋·周密《武林旧事·御教》:“戈甲耀日,旌旗蔽天,连亘二十余里,粲如锦绣。” 成语例子: 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52回:

解释成语“蔽日遮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蔽日遮天: 拼音:bì rì zhē tiān成语简拼:brzt发音:(\"xxzl.com.4072337021141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遮天蔽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恶势力或气势等 成语解释: 遮住了天空和太阳。形容遮盖的范围非常宽广。 成语出处: 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江水》:“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崖连山,略无

解释成语“遮天蔽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遮天蔽日: 拼音:zhē tiān bì rì成语简拼:ztbr注音:ㄓㄜ ㄊㄧㄢ ㄅㄧˋ ㄖ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2830959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蔽日遮天、遮空蔽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恶势力或气势等 成语解释: 遮蔽天空和太阳。形容事物体积庞大、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。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

解释成语“神霄绛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神霄绛阙: 拼音:shén xiāo jiàng què成语简拼:sxjq注音:ㄕㄣˊ ㄒㄧㄠ ㄐㄧㄤˋ ㄑㄩㄝ成语繁体:神霄絳闕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建筑物等 成语解释: 原指仙境。亦用以形容帝王高深华美的宫殿。 成语出处: 明·汪廷讷《广陵月》第三出:“神霄绛阙,丽日五云浮,开绮讌,待宸游,云和一曲倚箜篌。”

解释成语“气逾霄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气逾霄汉: 拼音:qì yú xiāo hàn成语简拼:qyxh注音:ㄑㄧˋ ㄧㄩˊ ㄒㄧㄠ ㄏ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2128473\"); 成语繁体:氣逾霄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气冲霄汉、气凌霄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气魄很盛 成语解释: 正气昂扬,直冲云天。形容魄力、勇气非常大。霄汉,云霄和银河。 成语出处: 《南齐书·高

解释成语“浓荫蔽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浓荫蔽天: 拼音:nóng yīn bì tiān成语繁体:濃蔭蔽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浓荫蔽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树木茂密 成语解释: 蔽:挡住。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成语出处: 《星火燎原·难忘的日子》:“我们全团战士集合在有几排浓荫蔽天的大树遮盖的一个院子里。”英语翻译:The thick branches and le

解释成语“浓翠蔽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浓翠蔽日: 拼音:nóng cuì bì rì成语繁体:濃翠蔽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浓荫蔽日、浓荫蔽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树木茂密 成语解释: 翠:青绿色;蔽:挡住。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成语出处: 宋·周密《武林旧事》第三卷:“长松修竹,浓翠蔽日,层峦奇岫,静窈紫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浓” 的基本字义: 含某种成分多,与

解释成语“昂霄耸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昂霄耸壑: 拼音:áng xiāo sǒng hè成语简拼:axsh发音:(\"xxzl.com.4080116511732\"); 成语繁体:昂霄聳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气度与才能 成语解释: 昂:仰视;耸:耸立;壑:峪。仰视云霄,耸立山壑。形容才能杰出,建树宏大功业。也形容志气高昂,胸襟宽广 成语出处: 宋 陈亮《祭叶正则母夫人

解释成语“璇霄丹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璇霄丹阙: 拼音:xuán xiāo dān què成语简拼:xxdq注音:ㄒㄨㄢˊ ㄒㄧㄠ ㄉㄢ ㄑㄩㄝ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1425164\"); 成语繁体:璿霄丹闕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璇霄丹台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仙境 成语解释: 指仙境。亦作“璇霄丹台”。 成语出处: 宋洪迈《夷坚志补 礼斗僧》:“吾比者夜礼北斗,若

解释成语“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: 拼音:hún fēi tiān wài,pò sàn jiǔ xiā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万分恐惧 成语解释: 魂:灵魂;魄: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梁中书看了,吓得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气凌霄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气凌霄汉: 拼音:qì líng xiāo hàn成语繁体:氣凌霄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气逾霄汉、气冲霄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气魄很盛 成语解释: 气:勇气,精神;霄汉:天空。形容勇敢的气魄很盛或气势宏大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傅亮《策加宋公九锡文》:“公精贯朝日,气凌霄汉,奋其灵武,大歼群慝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范櫖《云溪友议·苗夫人》:“韦

解释成语“漫天蔽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漫天蔽野: 拼音:màn tiān bì yě成语简拼:mtby注音:ㄇㄢˋ ㄊㄧㄢ ㄅㄧˋ ㄧㄜ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053036202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漫山遍野、漫天塞地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数量多 成语解释: 犹铺天盖地。形容盛多。 成语出处: 明·陈大声《普天乐·四景题情》:“倩南枝早报先春,

解释成语“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: 拼音:yī zhǐ bì mù,bù jiàn tài shān注音:ㄧ ㄓㄧˇ ㄅㄧˋ ㄇㄨˋ ,ㄅㄨˊ ㄐㄧㄢˋ ㄊㄞˋ ㄕㄢ成语繁体: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叶蔽目,不见泰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头脑简单 成语解释: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