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存而不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

存而不议:
拼音:cún ér bù yì
成语繁体:存而不議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存而不论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宾语;指暂时不讨论的问题
成语解释:
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
成语出处:
唐·独孤及《仙掌铭并序》:“后代揭厉于玄踪者,聆其风而骇之,或谓诙诡不经,存而不议。”
英语翻译:be left undiscussed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存” 的基本字义:
东西在那里,人活着:~在。~亡。生~。 保留,留下:保~。留~。~照。~疑。去伪~真。 寄放:寄~。 停聚:~水。 怀有,怀着:~心。不~任何奢望。
含有
“存” 的成语:
同生死共存亡
危急存亡
生死存亡
若存若亡
求同存异
去伪存真
名存实亡
救亡图存
进退存亡
存亡绝续
存亡继绝
存亡安危
齿亡舌存
弃文存质
存亡续绝
存心积虑
去食存信
死生存亡
推亡固存
心存目想
“而” 的基本字义:
古同尔,代词,你或你的:“~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 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~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~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~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~非”。e.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~不烈”。
含有
“而” 的成语:
泥而不滓
墙面而立
神而明之
顺非而泽
同年而校
同日而论
望屋而食
无德而称
无胫而来
无胫而至
无胫而走
毋翼而飞
析骨而炊
言而不信
一呵而就
尤而效之
鱼贯而出
鱼烂而亡
韫椟而藏
择地而蹈
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
含有
“不” 的成语:
放纵不拘
梗顽不化
狗彘不如
桀骜不恭
救过不暇
滔滔不竭
磊浪不羁
磊落不凡
没世不渝
忍俊不住
日出不穷
食生不化
誓死不贰
誓死不渝
守节不移
守正不回
水泄不漏
水楔不通
水泄不透
信守不渝
“议” 的基本字义:
意见,言论:~论。提~。建~。 讨论,商量:商~。会~。协~。~案。~决。~价。 评论是非,多指责备:非~。恐招物~。 旧时文体的一种,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:奏~。驳~。
含有
“议” 的成语:
峭论鲠议
街谈巷议
闳言崇议
集思广议
虚论高议
巷议街谈
时谈物议
抗颜高议
崇论闳议
街谭巷议
里谈巷议
直言谠议
深虑远议
瞽言刍议
议论纷纷
物议沸腾
议论纷纭
处士横议
异议蜂起
清议不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