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谈议风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谈议风生: 拼音:tán yì fēng shēng成语简拼:tyfs注音:ㄊㄢˊ ㄧˋ ㄈㄥ ㄕ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72316847\"); 成语繁体:談議風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谈论风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人健谈 成语解释: 见“谈论风生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凤》:“生素豪,谈议风生,孝儿亦倜傥。”英语翻译

解释成语“博采群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博采群议: 拼音:bó cǎi qún yì成语繁体:博採羣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博采众议反义词:独断专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广泛听取意见 成语解释: 博:广;议:建议。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刘芳传》:“考括坟籍,博采群议。”英语翻译:collect widely all advices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博

解释成语“议不反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议不反顾: 拼音:yì bù fǎn gù成语简拼:ybfg注音:ㄧˋ ㄅㄨˋ ㄈㄢˇ ㄍ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11114071\"); 成语繁体:議不反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义不反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为了正义奋勇向前,不回头、后退。议,通“义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文选 司马相如》:“触白刃,冒

解释成语“纷纷议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纷纷议论: 拼音:fēn fēn yì lùn成语繁体:紛紛議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议论纷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意见不统一 成语解释: 纷纷:众多杂乱的样子。形容很多人谈论的情景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4回:“这里李纨等纷纷议论,便传唤看园子的一干人来,叫把园门锁上。” 成语例子: 方志敏《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》

解释成语“大干物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大干物议: 拼音:dà gān wù yì成语繁体:大干物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干:冒犯;物议:众人的议论。引起众多的议论或引起舆论的不满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恐怕他摆出老前辈的架子来,那是大干物议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大” 的基本字义: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

解释成语“自报公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报公议: 拼音:zì bào gōng yì注音:ㄗㄧˋ ㄅㄠˋ ㄍㄨㄙ ㄧˋ成语繁体:自報公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公众 成语解释: 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,由群众讨论评议 成语例子: 我们对领导干部应建立自报公议的制度英语翻译:make a self-assessment and hold a public

解释成语“议论纷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议论纷错: 拼音:yì lùn fēn cuò成语简拼:ylfc注音:ㄧˋ ㄌㄨㄣˋ ㄈㄣ ㄘ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3368560\"); 成语繁体:議論紛錯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议论纷纭、议论纷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意见不一,议论很多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是以远近狐疑,议论纷错者也

解释成语“画地为牢,议不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画地为牢,议不入: 拼音:huà dì wéi láo,yì bù rù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画地为狱,势不入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酷吏 成语解释: 议:议论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士有画地为牢,势不可入;削木为吏,议不可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画

解释成语“议论纷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议论纷纷: 拼音:yì lùn fēn fēn成语简拼:ylff注音:ㄧˋ ㄌㄨㄣˋ ㄈㄣ ㄈ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2416324\"); 成语繁体:議論紛紛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争长论短、众说纷纭、说长道短反义词:哑口无言、万马齐喑、噤若寒蝉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主语、定语;指意见不统一 成语解释: 纷纷:众多

解释成语“瞽言刍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瞽言刍议: 拼音:gǔ yán chú y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金口玉言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 成语解释: 瞽:瞎眼;刍议:草野平民的言论。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成语出处: 《南齐书·刘善明传》:“不识忌讳,谨陈愚管,瞽言刍议,伏待斧钺。”英语翻译:humble views which may reflect lack of discern

解释成语“街谭巷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街谭巷议: 拼音:jiē tán xiàng yì成语简拼:jtxy注音:ㄐㄧㄝ ㄊㄢˊ ㄒㄧㄤˋ 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7054216\"); 成语繁体:街譚巷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街谈巷语、街谈巷议、街谈巷说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民间的舆论 成语解释: 见“街谈巷议”。 成语出处: 唐·丘光庭《兼明书·杂说·日远近》

解释成语“集思广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集思广议: 拼音:jí sī guǎng yì成语简拼:jsgy注音:ㄐㄧˊ ㄙㄧ ㄍㄨㄤˇ 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3115548\"); 成语繁体:集思廣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集中众人智能,广泛进行议论。 成语出处: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钱南园》:“佞者既明目共视,难以挟

解释成语“闳言崇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闳言崇议: 拼音:hóng yán chóng yì成语简拼:hycy注音:ㄏㄨㄥˊ ㄧㄢˊ ㄔㄨㄙˊ 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8125395\"); 成语繁体:閎言崇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闳言高论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观点等 成语解释: 博大高远的议论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若夫闳言

解释成语“峭论鲠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峭论鲠议: 拼音:qiào lùn gěng yì成语简拼:qlgy注音:ㄑㄧㄠˋ ㄌㄨㄣˋ ㄍㄥˇ 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316738\"); 成语繁体:峭論鯁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言词 成语解释: 指议论严正刚直。 成语出处: 宋李纲《论节义》:“其后归朝,峭论鲠议,为奸臣

解释成语“街谈巷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街谈巷议: 拼音:jiē tán xiàng yì成语简拼:jtxy注音:ㄐㄧㄝ ㄊㄢˊ ㄒㄧㄤˋ 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3352617\"); 成语繁体:街談巷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众说纷纭、交头接耳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民间的舆论 成语解释: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。 成语出处: 汉 张衡《西

解释成语“议论英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议论英发: 拼音:yì lùn yīng fā成语简拼:ylyf注音:ㄧˋ ㄌㄨㄣˋ ㄧㄥ ㄈㄚ发音:(\"xxzl.com.40805201310419\"); 成语繁体:議論英發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崇论弘议,才华横溢。 成语出处: 《续传灯录 洪英禅师》:“时会下龙象杂沓,而师议论英发,常倾四座,声名藉甚。”

解释成语“虚论高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虚论高议: 拼音:xū lùn gāo yì成语简拼:xlgy发音:(\"xxzl.com.4072041595915\"); 成语繁体:虚論高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高谈虚辞、高谈虚论、虚谈高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谈话等 成语解释: 不切实际,高妙空洞的议论。亦作“高谈虚论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六韬·上贤》:“博闻辩辞,虚论

解释成语“众议纷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议纷纭: 拼音:zhòng yì fēn yú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众说纷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纷纭:多而杂乱。指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成语出处: 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55回:“有言宜调代辽氏貉诸附属之兵,与国家出力者,众议纷纭。” 成语例子: 廖承志《致蒋经国先生信(1982年7月24日)》:“

解释成语“时谈物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时谈物议: 拼音:shí tán wù yì成语繁体:時談物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街谈巷议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时谈:时人的谈论;物议:众人的非议。指众人的议论 成语出处: 唐·刘子玄《论史上帝至忠书》:“凡此不可,其流实多,一言以蔽,三隅自反。而时谈物议焉得笑仆编次无闻者哉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时” 的

解释成语“抗颜高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抗颜高议: 拼音:kàng yán gāo yì成语繁体:抗顔高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成语解释: 抗颜:不看别人的颜色;高议:发表高明的议论。指态度严正地阐述自己的意见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上刘侍读书》:“抗颜高议,自以无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抗” 的基本字义: 抵御:~击。~争。~拒。抵~。顽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