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死亡枕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亡枕藉: 拼音:sǐ wáng zhěn jiè成语简拼:swzj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7161636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死相枕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枕藉:纵横相枕而卧。形容死的很多。 成语出处: 朱自清《执政大屠杀记》:“那时前后都有枪弹,人多门狭,前面的枪又极近,死亡枕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齿弊舌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齿弊舌存: 拼音:chǐ bì shé cún成语简拼:cbsc注音:ㄔㄧˇ ㄅㄧˋ ㄕㄜˊ ㄘㄨ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7343595\"); 成语繁体:齒弊舌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齿敝舌存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谓刚者易折,柔者难毁。语本汉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老子曰:‘夫舌之存也,岂非以其柔耶?齿之亡

解释成语“有名亡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名亡实: 拼音:yǒu míng wáng shí成语简拼:ymws注音:ㄧㄡˇ ㄇㄧㄥˊ ㄨㄤˊ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4455400\"); 成语繁体:有名亡實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有名无实、盛名难副、徒有虚名反义词:名副其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名实不符 成语解释: 见“有名无实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·循吏传·

解释成语“亡国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亡国奴: 拼音:wáng guó nú注音:ㄨㄤˊ ㄍㄨㄛˊ ㄋㄨˊ成语繁体:亡國奴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丧国的人 成语解释: 指已经亡国或所在国土被侵占、受外国侵略者奴役的人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现在他们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,除了反抗,再没有出路。” 成语例子: 丁玲《一颗未出膛

解释成语“人亡邦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人亡邦瘁: 拼音:rén wáng bāng cuì成语简拼:rwbc注音:ㄖㄣˊ ㄨㄤˊ ㄅㄤ ㄘㄨ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9021034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毛传:“殄,尽;瘁,病也。”郑玄笺:“贤人皆言奔亡,则天下邦国,将尽困穷。”后

解释成语“永存不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永存不朽: 拼音:yǒng cún bù xiǔ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永垂不朽、永传不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名声、事迹等 成语解释: 朽:磨灭。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,不会磨灭 成语出处: 《魏书》:“遗风余爱,永存不朽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永” 的基本字义: 水流长:“江之~矣”。 久远:~远。~生。隽~。~昼(长昼)。~年(a.整

解释成语“亡命之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亡命之徒: 拼音:wáng mìng zhī tú成语简拼:wmzt注音:ㄨㄤˊ ㄇㄧㄥˋ ㄓㄧ ㄊ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40111589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逞之徒反义词:谦谦君子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

解释成语“人琴俱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人琴俱亡: 拼音:rén qín jù wáng成语简拼:rqjw注音:ㄖㄣˊ ㄑㄧㄣˊ ㄐㄨˋ ㄨㄤ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7508182\"); 成语繁体:人琹俱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人琴俱逝、睹物思人、人琴两亡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宾语、定语;指怀念死者的心情 成语解释: 俱:全,都;亡:死去,不存在。形容看到遗物,怀念死者的悲伤

解释成语“共存共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共存共荣: 拼音:gòng cún gòng róng成语繁体:共存共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你死我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国际关系 成语解释: 荣:繁荣。共同存在,共同繁荣。指国与国睦邻友好关系 成语出处: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80章:“通电就职时列举四项方针:(1)停止内战,(2)外交上采取睦邻主义,冀达共存共荣目

解释成语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: 拼音:guó jiā xīng wáng,pǐ fū yǒu zé成语繁体: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号召人 成语解释: 匹夫:平民男子。指国家兴亡大事,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: 周作人《杨柳》:“大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类的大题目,文章又照例是空

解释成语“万年长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万年长存: 拼音:wàn nián cháng cú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永世长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业或精神等 成语解释: 万年:久远。指精神或品德永世长存 成语出处: 周定舫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》:“刻着以红星、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,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,永远照耀着后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万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有子存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子存焉: 拼音:yǒu zǐ cún yān注音:ㄧㄡˇ ㄗㄧˇ ㄘㄨㄣˊ ㄧ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还有继承人 成语解释: 焉:表示陈述的语气词。有儿子在 成语出处: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汤问》:“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”英语翻译:has still son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有” 的基本字义: 存在: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

解释成语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: 拼音:tiān xià xīng wáng,pǐ fū yǒu zé成语简拼:txxz注音:ㄊㄧㄢ ㄒㄧㄚˋ ㄒㄧㄥ ㄨㄤˊ ,ㄆㄧˇ ㄈㄨ ㄧㄡˇ ㄗ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4369167\"); 成语繁体: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,每个普通

解释成语“去其糟粕,存其精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去其糟粕,存其精华: 拼音:qù qí zāo pò,cún qí jīng huá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糟粕:酒糟,比喻无用的东西。把有用的东西留下,把无用的东西丢掉 成语出处: 李锐《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·学生时代》:“他们对于中国的旧东西和外国的新东西……是‘去

解释成语“势不两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势不两存: 拼音:shì bù liǎng cún成语简拼:sblc注音:ㄕㄧˋ ㄅㄨˋ ㄌㄧㄤˇ ㄘㄨㄣˊ成语繁体:勢不兩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势不两立、势不两全、势不并立反义词:亲密无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与事物 成语解释: 见“势不两立”。 成语出处: 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,法术之士焉得不危?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心存芥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存芥蒂: 拼音:xīn cún jiè dì成语简拼:xcgd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0566197\"); 成语繁体:心存芥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芥蒂:本指细小的梗塞物,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。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。 成语出处: 汉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吞

解释成语“魂亡魄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魂亡魄失: 拼音:hún wáng pò shī成语简拼:hwps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746256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魂飞魄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害怕 成语解释: 魂、魄:即迷信所说的灵魂。形容万分惊恐,不知所措;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。 成语出处: 汉·杨雄《羽猎赋》:“魂亡魄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: 拼音:rén wèi cái sǐ,niǎo wèi shí wáng成语简拼:rwcw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1448676\"); 成语繁体: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反义词:大公无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可分开使用 成语解释: 旧时俗语。意思是为了追求金

解释成语“存亡未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存亡未卜: 拼音:cún wáng wèi bǔ成语简拼:cwwb注音:ㄘㄨㄣˊ ㄨㄤˊ ㄨㄟˋ ㄅ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4047922\"); 成语繁体:存亡未蔔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生死未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生死未卜 成语解释: 卜:猜测,估计。或是活着,或是死了,不能预测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七卷:

解释成语“有了存孝,不显彦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了存孝,不显彦章: 拼音:yǒu le cún xiào,bù xiǎn yàn zh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存孝:五代李克用的养子;彦章:五代朱温的部将。有了李存孝,就显不出王彦章。比喻一个有突出才华的人,压倒了另一个才华稍次一点的人 成语出处: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9回:“再要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