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一灯如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灯如豆: 拼音:yī dēng rú dò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一盏灯只有豆粒大小的火苗。形容灯光昏暗 成语出处: 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》第一卷:“一灯如豆,罗帐低垂,弓影杯蛇,惊神未定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27回:“和衣躺到三更后,一灯如豆,炉火不温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箪食豆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箪食豆羹: 拼音:dān shí dòu gēng注音:ㄉㄢ ㄙㄧˋ ㄉㄡˋ ㄍㄥ成语繁体:簞食豆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 成语解释: 箪:盛饭的竹器;豆:古代盛食物的器皿。一箪饭食,一豆羹汤。指少量饮食。比喻小利 成语出处: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糟糠之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糟糠之妇: 拼音:zāo kāng zhī f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糟糠之妻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患难发妻 成语解释: 糟糠: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、米糠等粗劣食物。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成语出处: 元·高则诚《琵琶记·一门旌奖》:“允备贞洁韦柔之德,糟糠之妇,今始见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糟” 的基本字义: 做酒剩下的渣子:酒~。~

解释成语“糟糠之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糟糠之妻: 拼音:zāo kāng zhī qī成语简拼:zkzq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12510749\"); 成语繁体:糟穅之妻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患难发妻 成语解释: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,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。(1)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。(2)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。糟

解释成语“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: 拼音:pínjiànzhīzhī bùkěwàng,zāokāngzhīqī bù xiàtá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贫贱之知:贫困时的知心朋友;糟糠:酒糟和糠麸。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,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

解释成语“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: 拼音:pínjiànzhījiāobùkěwàng,zāokāngzhīqībùxiàtá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贫贱之交:贫困时的知心朋友;糟糠:酒糟和糠麸。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,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成

解释成语“糠豆不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糠豆不赡: 拼音:kang dou bu shan成语简拼:kdbs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1488446\"); 成语繁体:穅豆不贍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生活贫困 成语解释: 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。形容生活十分贫困。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贡禹传》:“妻子糠豆不赡,饾褐不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糠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糟糠之妻不下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糟糠之妻不下堂: 拼音: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成语简拼:zkzqbxt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0396175\"); 成语繁体:糟穅之妻不下堂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爱惜患难之妻 成语解释: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,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。(1)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。(2)

解释成语“然糠照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然糠照薪: 拼音:rán kāng zhào xīn成语简拼:rkzx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2245976\"); 成语繁体:然穅炤薪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然糠自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勤奋学习 成语解释: 烧糠照明。比喻勤奋学习。同“然糠自照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七五引《李琪》:“明年,丁母忧,因流寓青、齐间,然糠照

解释成语“糠秕在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糠秕在前: 拼音:kāng bǐ zài qián成语繁体:穅粃在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 成语解释: 糠秕:谷皮和瘪谷,比喻无价值的东西。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” 成语例子: 《晋书·孙绰传》:“凿齿曰:‘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’”成语故

解释成语“觞酒豆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觞酒豆肉: 拼音:shāng jiǔ dòu ròu成语简拼:sjdr注音:ㄕㄤ ㄐㄧㄨˇ ㄉㄡˋ ㄖㄡˋ成语繁体:觴酒豆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饮食 成语解释: 觞,古代盛酒器;豆,古代盛食器。因以“觞酒豆肉”泛指饮食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坊记》:“觞酒豆肉,让而受恶,民犹犯次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汪琬《孝贞女墓志

解释成语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: 拼音:bǒ zhī yáng zhī,kāng bǐ zài qián成语繁体:簸之揚之,穅粃在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簸扬糠秕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分句;用于自谦 成语解释: 糠秕:谷皮和瘪谷,比喻无价值的东西。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睡乡居士《序》

解释成语“瓜分豆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瓜分豆剖: 拼音:guā fēn dòu pōu成语简拼:gfdp注音:ㄍㄨㄚ ㄈㄣ ㄉㄡˋ ㄆㄡ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1285232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瓜剖豆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瓜分 成语解释: 瓜被剖开,豆从筴中分裂而出。比喻国土被并吞、分割。 成语出处: 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晁无咎》:

解释成语“十米九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十米九糠: 拼音:shí mǐ jiǔ kāng成语简拼:smjk注音:ㄕㄧˊ ㄇㄧˇ ㄐㄧㄨˇ ㄎㄤ成语繁体:十米九穅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等 成语解释: 饭食中多糠。形容穷苦。 成语出处: 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拼着个十米九糠,问甚么两妇三妻,受了些万苦千辛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十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小葱拌豆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小葱拌豆腐: 拼音:xiǎo cōng bàn dòu fú注音:ㄒㄧㄠˇ ㄘㄨㄙ ㄅㄢˋ ㄉㄡˋ ㄈㄨˇ成语繁体:小蔥拌豆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清二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一清二白 成语解释: 一清二白 成语出处: 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我两个一块儿工作这么些年,真是小葱拌豆腐——一清二白。” 成语例子: 这道菜叫

解释成语“刀子嘴豆腐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刀子嘴豆腐心: 拼音:dāo zǐ zuǐ dòu fǔ xīn注音:ㄉㄠ ㄗㄧ ㄗㄨㄟˇ ㄉㄡˋ ㄈㄨˇ ㄒㄧ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口蜜腹剑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处事 成语解释: 形容人说话尖刻,但心肠很软弱 成语出处: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39章:“焦二菊是个刀子嘴、豆腐心,硬的不怕,软的受不了。” 成语例子: 刘白羽《第

解释成语“学优才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优才赡: 拼音:xué yōu cái shàn成语繁体:壆優才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赡:充裕。学问好,又富有才气 成语出处: 《元史·李冶传》:“素闻仁卿学优才赡,潜德不耀,久欲一见,其勿他辞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学” 的基本字义: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:~生。~徒。~习。~业。~友。~者。~阀

解释成语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: 拼音:zhòng guā dé guā,zhòng dòu dé dòu成语简拼:zgdgz注音:ㄓㄨㄙˋ ㄍㄨㄚ ㄉㄜ ㄍㄨㄚ ,ㄓㄨㄙˋ ㄉㄡˋ ㄉㄜ ㄉㄡ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3518810\"); 成语繁体: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因果报应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、状语;

解释成语“糟糠不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糟糠不厌: 拼音:zāo kāng bù y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糟糠:酒糟和米糠;厌:饱。连糟糠这样粗劣的粮食也吃不饱,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。然回也屡空,糟糠不厌,而卒蚤夭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糟” 的基本字义: 做酒剩下的渣

解释成语“煎豆摘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煎豆摘瓜: 拼音:jiān dòu zhāi guā成语简拼:jdzg注音:ㄐㄧㄢ ㄉㄡˋ ㄓㄞ ㄍㄨㄚ发音:(\"xxzl.com.408012206188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自残骨肉、骨肉相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亲属相残 成语解释: 比喻亲属相残 成语出处: 三国 魏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……相煎何太急。”唐 李贤《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