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束之高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7热度
- 0评论


束之高屋:
拼音:shù zhī gāo wū
成语简拼:szgw
注音:ㄕㄨˋ ㄓㄧ ㄍㄠ ㄨ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束之高阁、束置高阁、束在高阁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放着不用
成语解释:
同“束之高阁”。
成语出处:
明·李贽《读书乐》诗:“弃置莫读,束之高屋,怡性养神,辍歌送哭。”
英语翻译:hang by the wall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束” 的基本字义:
捆住,系:~缚。~装(整理行装)。~发(fà)。~之高阁。~手无策。 量词,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:~修(十条干肉,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,后指给老师的报酬)。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:光~。电子~。 控制,限制:
含有
“束” 的成语:
束手束脚
无拘无束
悬车束马
粒米束薪
束身自修
束手缚脚
束手束足
束手无计
束手无术
束修自好
无束无拘
案兵束甲
束马悬车
櫜甲束兵
悬兵束马
束贝含犀
束兵秣马
束带结发
束戈卷甲
束上起下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“之” 的成语: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“高” 的基本字义:
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低相对:~峰。~空。~踞。~原。~耸。~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乐曲高妙)。~屋建瓴(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)。~瞻远瞩。 高度:他身~一米八。 等级在上的:~级。~考。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
含有
“高” 的成语:
行远必自迩,登高必自卑
局高天,蹐厚地
高不辏,低不就
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
鸿鹄高飞,一举千里
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
至高无上
仰之弥高
才高七步
高下其手
高下在手
建瓴高屋
墙高基下
树高招风
水长船高
才高倚马
年高有德
高自期许
东山高卧
高山仰止
“屋” 的基本字义:
房,房间:~子。~宇。房~。 家:“吴中过客莫思家,江南画船如~里。” 车盖,覆盖物:黄~(古代帝王所乘车上以黄缯为里的车盖,亦指帝王车)。~社(王朝倾覆的代称)。 古代井田的区划,一屋合三百亩。
含有
“屋” 的成语:
暗室屋漏
叠床架屋
迭床架屋
屋乌推爱
架屋叠床
支床叠屋
重床叠屋
茅屋草舍
茅屋采椽
白屋寒门
架屋迭床
累屋重架
牵萝补屋
穷阎漏屋
土阶茅屋
比屋连甍
海屋筹添
银屏金屋
高门大屋
萤灯雪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