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: 拼音: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治国齐家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提高自身修养,理好家政,治理好所在的地区,最后使全国安宁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英语翻译:cultivate

解释成语“修辞立其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修辞立其诚: 拼音:xiū cí lì qí ché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修辞立诚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 成语解释: 诚:真心实意。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,不可作虚饰浮文 成语出处: 《周易·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修” 的基本字义: 装饰,使完美:~饰。~辞。装~。 整治,恢复完美:~复。~治。~缮

解释成语“修文地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修文地下: 拼音:xiū wén dì xi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修文:修明文教。指文人死亡 成语出处: 唐·杜甫《哭李常侍郎》诗:“一代风流尽,修文地下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修” 的基本字义: 装饰,使完美:~饰。~辞。装~。 整治,恢复完美:~复。~治。~缮(修理)。~浚(修理疏通)。~好。~明(古代指

解释成语“不修小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修小节: 拼音:bù xiū xiǎo jié成语简拼:bxxj注音:ㄅㄨˋ ㄒㄧㄨ ㄒㄧㄠˇ ㄐㄧㄝ 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83914909\"); 成语繁体:不修小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拘小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注意生活小节 成语解释: 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。形容处世潇洒旷达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石

解释成语“学行修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行修明: 拼音:xué xíng xiū mí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修明:昌明。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 成语出处: 《北史·崔鉴传》:“父绰,少孤,学行修明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学” 的基本字义: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:~生。~徒。~习。~业。~友。~者。~阀。~制。~历。~步邯郸(讥讽人只知模仿,

解释成语“重修旧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重修旧好: 拼音:chóng xiū jiù hǎo注音:ㄔㄨㄙˊ ㄒㄧㄨ ㄐㄧㄨˋ ㄏㄠˇ成语繁体:重修舊好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重归于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同“重归于好” 成语解释: 恢复旧情,重归于好 成语出处: 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五章:“秀云不愿改嫁到耳鼓山去,这就是一个最好的重修旧好的时机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千万

解释成语“修好结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修好结成: 拼音:xiū hǎo jié ché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修:整治。重修旧好,缔结联盟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楚子使公子辰如晋,报钟仪之使,请修好结成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修” 的基本字义: 装饰,使完美:~饰。~辞。装~。 整治,恢复完美:~复。~治。~缮(修理)。

解释成语“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: 拼音:gōng xiū gōng dé,pó xiū pó dé成语简拼:gxgdpxpd注音:ㄍㄨㄙ ㄒㄧㄨ ㄍㄨㄙ ㄉㄜˊ ,ㄆㄛˊ ㄒㄧㄨ ㄆㄛˊ ㄉ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178964\"); 成语繁体:公修公惪,婆修婆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修饰边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修饰边幅: 拼音:xiū shì biān fú成语简拼:xsbf注音:ㄒㄧㄨ ㄕㄧˋ ㄅㄧㄢ ㄈ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44414645\"); 成语繁体:修飾邊幅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不修边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修饰整个人的仪表 成语解释: 边幅:本指布帛的边缘,比喻人的仪表。修饰整个人的仪表。也比喻

解释成语“慎身修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慎身修永: 拼音:shèn shēn xiū yǒng成语简拼:ssxy注音:ㄕㄣˋ ㄕㄣ ㄒㄧㄨ ㄩㄥ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。 成语出处: 《尚书 皋陶谟》:“慎厥身修思永。” 成语例子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,慎身修永,以辅朕之不逮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束身就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身就缚: 拼音:shù shēn jiù fù成语简拼:ssjf成语繁体:束身就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束手就缚、束手就擒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不抵抗 成语解释: 束:捆。束身:自缚。缚:捆绑。比喻不加抵抗,甘愿被人擒捉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艾被诏书,即遣强兵,束身就缚,不敢顾望。”英语翻译:allow oneself to be

解释成语“束带结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带结发: 拼音:shù dài jié fā成语简拼:sdjf注音:ㄕㄨˋ ㄉㄞˋ ㄐㄧㄝ ˊ ㄈㄚˋ成语繁体:束帶結發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束系衣带,挽起发髻。谓出仕。 成语出处: 唐·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,束带结发,愿进于阙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束” 的基本字义: 捆住,系:~缚。~装(

解释成语“束手缚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手缚脚: 拼音:shù shǒu fù jiǎo成语简拼:ssfj注音:ㄕㄨˋ ㄕㄡˇ ㄈㄨˋ ㄐㄧㄠˇ成语繁体:束手縛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束手束脚、束手束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做事过分小心,不敢放手 成语解释: 见“束手束脚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,目中无人,到处以强为胜,一遇鬼

解释成语“案兵束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案兵束甲: 拼音:àn bīng shù jiǎ成语简拼:absj注音:ㄢˋ ㄅㄧㄥ ㄕㄨˋ ㄐㄧ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116311727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案甲休兵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停止战事 成语解释: 案:通“按”,手抚;兵:兵器;束:捆束;甲:盔甲。放下兵器,捆束铠甲。指停止作战 成语出处: 晋 陈寿《三国志

解释成语“文修武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文修武偃: 拼音:wén xiū wǔ yǎn成语简拼:wxwy注音:ㄨㄣˊ ㄒㄧㄨ ㄨˇ ㄧ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920498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武偃文修反义词:兵荒马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。谓天下太平。 成语出处: 唐·王起《鼋鼍为梁赋》:“我皇仁治道丰,文修武

解释成语“偃武修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偃武修文: 拼音:yǎn wǔ xiū wén成语简拼:ywxw注音:ㄧㄢˇ ㄨˇ ㄒㄧㄨ ㄨ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5021617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国泰民安、天下太平反义词:兵荒马乱、烽火连天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停止战斗 成语解释: 偃:停止;修:致力于。停止武备;提倡文教。 成语

解释成语“止谤莫如自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止谤莫如自修: 拼音: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止谤莫若自修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止:停止,平息;谤:指责。要阻止别人毁谤,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昶传》:“谚曰:‘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自修。’斯言信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止” 的基本字义: 停住不动:

解释成语“止谤莫若自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止谤莫若自修: 拼音: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止谤莫如自修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止:停止,平息;谤:指责。要阻止别人毁谤,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·魏谟传》:“谚曰:‘止寒莫若重裘,止谤莫若自修。’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,去一旦之玩好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止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讲信修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讲信修睦: 拼音:jiǎng xìn xiū mù成语简拼:jxxm注音:ㄐㄧㄤˇ ㄒㄧㄣˋ ㄒㄧㄨ ㄇ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47504054\"); 成语繁体:講信修睦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讲究信用,睦邻修好 成语解释: 人与人之间,国与国之间,讲究信用,谋求和睦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戴圣《礼记

解释成语“束置高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置高阁: 拼音:shù zhì gāo gé成语简拼:szgg注音:ㄕㄨˋ ㄓㄧˋ ㄍㄠ ㄍㄜˊ成语繁体:束置高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束之高阁、束之高屋、束在高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放着不用 成语解释: 同“束之高阁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江藩《序》:“至于濂、洛、关、闽之学,不究礼乐之源,独标性命之旨、义疏诸书、束置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