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楚茅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楚茅: 拼音:chǔ máo 注音:ㄔㄨˇ ㄇㄠˊ 词语解释: 楚 地产的茅草。 宋 苏轼 《端砚诗》:“披云离北巖,度 岭 入中夏。重藉剪 楚 茅,方函斲英檟。”参见“ 楚贡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楚” 的基本字义: 落叶灌木,鲜叶可入药。枝干坚劲,可以做杖。亦称“牡荆”。 古代的刑杖,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:捶~。夏~。~掠(拷打)。~挞(拷打)。 中国春秋时国名:~天(楚地的天空。因楚在南方

解释词语“苞茅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苞茅: 拼音:bāo máo 注音:ㄅㄠ ㄇㄠˊ 词语解释: 束成捆的菁茅。苞,通“ 包 ”。古代祭祀时,以裹束着的菁茅置于柙中,用来滤去酒中渣滓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尔贡苞茅不入,王祭不共,无以缩酒,寡人是徵。”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武皇纪下》:“僕经事两朝,受恩三代,位叨将相,籍係宗枝,赐鈇鉞以专征,徵苞茅而问罪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和锺西耘感怀诗》:“但占风雨都来享,偶断苞茅便问诸。” 词语分字

解释词语“笔如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笔如椽: 拼音:bǐ rú chuán 注音:ㄅㄧˇ ㄖㄨˊ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: 《晋书·王珣传》:“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曰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俄而帝崩,哀册諡议,皆 珣 所草。”后因以“笔如椽”喻大手笔或重要的文墨之事。 宋 苏轼 《光禄庵》诗之一:“何事庵中著光禄,枉教閒处笔如椽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笔” 的基本字义: 写字、画图的工具:毛~。钢~。铅~。~架。~胆。 组

解释词语“神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神椽: 拼音:shén chuán 注音:ㄕㄣˊ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: 神赐的大笔。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六:“ 晋 人所谓‘不意 永嘉 之末,復闻 正始 之音’, 永嘉 、 正始 乃 魏 晋 年名。 胡武平 《上吕丞相启》云‘手提天鐸,鏘正始之遗音;梦授神掾,摈夺朱之乱色’。盖不悟 正始 为年名也。”参见“ 椽笔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神” 的基本字义: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

解释词语“采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采椽: 拼音:cǎi chuán 注音:ㄘㄞˇ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: 栎木或柞木椽子。言俭朴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 尧 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斲。”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堂高三尺,土阶三等,茅茨不翦,采椽不刮。”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曰:“采椽,櫟榱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茅屋采椽,是以贵俭。” 颜师古 注:“采,柞木也。” 宋 苏轼 《超然台记》:“去雕墙之美,而蔽采椽之居。” 章炳

解释词语“茅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茅椽: 拼音:máo chuán 注音:ㄇㄠˊ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: 草盖的屋顶。谓简陋的居室。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所以蓬牖茅椽,绳床瓦灶,并不足以妨我襟怀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茅” 的基本字义: 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开花,后生叶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茎可食,亦可入药。叶可编蓑衣(亦称“白茅”):~草。~庐。~舍。名列前~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 含有“茅” 的词语: 茅土 茅竹 茅绹 茅斋 茅社

解释词语“朴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朴椽: 拼音:piáo chuán 注音:ㄆㄧㄠˊ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: 柞木椽子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土阶三等,茅茨不翦,朴椽不斲。”一本作“ 采椽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朴” 的基本字义: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,喻不加修饰:~素。~实。~厚。~质。 含有“朴” 的词语: 朴隘 讷朴 刚朴 沈朴 穷朴 沤朴 灵朴 李公朴 坚朴 还朴反古 还醇返朴 还淳返朴 还淳反朴 返朴还真 返朴还淳 返朴归真

解释词语“如椽笔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如椽笔: 拼音:rú chuán bǐ 注音:ㄖㄨˊ ㄔㄨㄢˊ ㄅㄧˇ 词语解释: 典出《晋书·王珣传》:“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云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俄而帝崩,哀册諡议,皆 珣 所草。”后遂以“如椽笔”比喻笔力雄健。犹言大手笔。 宋 杨万里 《送罗永年归永丰》诗:“所喜如椽笔,能挥却日戈。老夫留病眼,看子中文科。” 明 郭贞顺 《上俞将军》诗:“欲为将军纪战绩,天家自有如椽笔。”

解释词语“竹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竹椽: 拼音:zhú chuán 注音:ㄓㄨˊ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: 竹制的安在檩条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椽子。 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闰元宵》:“笙簫聒地,竹椽出自 柯亭 ;花草盈街,禊帖携来兰渚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竹” 的基本字义: 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~子。~叶。~笋。~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~刻。 指竹制管乐器

解释词语“出头椽儿先朽烂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出头椽儿先朽烂: 拼音:chū tóu chuán ér xiān xiǔ làn 注音:ㄔㄨ ㄊㄡˊ ㄔㄨㄢˊ ㄦˊ ㄒㄧㄢ ㄒㄧㄨˇ ㄌㄢˋ 词语解释: 比喻好出头的人,容易遭受打击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六回:“自古没个不散的筵席,出头椽儿先朽烂。”亦作“ 出头的椽子先烂 ”。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二:“还有一些人,心里寻思着, 韩老六 是该斗争的,但何必自己张嘴抬手呢?‘出头的椽子先烂

解释词语“出头的椽子先烂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出头的椽子先烂: 拼音:chū tóu de chuán zǐ xiān làn 注音:ㄔㄨ ㄊㄡˊ ˙ㄉㄜ ㄔㄨㄢˊ ㄗㄧˇ ㄒㄧㄢ ㄌㄢˋ 词语解释: 见“ 出头椽儿先朽烂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出” 的基本字义: 从里面到外面:~访。初~茅庐。~笼。 往外拿,支付:~力。~钱。~谋画策。入不敷~。 离开:~发。~轨。~嫁。 产生,生长:~产。~品。~人才。 发生:~事。 显露:~现。~名。

解释词语“尺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尺椽: 拼音:chǐ chuán 注音:ㄔㄧˇ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: 一尺长的屋椽。指极小的房屋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毁故殿令》:“ 秦 之灭也,则 阿房 无尺椽。”《新唐书·刘晏传》:“户纔千餘,居无尺椽。” 宋 苏轼 《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小斋戏作》诗:“尺椽亦何有,而我常客居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尺” 的基本字义: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(亦称“市尺”。一尺等于十寸。西汉时一尺等于0.231米,今

解释词语“大笔如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大笔如椽: 拼音:dà bǐ rú chuán 注音:ㄉㄚˋ ㄅㄧˇ ㄖㄨˊ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: 语出《晋书·王珣传》:“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曰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俄而帝崩,哀册諡议,皆 珣 所草。”后常以“大笔如椽”夸赞别人文笔雄健有力或文章气势宏大。 清 陈恭尹 《观唐僧贯休画罗汉歌》:“大笔如椽指端揽,贝叶行间才数点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大” 的基本字义: 指面积、体积

解释词语“三条椽下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三条椽下: 拼音:sān tiáo chuán xià 注音:ㄙㄢ ㄊㄧㄠˊ ㄔㄨㄢˊ ㄒㄧㄚˋ 词语解释: 佛寺禅堂中每人坐禅地位广三尺许,与三条屋椽的宽度大致相等,因以“三条椽下”指称禅床。禅家亦用为话头,有切近处之意。 宋 圆悟 《碧岩录》卷三:“且如山僧道:适来举拂子,且道即今在什么处?尔诸人若见得,与 莲花峯 庵主同参;其或未然,三尺椽下,七尺单前,试去参详看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三”

解释词语“一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一椽: 拼音:yī chuán 注音:ㄧ ㄔㄨㄢˊ 词语解释: 一条椽子。亦借指一间小屋。《魏书·任城王传》:“居无一椽之室,家闕儋石之粮。” 宋 朱熹 《次张彦辅西原之作》:“无处堪投跡,空山寄一椽。” 清 黄景仁 《夜坐示施雪帆》诗之一:“幸有一椽堪寄傲,底须狂趁六街尘。” 蔡东藩 许廑父 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九八回:“属者兵连祸结,所至为墟,士持千里之粮,民失一椽之庇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一

解释词语“一椽板屋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一椽板屋: 拼音:yī chuán bǎn wū 注音:ㄧ ㄔㄨㄢˊ ㄅㄢˇ ㄨ 词语解释: 原指小屋,借指狭小的船舱。 宋 杨万里 《阊门外登谿船》诗之一:“一椽板屋纔经雨,两面油窗好读书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)。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全;满:~生。~地水。 相同:~样。颜色不~。 另外的:蟋蟀~名促织。 表示动作短暂,或

解释词语“土阶茅屋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土阶茅屋: 拼音:tǔ jiē máo wū 注音:ㄊㄨˇ ㄐㄧㄝ ㄇㄠˊ ㄨ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土阶茅茨 ”。 以土为阶,以茅草盖屋。谓居住俭朴。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“上栋下宇,土阶茅屋。”《新唐书·薛收传》:“峻宇彫墙, 殷辛 以亡;土阶茅茨, 唐尧 以昌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土” 的基本字义: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~壤。黄~。 疆域:国~。领~。 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~。 民间生产的(区

解释词语“茅屋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茅屋: 拼音:máo wū 注音:ㄇㄠˊ ㄨ 词语解释: ◎ 茅屋 máowū 用芦苇、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-- 亦作“茆屋”。 用茅草盖的房屋。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清庙茅屋。” 杜预 注:“以茅饰屋,著俭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春日江村》诗之一:“茅屋还堪赋,桃源自可寻。” 唐 姚合 《将归山》诗:“闻道旧溪茆屋畔,春风新上数枝藤。” 清 王士禛

解释词语“青茅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青茅: 拼音:qīng máo 注音:ㄑㄧㄥ ㄇㄠˊ 词语解释: (1).即菁茅。亦名香茅、苞茅、琼茅,生 湖南 及 江 淮 间,叶有三脊,其气芬香。《说郛》卷五九引 晋 张勃 《吴录》:“ 桂阳 郴县 有青茅,可染青。” 元 明本 《秋夜述古》诗:“客既无言我亦休,横眠一觉青茅席。” (2).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尔贡苞茅不入,王祭不共,无以缩酒。”因以借指附庸对宗主国的朝贡。 明 夏完淳 《大

解释词语“迎茅娘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迎茅娘: 拼音:yíng máo niáng 注音:ㄧㄥˊ ㄇㄠˊ ㄋㄧㄤˊ 词语解释: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冥婚习俗。 宋 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·蛮俗·迎茅娘》:“ 钦 廉 ,子未娶而死,则束茅为妇於郊,备鼓乐迎归,而以合葬,谓之迎茅娘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迎” 的基本字义: 接:~接。欢~。~宾。~候。 面对着,冲着:~面。~风(a.对着风;b.随风)。~刃而解(jiě)。 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