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麦秀两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麦秀两歧:

拼音:mài xiù liǎng qí
成语简拼:mxlq
注音:ㄇㄞˋ ㄒㄧㄨˋ ㄌㄧㄤˇ ㄑㄧ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408527438");
成语繁体:麥秀兩歧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麦穗两歧

成语用法:

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年成好,粮食丰收

成语解释:

亦作“麦秀两岐”。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。为丰收之兆,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。②唐教坊曲名。

成语出处:

《东观汉记》:“百姓歌曰:桑无附枝,麦秀两歧。张君为政,乐不可欺。”

成语例子:

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80回:“麦秀两歧,处处村云蒸夏泽。”
英语翻译:On every stick of wheat are growing two ears.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麦” 的基本字义:
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有“小麦”、“大麦”、“燕麦”等多种,子实供磨面食用,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。通常专指“小麦”(通称“麦子”):~田。~收。~饭豆羹(指农家粗茶淡饭)。 姓。
含有

“麦” 的成语:

麦饭豆羹
兔葵燕麦
黍离麦秀
兔丝燕麦
黍油麦秀
燕麦兔葵
针尖对麦芒
麦秀两歧
麦穗两歧
麦丘之祝
智昏菽麦
不辩菽麦
种麦得麦

“秀” 的基本字义:

植物吐穗开花,多指庄稼:~穗。~而不实(喻人很聪明,却未做出实际成绩)。苗而不~(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)。 特别优异的,亦指特别优异的人:~异。~才。优~。后起之~。 美丽而不俗气:~丽。~劲。~俊。~拔
含有

“秀” 的成语:

笔老墨秀
秀外慧中
水秀山明
山明水秀
山清水秀
眉清目秀
娟好静秀
精采秀发
才秀人微
后进之秀
神清骨秀
水明山秀
秀水明山
丰肌秀骨
目秀眉清
清莹秀彻
闺英闱秀
不郎不秀
朝华夕秀
黍离麦秀

“两” 的基本字义:

数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词和“个、半、千、万、亿”前:~个黄鹂。~本书。 双方:~可。~边。~便(客套用语,彼此方便)。~旁。~侧。~袖清风。~败俱伤。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:十~(一市斤。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)
含有

“两” 的成语:

弹筋估两
劈两分星
螭魅罔两
嘴是两张皮
两鬓斑白
两眼墨黑
两眼漆黑
心悬两地
一马不跨两鞍
一心挂两头
两厢情愿
人财两失
两面讨好
两虎相争
左右两难
公私两利
麦秀两歧
人琴两亡
身名两泰
取舍两难

“歧” 的基本字义:

岔道,偏离正道的小路:~途(岔道,喻错误的道路,如“误入~~”)。 不相同,不一致:~义。~视。
含有

“歧” 的成语:

歧出歧入
膏唇歧舌
麦秀两歧
杨朱泣歧
多歧亡羊
麦穗两歧
彷徨歧途
引入歧途
徘徊歧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