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大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大菽: 拼音:dà shū 注音:ㄉㄚˋ ㄕㄨ 词语解释: 大豆的一个品种。《管子·地员》:“五殖之次曰五觳,五觳之状娄娄然,不忍水旱,其种大菽、细菽,多白实。”《吕氏春秋·审时》:“大菽则圆,小菽则摶以芳。” 陈奇猷 集释引 夏纬瑛 曰:“‘大菽’‘小菽’是大豆的两个品种之名,和《管子·地员篇》所説的‘大菽’‘细菽’应该是一样的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大” 的基本字义: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

解释词语“荏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荏菽: 拼音:rěn shū 注音:ㄖㄣˇ ㄕㄨ 词语解释: 大豆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荏菽旆旆,禾役穟穟。” 毛 传:“荏菽,戎菽也。” 郑玄 笺:“戎菽,大豆也。”《尔雅·释草》:“戎叔谓之荏菽。” 郝懿行 义疏:“戎,壬,《释詁》竝云大。壬、荏古字通,荏、戎声相转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荏” 的基本字义: 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方形,叶椭圆形,有锯齿,开白色小花,种子通称“苏子”,可榨油;嫩

解释词语“饮水啜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饮水啜菽: 拼音:yǐn shuǐ chuò shū 注音:ㄧㄣˇ ㄕㄨㄟˇ ㄔㄨㄛˋ ㄕㄨ 词语解释: 喝清水,吃豆类。形容生活清苦。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 孔子 曰: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” 宋 苏辙 《答黄庭坚书》:“独 颜 氏子饮水啜菽,居於陋巷,无假於外,而不改其乐,此 孔子 所以嘆其不可及也。”亦作“ 饮水食菽 ”。 晋 皇甫谧 《高士传·老莱子》:“﹝ 老莱子 ﹞莞葭为墙,蓬蒿

解释词语“菽麦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菽麦: 拼音:shū mài 注音:ㄕㄨ ㄇㄞˋ 词语解释: (1).豆与麦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黍稷重穋,禾麻菽麦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饘酏酒醴,芼羹菽麦。” 清 黄燮清 《十一月朔大雪》诗:“松柏无完枝,菽麦断萌蘖。” (2).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 周子 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彭羕传》:“愚夫不为也,况僕颇别菽麦者哉!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辩命论

解释词语“菽藿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菽藿: 拼音:shū huò 注音:ㄕㄨ ㄏㄨㄛˋ 词语解释: 豆和豆叶。泛指粗劣的杂粮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今使人生而未尝睹芻豢稻粱也,惟菽藿糟糠之为睹,则以至足为在此也。”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伤乞人》诗:“苇蓆何由足,菽藿不能周。” 宋 曾巩 《书阁》诗:“惟将菽藿还求志,未有秋毫可为人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菽” 的基本字义: 豆的总称:~水(泛指粗茶淡饭,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,如“~~承欢”

解释词语“鱼菽之奠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鱼菽之奠: 拼音:yú shū zhī diàn 注音:ㄧㄩˊ ㄕㄨ ㄓㄧ ㄉㄧㄢˋ 词语解释: 见“ 鱼菽之祭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鱼” 的基本字义: 脊椎动物的一类,生活在水中,一般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,冷血:~虾。~虫。~网。~跃。~贯(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)。~雁(书信,信息)。~米乡。~尾纹。~目混珠。~质龙文(喻虚有其表)。 姓。 含有“鱼” 的词语: 鲇鱼上竿 鲇鱼 幕燕釜鱼 幕燕鼎

解释词语“禾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禾菽: 拼音:hé shū 注音:ㄏㄜˊ ㄕㄨ 词语解释: 谷类和豆类。 汉 贾谊 《新书·春秋》:“王舆不衣皮帛,御马不食禾菽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喜雨》诗:“圃旱忧葵堇,农旱忧禾菽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禾” 的基本字义: 谷类植物的统称:~苗。~本科(单子叶植物的一科)。 古代指粟(谷子)。 含有“禾” 的词语: 禾主 禾秧 禾雉 禾蕈树 禾莠 禾穗 禾心 禾颖 禾线 禾粟 禾易 禾王 禾束

解释词语“水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水菽: 拼音:shuǐ shū 注音:ㄕㄨㄟˇ ㄕㄨ 词语解释: 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 孔子 曰:‘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’”菽,泛指豆类。后以“水菽”借指粗淡的饮食,常用作孝养父母之典。《后汉书·刘平赵孝等传序》:“夫患水菽之薄,干禄以求养者,是以耻禄亲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夜梦与和甫别》诗:“水菽中岁乐,鼎茵暮年悲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水” 的基本字义: 一种无色、无臭、透明的液体:~稻

解释词语“布帛菽粟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布帛菽粟: 拼音:bù bó shū sù 注音:ㄅㄨˋ ㄅㄛˊ ㄕㄨ ㄙㄨˋ 词语解释: ◎ 布帛菽粟 bùbó-shūsù 菽:豆类总称。粟:谷子。比喻虽然平常但是日常不可缺少的事物 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,知德者尤尊崇之。——叶圣陶《潘先生在难中》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布” 的基本字义: 棉、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

解释词语“幽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幽菽: 拼音:yōu shū 注音:ㄧㄡ ㄕㄨ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幽尗 ”。 豆豉。 明 王志坚 《表异录·饮食》:“幽菽,豉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幽” 的基本字义: 隐藏,不公开的:~会。~居(a.隐居;b.幽静的住处)。~愤。~咽。 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:~谷。~静。~暗。 沉静而安闲:~闲。~趣(幽雅的趣味)。~婉。 把人关起来,不让跟外人接触:~禁。~闭。~ 含有“幽” 的词语:

解释词语“采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采菽: 拼音:cǎi shū 注音:ㄘㄞˇ ㄕㄨ 词语解释: (1).谓采摘豆叶。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:“采菽采菽,筐之筥之。” (2).喻夺取政权。语本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:“中原有菽,庶民采之。” 郑玄 笺:“藿生原中,非有主也,以喻王位无常家也,勤於德者则得之。”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中·苏源明》:“及 史思明 陷 洛阳 ,有詔幸 东京 ,将亲征。 源明 因上疏极諫曰:‘……方今 河 洛 驛骚,江湖叛

解释词语“嘉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嘉菽: 拼音:jiā shū 注音:ㄐㄧㄚ ㄕㄨ 词语解释: 豆类作物的美称。《初学记》卷二七引 晋 张翰 《豆羹赋》:“乃有孟秋嘉菽,垂枝挺荚,是刈是穫,充簟盈篋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嘉” 的基本字义: 善,美:~言。~宾。~言懿行。 夸奖,赞许:~奖。~许。~勉。 吉庆,幸福:~祥。~偶。 欢乐:~会。 姓。 含有“嘉” 的词语: 嘉骐鱼 嘉命 嘉瑞 嘉期 嘉容 嘉名 嘉荣 嘉平 嘉悯 嘉朋

解释成语“种麦得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种麦得麦: 拼音:zhòng mài dé mài成语繁体:種麥得麥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因果关系 成语解释: 指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成语出处: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用民》:“夫种麦而得麦,种稷而得稷。” 成语例子: 大家都明白种麦得麦的结果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种

解释成语“不辩菽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辩菽麦: 拼音:bù biàn shū mài成语简拼:bbsm注音: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 ㄇ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90315422\"); 成语繁体:不辯菽麥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辨菽麦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比喻脱离实际 成语解释: 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麦子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 成语出处: 晋 葛

解释成语“菽水之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菽水之欢: 拼音:shū shuǐ zhī huān成语繁体:菽水之歡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菽水承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奉养父母 成语解释: 菽:豆类的总称;菽水:指普通的饮食。指供养父母,使父母欢乐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》:“啜菽饮水,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” 成语例子: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蔡宅祝寿》:“入则孝,出则

解释成语“黍离麦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黍离麦秀: 拼音:shǔ lí mài xiù成语简拼:slmx注音:ㄕㄨˇ ㄌㄧˊ ㄇㄞˋ ㄒㄧㄨˋ成语繁体:黍離麥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故宫禾黍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用于哀伤亡国之辞 成语解释: 哀伤亡国之辞。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: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磨,中心摇摇。”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彼狡僮兮,不与我

解释成语“麦穗两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麦穗两歧: 拼音:mài suì liǎng qí成语简拼:mslq注音:ㄇㄞˋ ㄙㄨㄟˋ ㄌㄧㄤˇ ㄑ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43610044\"); 成语繁体:麥穗兩歧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麦秀两歧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年成好,粮食丰收 成语解释: 一根麦长两个穗。比喻年成好,粮食丰收。 成语出处: 南朝 宋 范晔《

解释成语“菽水承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菽水承欢: 拼音:shū shuǐ chéng huān成语简拼:ssch成语繁体:菽水承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菽水之欢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奉养父母 成语解释: 指供养父母,使父母欢乐。 成语出处: 《群音类选 》:“慈帏恩爱成抛闪,怎能够菽水承欢。” 成语例子: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,得菽水承欢,这是人生至乐

解释成语“兔葵燕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兔葵燕麦: 拼音:tù kuí yàn mài成语简拼:tkym注音:ㄊㄨˋ ㄎㄨㄟˊ ㄧㄢ ㄇ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316140\"); 成语繁体:兎葵燕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燕麦兔葵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景象荒凉。 成语出处: 唐·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绝句》:“重游玄都,荡然无复一

解释成语“布帛菽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布帛菽粟: 拼音:bù bó shū sù成语简拼:bbss注音:ㄅㄨˋ ㄅㄛˊ ㄕㄨ ㄙ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3333464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衣食住行、柴米油盐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生活必需品 成语解释: 帛:丝织品;菽:豆类;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指生活必需品。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