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秀色可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色可餐: 拼音:xiù sè kě cān成语简拼:xskc注音:ㄒㄧㄨˋ ㄙㄜˋ ㄎㄜˇ ㄘ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1326904\"); 成语繁体:秀色可飱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秀外慧中、国色天香反义词:其貌不扬、面目可憎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。形容女性

解释成语“一时之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时之秀: 拼音:yī shí zhī xiù成语简拼:yszx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90212636\"); 成语繁体:一時之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 成语解释: 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。亦作“一时之选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周书·唐瑾传》:“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,周文自谓得人,号为六俊。”明·冯

解释成语“东南之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东南之秀: 拼音:dōng nán zhī xiù成语简拼:dnzx注音:ㄉㄨㄙ ㄣㄢˊ ㄓㄧ ㄒㄧ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02712035\"); 成语繁体:東南之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东南之美、东南竹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。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王筠传》:“筠曰:

解释成语“树欲静而风不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树欲静而风不息: 拼音: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xī成语繁体:樹慾静而風不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树欲静而风不宁、树欲静而风不停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身不由己 成语解释: 静:平静;息:平息。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成语出处: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树欲

解释成语“一动不如一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动不如一静: 拼音: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成语简拼:ydbj注音:ㄧ ㄉㄨㄙˋ ㄅㄨˋ ㄖㄨˊ ㄧ ㄐㄧ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0386843\"); 成语繁体:一動不如一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静制动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,还是不做为好。比喻多

解释成语“秀而不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而不实: 拼音:xiù ér bù shí成语简拼:xebs注音:ㄒㄧㄨˋ ㄦˊ ㄅㄨˋ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22311477\"); 成语繁体:秀而不實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华而不实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秀:庄稼吐穗开花;实:结果实。开花不结果。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,实际并无成就

解释成语“树欲静而风不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树欲静而风不宁: 拼音: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níng成语简拼:syjefbn注音:ㄕㄨˋ ㄧㄩˋ ㄐㄧㄥˋ ㄦˊ ㄈㄥ ㄅㄨˋ ㄋ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448997\"); 成语繁体:樹慾静而風不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树欲静而风不停、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身不由己

解释成语“秀才人情半张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才人情半张纸: 拼音:xiù cái rén qíng bàn zhāng zh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秀才人情纸半张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秀才:指儒生;人情:情面,情谊。秀才多以诗文、书画赠人,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。比喻菲薄的礼物 成语出处: 明·玩花主人《妆楼记·考试》:“自古道:‘秀才人情半张纸’,聊备

解释成语“处静息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处静息迹: 拼音:chǔ jìng xī jì成语繁体:處静息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息:停止;迹:足迹。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处” 的基本字义: 居住:穴居野~。 存在,置身:

解释成语“头脑冷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头脑冷静: 拼音:tóu nǎo lěng jìng注音:ㄊㄡˊ ㄣㄠˇ ㄌㄥˇ ㄐㄧㄥˋ成语繁体:頭腦冷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头脑发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遇事沉着 成语解释: 指气质上的冷静或异常的镇定,指在紧张情况下表现的冷静或镇定 成语出处: 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21章:“如果头脑冷静,就绝不会这样做了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秀才不出门,能知天下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才不出门,能知天下事: 拼音:xiù cái bù chū mén,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成语繁体: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秀才不出门,而知天下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学习的作用 成语解释: 秀才:指儒生。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,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: 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·驴辩》:“

解释成语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: 拼音:dàn bó yǐ míng zhì,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成语简拼:dbymznjyzy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5269228\"); 成语繁体:淡泊以明志,寍静以致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的修养 成语解释: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

解释成语“黍离麦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黍离麦秀: 拼音:shǔ lí mài xiù成语简拼:slmx注音:ㄕㄨˇ ㄌㄧˊ ㄇㄞˋ ㄒㄧㄨˋ成语繁体:黍離麥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故宫禾黍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用于哀伤亡国之辞 成语解释: 哀伤亡国之辞。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: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磨,中心摇摇。”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彼狡僮兮,不与我

解释成语“目秀眉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目秀眉清: 拼音:mù xiù méi qī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眉清目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指人的外貌 成语解释: 目:眼睛;秀:秀丽;眉:眉毛;清:清新。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回:“更兼目秀眉清,唇红齿白,发挽乌云,指排削玉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:“渐渐

解释成语“后进之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后进之秀: 拼音:hòu jìn zhī xiù成语简拼:hjzx注音:ㄏㄡˋ ㄐㄧㄣˋ ㄓㄧ ㄒㄧ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9315422\"); 成语繁体:后進之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后起之秀、后来之秀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出类拔萃的人物 成语解释: 犹言后起之秀。 成语出处: 《宋书·张畅传》:“畅少与从

解释成语“丰肌秀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丰肌秀骨: 拼音:fēng jī xiù gǔ成语简拼:fjxg发音:(\"xxzl.com.4072342451262\"); 成语繁体:豐肌秀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丰肌弱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女性 成语解释: 丰润的肌肤,柔嫩的骨骼。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。同“丰肌弱骨”。 成语出处: 宋 袁去华《山花子》词

解释成语“苗而不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苗而不秀: 拼音:miáo ér bù xiù成语简拼:mebx注音:ㄇㄧㄠˊ ㄦˊ ㄅㄨˋ ㄒㄧ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65413087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开花结果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 成语解释: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。比喻人有好的资质,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苗而

解释成语“秀外慧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外慧中: 拼音:xiù wài huì zhōng成语简拼:xwhz注音:ㄒㄧㄨˋ ㄨㄞˋ ㄏㄨㄟˋ ㄓㄨㄙ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3181573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耳聪目明、绰约多姿、眉清目秀反义词:獐头鼠目、贼眉贼眼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外表秀美;内心聪明。秀:秀美;慧:聪

解释成语“秀才不出门,而知天下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才不出门,而知天下事: 拼音:xiù cái bù chū mén,ér zhī tiān xià sh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秀才不出门,能知天下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学习的作用 成语解释: 秀才:指儒生。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,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: 鲁迅《谚语》:“古之秀才,自以为无所不晓,于是有‘秀才不出门,而知

解释成语“树欲静而风不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树欲静而风不停: 拼音: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tíng成语简拼:syjefbt注音:ㄕㄨˋ ㄧㄩˋ ㄐㄧㄥˋ ㄦˊ ㄈㄥ ㄅㄨˋ ㄊ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469000\"); 成语繁体:樹慾静而風不停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树欲静而风不宁、树欲息而风不停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身不由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