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谏正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正:

拼音:jiàn zhèng
注音:ㄐㄧㄢˋ ㄓㄥˋ

词语解释:

谏诤;规劝。《汉书·鲍宣传》:“ 唐林 数上疏諫正,有忠直节。”《后汉书·张酺传》:“ 张酺 前入侍讲,屡有諫正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

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兵~。从~如流。

含有“谏” 的词语:

诚悬笔谏
诚谏
指谏
显谏
诵谏
说谏
顺谏
逆谏
面谏
给谏
晓谏
陷谏
悯谏
笔谏
孰谏
密谏
距谏
教谏
谏阻
谏纸

“正” 的基本字义:

不偏斜,与歪相对:~午。~中(zhōng )。~襟危坐。 合于法则的:~当(dāng)。~派。~楷。~规。~大光明。~言厉色。拨乱反~。 合于道理的:~道。~确。~义。~气。 恰好:~好。~中(zhōng )下怀。

含有“正” 的词语:

率正
隆正
理正词直
理正
勘正
救正
教正
矫正
矫枉过正
谏正
检正官
检正
祭正
鸿胪正
辅正
断正
得正
弹正
淳正
敕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