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敢谏鼓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敢谏鼓: 拼音:gǎn jiàn gǔ 注音:ㄍㄢˇ ㄐㄧㄢˋ ㄍㄨˇ 词语解释: 即登闻鼓。进谏者所击之鼓。 宋 范仲淹 《帝王好尚论》:“ 尧 设敢諫鼓,建进善旌。”参见“ 登闻鼓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敢” 的基本字义: 有勇气,有胆量:勇~。果~。~闯。~死队。~作~为。~怒而不~言。 谦辞,“不敢”的简称,冒昧的意思:~问。~请。~烦。 方言,莫非:~许。~怕。~是哥哥回来了? 含有“

解释词语“台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台谏: 拼音:tái jiàn 注音:ㄊㄞˊ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唐 宋 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,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、谏议大夫等为谏官。两者虽各有所司,而职责往往相混,故多以“臺諫”泛称之。 明 初废谏院,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,两者开始合流。至 清 雍正 元年,又使之同隶都察院,于是台谏完全合二为一。 宋 李纲 《上渊圣皇帝实言封事》:“立乎殿陛之间与天子争是非者,臺諫也。”《宋史·萧服传》

解释词语“苦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苦谏: 拼音:kǔ jiàn 注音:ㄎㄨˇ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苦心竭力地规劝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桓思窦皇后》:“又欲尽诛诸贵人。中常侍 管霸 、 苏康 苦諫,乃止。”《晋书·王坦之传》:“ 谢安 爱好声律,朞功之惨,不废妓乐,颇以成俗。 坦之 非而苦諫之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 到洽 为御史中丞,初欲弹 刘孝绰 ,其兄 溉 先与 刘 善,苦諫不得,乃诣 刘 涕泣告别而去。”

解释词语“谏止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止: 拼音:jiàn zhǐ 注音:ㄐㄧㄢˋ ㄓㄧˇ 词语解释: 劝阻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“王之上书,数諫止王,王弗听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董和传》:“前参事於 幼宰 ,每言则尽,后从事於 伟度 ,数有諫止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四回:“ 宰孔 私诣 管仲 曰:‘夫封禪之事,非诸侯所宜言也。 仲父 不能发一言諫止乎?’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

解释词语“谏折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折: 拼音:jiàn shé 注音:ㄐㄧㄢˋ ㄕㄜˊ 词语解释: 规劝争辩。《北史·辛琛传》:“刺史 李崇 ,多事产业, 琛 每諫折, 崇 不从,遂相纠举,詔并不问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兵~。从~如流。 含有“谏” 的词语: 诚悬笔谏 诚谏 指谏 显谏 诵谏 说谏 顺谏 逆谏 面谏 给谏 晓谏 陷谏 悯谏 笔谏 孰谏 密谏

解释词语“谏职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职: 拼音:jiàn zhí 注音:ㄐㄧㄢˋ ㄓㄧˊ 词语解释: 谏官之职。《晋书·傅玄传》:“ 玄 及散骑常侍 皇甫陶 ,共掌諫职。”《新唐书·柳珪传》:“ 仲郢 诉其子‘冒处諫职为不可,谓不孝则诬。请勒就养’。詔可。”《文献通考·职官四》:“乃詔虽不兼諫职者,亦许直前奏事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兵~。从~如流。 含有“谏

解释词语“主文谲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主文谲谏: 拼音:zhǔ wén jué jiàn 注音:ㄓㄨˇ ㄨㄣˊ ㄐㄩㄝˊ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《诗大序》:“上以风化下,下以风刺上,主文而譎諫,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,故曰风。” 郑玄 笺:“主文,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;譎諫,咏歌依违不直諫。”谓通过合乐的诗歌,以寓规劝之意。后泛称婉词规劝。 明 蔡汝楠 《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》:“悯时政得失,主文而譎諫,著之册而劝戒昭,播之诗而美刺显。

解释词语“杜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杜谏: 拼音:dù jiàn 注音:ㄉㄨˋ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谏阻。《南齐书·郁林王纪》:“中书令 何胤 以皇后从叔见亲,使直殿省,尝随后呼 胤 为三父,与 胤 谋诛 高宗 ,令 胤 受事, 胤 不敢当,依违杜諫,帝意復止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杜” 的基本字义: 落叶乔木,果实圆而小,味涩可食,俗称“杜梨”,亦称“甘棠”、“棠梨”。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。 阻塞(sè),堵塞(sè):~绝。~

解释词语“大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大谏: 拼音:dà jiàn 注音:ㄉㄚˋ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(1).竭力规劝。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犹之未远,是用大諫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大諫,谓其諫之深。” (2).古代官名,掌谏诤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使 鲍叔牙 为大諫。” 尹知章 注:“所以諫正君。” (3). 唐 宋 时谏议大夫之别称。 唐 孙棨 《北里志·王苏苏》:“有进士 李标 者,自言 李英公 勣 之后,久在大諫 王致君 门下。

解释词语“谏匦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匦: 拼音:jiàn guǐ 注音:ㄐㄧㄢˋ ㄍㄨㄟˇ 词语解释: 收纳谏章的匦匣。 唐 陈子昂 《谏刑书》:“贱臣不胜愚恳忠愤之至,輒投諫匭,昧死上闻。”参见“ 匭院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兵~。从~如流。 含有“谏” 的词语: 诚悬笔谏 诚谏 指谏 显谏 诵谏 说谏 顺谏 逆谏 面谏 给谏 晓谏 陷谏 悯谏 笔谏 孰谏

解释词语“招谏匦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招谏匦: 拼音:zhāo jiàn guǐ 注音:ㄓㄠ ㄐㄧㄢˋ ㄍㄨㄟˇ 词语解释: 帝王在朝堂上设置的征求规劝的意见箱。《宋史·高锡传》:“ 锡 徒步诣招諫匭上书,请择贤任官,分治众职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招” 的基本字义: 打手势叫人来:~唤。~呼。~手上车。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:~集。~收。~纳。~贤。~聘。~兵买马。 应接:~待宾客。 引来:~惹。~引。~揽。~致。 承认自己的罪行:~

解释词语“骤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骤谏: 拼音:zhòu jiàn 注音:ㄓㄡˋ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屡次进谏。《左传·宣公元年》:“ 晋侯 侈, 赵宣子 为政,骤諫而不入,故不竞于 楚 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 灵公 立十四年,益骄。 赵盾 骤諫, 灵公 弗听。”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帝( 司马懿 )以 达 ( 孟达 )言行倾巧不可任,骤諫不见听,乃以 达 领 新城 太守,封侯,假节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骤” 的基本字义: (

解释词语“纳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纳谏: 拼音:nà jiàn 注音:ㄣㄚˋ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(1).接受规劝。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纳諫不忘其师,言身不失其友。” 唐 陆贽 《贞元九年大赦制》:“纳諫如响,任贤勿疑。” 金 王若虚 《臣事实辨》:“臣以进言为忠,君以纳諫为圣。”《前汉书平话》卷中:“任用贤士,纳諫如流。”《清史稿·高宗纪》:“ 锦县 生员 金从善 ,以上言建储立后,纳諫施德,忤旨,论斩。

解释词语“左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左谏: 拼音:zuǒ jiàn 注音:ㄗㄨㄛˇ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唐 代左谏议大夫的简称。 唐 孙棨 《北里志·郑举举》:“今左諫 王致君 ,右貂 郑礼臣 ,夕拜 孙文府 ,小天 赵为山 皆在席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左” 的基本字义: 面向南时,东的一边,与右相对:~手。~方。~右。~膀右臂。 地理上指东方:山~。江~。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:~派。~翼。~倾。

解释词语“谏难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难: 拼音:jiàn nán 注音:ㄐㄧㄢˋ ㄣㄢˊ 词语解释: 谓冒着危险进行规劝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程材》:“儒生不习於职,长於匡救,将相倾侧,諫难不惧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兵~。从~如流。 含有“谏” 的词语: 诚悬笔谏 诚谏 指谏 显谏 诵谏 说谏 顺谏 逆谏 面谏 给谏 晓谏 陷谏 悯谏 笔谏 孰谏 密谏 距谏

解释词语“谏友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友: 拼音:jiàn yǒu 注音:ㄐㄧㄢˋ ㄧㄡˇ 词语解释: ◎ 谏友 jiànyǒu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,即“诤友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兵~。从~如流。 含有“谏” 的词语: 诚悬笔谏 诚谏 指谏 显谏 诵谏 说谏 顺谏 逆谏

解释词语“谏囊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囊: 拼音:jiàn náng 注音:ㄐㄧㄢˋ ㄐㄧㄢˋ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犹谏函。借指谏书。 宋 韩琦 《谢转给事中表》:“周旋俗吏之为,激切諫囊之论,不虞摈斥,盖恃聪仁。” 宋 韩琦 《谢知制诰启》:“諫囊陈事,将隳厥官;词掖升荣,遽冒其宠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兵~。从~如流。 含有“谏” 的词语: 诚悬笔谏 诚谏

解释词语“谏纸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纸: 拼音:jiàn zhǐ 注音:ㄐㄧㄢˋ ㄓㄧˇ 词语解释: (1).书写谏章的稿纸。 唐 白居易 《论制科人状》:“臣今职为学士,官是拾遗,日草詔书,月请諫纸。” 宋 黄庭坚 《和答外舅孙莘老》:“尚怜费諫纸,玉唾洒新句。” (2).借指谏书。 唐 薛能 《昇平词》之十:“諫纸应无用,朝纲自有伦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

解释词语“谏阻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阻: 拼音:jiàn zǔ 注音:ㄐㄧㄢˋ ㄗㄨˇ 词语解释: ◎ 谏阻 jiànzǔ 直言劝阻 -- 劝阻。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这样很好,若老爷们再要改时,全仗大爷諫阻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二回:“他老婆同儿子再三諫阻,不容他起身,他只得罢手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:“谏官多上书谏阻,以为非久安之道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词语“教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教谏: 拼音:jiào jiàn 注音:ㄐㄧㄠˋ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教导与规劝。《孔子家语·郊问》:“卜之日,王亲立于泽宫以听誓命,受教諫之义也。” 宋 叶适 《黄君墓志铭》:“遇后生有教諫,亦讽道宛转,不令失色词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教” 的基本字义: 指导,训诲:~习。~头。~正。~师。~导。管~。请~。~学相长。因材施~。 使,令:风能~船走。 指“宗教”:~士。~主。~皇。~堂。 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