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敢谏鼓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敢谏鼓: 拼音:gǎn jiàn gǔ 注音:ㄍㄢˇ ㄐㄧㄢˋ ㄍㄨˇ 词语解释: 即登闻鼓。进谏者所击之鼓。 宋 范仲淹 《帝王好尚论》:“ 尧 设敢諫鼓,建进善旌。”参见“ 登闻鼓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敢” 的基本字义: 有勇气,有胆量:勇~。果~。~闯。~死队。~作~为。~怒而不~言。 谦辞,“不敢”的简称,冒昧的意思:~问。~请。~烦。 方言,莫非:~许。~怕。~是哥哥回来了? 含有“

解释词语“台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台谏: 拼音:tái jiàn 注音:ㄊㄞˊ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唐 宋 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,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、谏议大夫等为谏官。两者虽各有所司,而职责往往相混,故多以“臺諫”泛称之。 明 初废谏院,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,两者开始合流。至 清 雍正 元年,又使之同隶都察院,于是台谏完全合二为一。 宋 李纲 《上渊圣皇帝实言封事》:“立乎殿陛之间与天子争是非者,臺諫也。”《宋史·萧服传》

解释词语“俸给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俸给: 拼音:fèng gěi 注音:ㄈㄥˋ ㄍㄟˇ 词语解释: 俸禄;薪金。《宋史·赵禼传》:“朝廷欲官其任事之酋,鐫岁赐以为俸给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至和二年》:“内臣 王守忠 请节度使俸给,諫官 韩絳 力言不可。”《明史·食货志六》:“﹝ 洪武 ﹞二十八年,詔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,量减诸王岁给,以资军国之用。” 叶圣陶 《校长》:“现在 叔雅 家里颇优裕,微薄的俸给差不多皮裘的一根毛,增不了

解释词语“券给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券给: 拼音:quàn gěi 注音:ㄑㄨㄢˋ ㄍㄟˇ 词语解释: 宋 代发给出戍或就役士卒的一种补助凭证。可据以领取钱币、实物等。《宋史·汪纲传》:“当精择伉壮,广其尺籍,悉隶御前军额,分擘券给以助州郡衣粮之供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券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的契据,常分为两半,双方各执其一,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:债~。国库~。入场~。证~。稳操胜~。 含有“券” 的词语: 立券 礼券 可操左

解释词语“支给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支给: 拼音:zhī gěi 注音:ㄓㄧ ㄍㄟˇ 词语解释: 供给,支付。 唐 韩愈 《请复国子监生徒状》:“今请準新补人数,量加支给。” 前蜀 花蕊夫人 《宫词》之八八:“月头支给买花钱,满殿宫人近数千。”《明史·外国传一·朝鲜》:“顾以封疆多故,土瘠民贫,内供本国之军需,外济镇兵之待哺,生穀有限,支给实难。” 郭沫若 《反正前后》第二篇四:“﹝ 赵尔丰 ﹞退回 打箭炉 去继续经营 西藏 ,一切

解释词语“给客橙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客橙: 拼音:gěi kè chéng 注音:ㄍㄟˇ ㄎㄜˋ ㄔㄥˊ 词语解释: 果木名。金桔的别称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橙》:“ 郭璞 曰: 蜀中 有给客橙,似橘而小,若柚而芳香。夏秋华实相继。或如弹丸,或如手指。通岁食之。亦名卢橘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二·金桔》:“给客橙者,其芳香如橙,可供给客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给” 的基本字义: 交付,送与:~以。~予。送~。献~

解释词语“给假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假: 拼音:gěi jiǎ 注音:ㄍㄟˇ ㄐㄧㄚˇ 词语解释: 准予休假。《隋书·礼仪志四》:“ 后齐 制,立新学……学生每十日给假,皆以丙日放之。”《警世通言·钝秀才一朝交泰》:“﹝ 马德称 ﹞上表给假还乡,焚黄謁墓,圣旨准了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﹝ 闻俊卿 ﹞问着了 杜子中 一家,原来那 魏撰之 已在部给假回去了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给” 的基本字义: 交付,送与:~以。~予。送~

解释词语“给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复: 拼音:gěi fù 注音:ㄍㄟˇ ㄈㄨˋ 词语解释: 免除赋税徭役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﹝ 咸寧 元年﹞二月,以将士应已娶者多,家有五女者给復。”《北史·魏纪三·高祖孝文帝》:“﹝ 太和 二十二年﹞詔以 穰 人首归大顺始终若一者,给復三十年,标其所居曰 归义乡 ;次降者,给復十五年。”《新唐书·高祖纪》:“丙寅, 竇建德 伏诛。丁卯,大赦,给復天下一年。” 宋 曾巩 《本朝政要策·水灾策》

解释词语“给付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付: 拼音:gěi fù 注音:ㄍㄟˇ ㄈㄨˋ 词语解释: ◎ 给付 gěifù 支付;付给 将考虑降低门诊给付 ◎ 给付 jǐfù 付给;交付 -- 交付。 宋 洪迈 《容斋三笔·僧道科目》:“候敕下委祠部给付凭由,方得剃头受戒。”《元典章·户部八·盐课》:“查盐出场,比对勘合,抄写字号相同,将引给付客旅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八三回:“原有老小者,赏赐给付与老小养赡终

解释词语“给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扶: 拼音:gěi fú 注音:ㄍㄟˇ ㄈㄨˊ 词语解释: 给予扶侍之人。古时君主赐给大臣的一种礼遇。《南齐书·始安贞王遥光传》:“帝崩,遗詔加 遥光 侍中、中书令,给扶。”《陈书·袁宪传》:“ 宪 於是表请解职, 后主 不许,给扶二人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随笔·给扶侠侍之分》:“常见 岑文本 画古帝王像,一帝之侧,必有二人拥侍而立者,亦復冕而貂蝉,但止三旒,非若天子之九旒,不解其制。 朱万同

解释词语“苦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苦谏: 拼音:kǔ jiàn 注音:ㄎㄨˇ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: 苦心竭力地规劝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桓思窦皇后》:“又欲尽诛诸贵人。中常侍 管霸 、 苏康 苦諫,乃止。”《晋书·王坦之传》:“ 谢安 爱好声律,朞功之惨,不废妓乐,颇以成俗。 坦之 非而苦諫之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 到洽 为御史中丞,初欲弹 刘孝绰 ,其兄 溉 先与 刘 善,苦諫不得,乃诣 刘 涕泣告别而去。”

解释词语“敏给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敏给: 拼音:mǐn gěi 注音:ㄇㄧㄣˇ ㄍㄟˇ 词语解释: 犹敏捷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有一狙焉,委蛇攫搔,见巧乎王。王射之,敏给博捷矢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敏给,犹速也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才略》:“ 潘岳 敏给,辞自和畅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读四书大全说·论语·为政篇九》:“盖干禄之学,当亦不外言行;而或摭拾为言,敏给为行,以合主者之好,则古今仕学之通病,於是俗学与圣学始同终异。

解释词语“谏止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止: 拼音:jiàn zhǐ 注音:ㄐㄧㄢˋ ㄓㄧˇ 词语解释: 劝阻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“王之上书,数諫止王,王弗听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董和传》:“前参事於 幼宰 ,每言则尽,后从事於 伟度 ,数有諫止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四回:“ 宰孔 私诣 管仲 曰:‘夫封禪之事,非诸侯所宜言也。 仲父 不能发一言諫止乎?’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

解释词语“谏折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折: 拼音:jiàn shé 注音:ㄐㄧㄢˋ ㄕㄜˊ 词语解释: 规劝争辩。《北史·辛琛传》:“刺史 李崇 ,多事产业, 琛 每諫折, 崇 不从,遂相纠举,詔并不问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兵~。从~如流。 含有“谏” 的词语: 诚悬笔谏 诚谏 指谏 显谏 诵谏 说谏 顺谏 逆谏 面谏 给谏 晓谏 陷谏 悯谏 笔谏 孰谏 密谏

解释词语“谏职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谏职: 拼音:jiàn zhí 注音:ㄐㄧㄢˋ ㄓㄧˊ 词语解释: 谏官之职。《晋书·傅玄传》:“ 玄 及散骑常侍 皇甫陶 ,共掌諫职。”《新唐书·柳珪传》:“ 仲郢 诉其子‘冒处諫职为不可,谓不孝则诬。请勒就养’。詔可。”《文献通考·职官四》:“乃詔虽不兼諫职者,亦许直前奏事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谏” 的基本字义: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~劝。进~。~阻。兵~。从~如流。 含有“谏

解释词语“给面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面子: 拼音:gěi miàn zi 注音:ㄍㄟˇ ㄇㄧㄢˋ ㄗㄧ 词语解释: 照顾情面,使人面子上下得来:你们俩是老同学,你总得给他点面子。也说给脸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给” 的基本字义: 交付,送与:~以。~予。送~。献~。 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:~他一顿批评。 替,为:~大家帮忙。 被,表示遭受:房子~火烧掉了。 把,将:请你随手~门送上。 含有“给” 的词语: 给粟 给施 给舍 给侍 给

解释词语“给驿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驿: 拼音:gěi yì 注音:ㄍㄟˇ ㄧˋ 词语解释: 给予驿站车马。《新唐书·张九龄传》:“数乞归养,詔不许。以其弟 九皋 、 九章 为 岭南 刺史,岁时听给驛省家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给” 的基本字义: 交付,送与:~以。~予。送~。献~。 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:~他一顿批评。 替,为:~大家帮忙。 被,表示遭受:房子~火烧掉了。 把,将:请你随手~门送上。 含有“给” 的词语: 给粟

解释词语“给札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札: 拼音:gěi zhá 注音:ㄍㄟˇ ㄓㄚˊ 词语解释: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 蜀 人 杨得意 为狗监,侍上。上读《子虚赋》而善之,曰:‘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!’ 得意 曰:‘臣邑人 司马相如 自言为此赋。’上惊,乃召问 相如 。 相如 曰:‘有是。然此乃诸侯之事,未足观也。请为天子游猎赋,赋成奏之。’上许,令尚书给笔札。”后因谓朝廷对文士的特殊礼遇为“给札”。 宋 曾巩 《回许安世谢

解释词语“给役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役: 拼音:gěi yì 注音:ㄍㄟˇ ㄧˋ 词语解释: 供应使役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上五》:“ 淳化 五年,始令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,第二等户为户长,勿冒名以给役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甄后》:“夫人已復旧位;妾謫限未满,夫人请之天曹,暂使给役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给” 的基本字义: 交付,送与:~以。~予。送~。献~。 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:~他一顿批评。 替,为:~大家帮忙。 被,表示

解释词语“给食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给食: 拼音:gěi shí 注音:ㄍㄟˇ ㄕㄧˊ 词语解释: 供给食用。《墨子·号令》:“若贫不能自给食者,上食之。”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 萧何 转漕 关中 ,给食不乏。” 宋 方凤 《物异考·金石异》:“ 唐 垂拱 中, 武威郡 石化为麪,贫人取以给食。” 给别人吃。《墨子·号令》:“为养其亲若妻子,为异舍,无与员同所,给食之酒肉。”《史记·平準书》:“ 匈奴 数侵盗此边,屯戍者多,边粟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