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秉钧持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秉钧持轴: 拼音:bǐng jūn chí zhóu成语简拼:bjcz注音:ㄅㄧㄥˇ ㄐㄩㄣ ㄔㄧˊ ㄓㄡ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1045879\"); 成语繁体:秉鈞持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秉钧当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当权 成语解释: 执政掌权。 成语出处: 明 唐顺之《答曾石塘总制》:“使继此而进以秉钧持轴,则夫不动声色而坐

解释成语“秉节持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秉节持重: 拼音:bǐng jié chí zhòng成语简拼:bjcc注音:ㄅㄧㄥˇ ㄐㄧㄝ ˊ ㄔㄧˊ ㄓ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1025876\"); 成语繁体:秉節持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品行 成语解释: 保持节操,谨慎稳重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 伏湛传》:“[伏湛]遭时反覆,不离兵凶,秉节持重,有

解释成语“蚌鹬争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蚌鹬争衡: 拼音:bàng yù zhēng héng成语繁体:蜯鷸爭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蚌鹬相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两者相争 成语解释: 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都不相让。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。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,便宜第三者 成语出处: 蔡寅《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》:“蚌鹬争衡,鱼龙曼衍,离奇变幻之局,

解释成语“把酒持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把酒持螯: 拼音:bǎ jiǔ chí áo成语简拼:bjca注音:ㄅㄚˇ ㄐㄧㄨˇ ㄔㄧˊ ㄠ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1333426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持螯把酒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饮酒作乐 成语解释: 手持蟹螯饮酒。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。 成语出处: 语出《晋书 毕卓传》:“卓尝谓人曰:‘得酒满数百斛船,四时甘味置两

解释成语“瓦器蚌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瓦器蚌盘: 拼音:wǎ qì bàng pán成语简拼:wqbp注音:ㄨㄚˇ ㄑㄧˋ ㄅㄤˋ ㄆ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453167\"); 成语繁体:瓦器蜯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 成语解释: 泛指粗陋的食器。形容生活俭朴。 成语出处: 《陈书·高祖记》:“以俭素自率,常膳不过数品,私飨曲宴

解释成语“持满戒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持满戒盈: 拼音:chí mǎn jiè yíng成语简拼:cmjy注音:ㄔㄧˊ ㄇㄢˇ ㄐㄧㄝ ˋ 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8293617\"); 成语繁体:持滿戒盈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。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。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曹操《善哉行》之三:“持

解释成语“失马塞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马塞翁: 拼音:shī mǎ sài wēng成语简拼:smsw注音:ㄕㄧ ㄇㄚˇ ㄙㄞˋ ㄨㄥ成语繁体:失馬僿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塞翁失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。 成语出处: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三回:“我家虽不宽余,也还可以勉强温饱,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,几乎弄得家破人亡;还仗天祖之

解释成语“不倒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倒翁: 拼音:bù dǎo wēng注音:ㄅㄨˋ ㄉㄠˇ ㄨㄥ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处世 成语解释: 本是一种玩具。比喻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 成语出处: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可是失望、遭欺骗的情欲,被损伤的骄傲,都不肯平伏,像不倒翁,捺下去又竖起来,反而摇摆得利害。” 成语例子: 邓小平《解放思

解释成语“不痴不聋,不作阿家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痴不聋,不作阿家翁: 拼音:bù chī bù lóng,bù zuò ā jiā wēng成语繁体:不癡不聾,不作阿家翁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2回:“又道‘不痴不聋,不作阿家翁’。这个笑话,细细想去,却

解释成语“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: 拼音:yù bàng xiāng zhēng,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鹬蚌相争,渔人获利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: 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俟关中平

解释成语“不痴不聋,不做家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痴不聋,不做家翁: 拼音:bù chī bù lóng,bù zuò jiā wēng成语繁体:不癡不聾,不做家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成语出处: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第224卷:“鄙谚有之‘不痴不聋,不为家翁’,儿女子

解释成语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: 拼音:yù bàng xiāng zhēng,yú wēng dé lì成语简拼:ybxzywdl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3168779\"); 成语繁体:鷸蜯相爭,漁翁得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渔人得利、两败俱伤、从中渔利反义词: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保泰持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保泰持盈: 拼音:bǎo tài chì yíng成语简拼:btcy注音:ㄅㄠˇ ㄊㄞˋ ㄔㄧˊ 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2273449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保盈持泰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维持社会安定 成语解释: 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。 成语出处: 《明史 孝宗纪赞》:“孝宗儿能恭俭有制,勤政爱民,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,

解释成语“持盈保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持盈保泰: 拼音:chí yíng bǎo tài成语简拼:cybt注音:ㄔㄧˊ ㄧㄥˊ ㄅㄠˇ ㄊ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31412156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持盈守成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身居高位要谦虚谨慎以保平安 成语解释: 盈:盛满;泰:平安。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,避免灾祸,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。 成语出

解释成语“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: 拼音:mǔ dān suī hǎo,yě dé lǜ yè fú chí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牡丹虽好,全仗绿叶扶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帮助 成语出处: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5回:“‘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’哩。你自家一个,就歪歪到那里去

解释成语“渔经猎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渔经猎史: 拼音:yú jīng liè shǐ成语繁体:漁經獵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渔、猎:涉猎。涉猎经典史籍。指泛读群书,知识广博 成语出处: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2卷:“进士王壡,渔经猎史之士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渔” 的基本字义: 捕鱼:~业。~翁。~村。~船。~网。

解释成语“扶危持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扶危持颠: 拼音:fú wēi chí diān成语简拼:fwcd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1305910\"); 成语繁体:扶危持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扶危持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本事大 成语解释: 扶:帮助;持:握,把握;颠:倒,倾倒。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。 成语出处: 唐 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素骄贵,末年愈甚,无复知

解释成语“戛釜撞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戛釜撞翁: 拼音:jiá fǔ zhuàng wè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戛釜撞瓮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戛:敲击;釜:陶器;翁:通“瓮”,陶器。敲打锅子,碰撞陶器。比喻粗俗的音乐 成语出处: 清·陈廷焯《白雨斋诗话》第六卷:“粗心人读之,戛釜撞翁,何由识其真哉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戛” 的基本字义: 长矛。 敲,敲打。 常

解释成语“持疑不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持疑不定: 拼音:chí yí bù dì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持疑不决反义词:当机立断、斩钉截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疑:疑虑。心怀疑虑,迟迟不能决定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卷:“众人持疑不定,六郎亦闷闷不乐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持” 的基本字义: 拿着,握住:~笔。~枪。~牢(把稳)。 遵守不变:坚~

解释成语“持平之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持平之论: 拼音:chí píng zhīlùn成语简拼:cpzl注音:ㄔㄧˊ ㄆㄧㄥˊ ㄓㄧ ㄌ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63911758\"); 成语繁体:持平之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不偏不倚、公正无私反义词:偏听偏信、一孔之见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含褒义,形容调和折中的言论 成语解释: 持平:保持公正;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