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目断魂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目断魂销: 拼音:mù duàn hún xiāo成语简拼:mdhx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1394561\"); 成语繁体:目斷魂銷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目断魂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目断:竭尽目力所见。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,因而内心十分悲痛。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。亦作“目断魂消”。 成语出处: 唐·元稹《同州刺

解释成语“阴魂不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阴魂不散: 拼音:yīn hún bù sàn成语简拼:yhbs注音:ㄧㄣ ㄏㄨㄣˊ ㄅㄨˋ ㄙ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9136743\"); 成语繁体:陰魂不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阴灵不散反义词:灰飞烟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坏人 成语解释: 比喻坏人、坏事虽已清除,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 成语出处: 李晓

解释成语“魂消魄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魂消魄夺: 拼音:hún xiāo pò duó成语简拼:hxpd注音:ㄏㄨㄣˊ ㄒㄧㄠ ㄆㄛˋ ㄉㄨㄛ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0174120\"); 成语繁体:魂消魄奪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魂丧神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9回:“季斯看了多时,又阅

解释成语“惊魂落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惊魂落魄: 拼音:jīng hún luò pò成语简拼:jhlp注音:ㄐㄧㄥ ㄏㄨㄣˊ ㄌㄨㄛˋ ㄊ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7135708\"); 成语繁体:驚魂落魄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惊魂丧魄、惊魂失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恐惧时 成语解释: 同“惊魂丧魄”。 成语出处: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23章

解释成语“胆裂魂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胆裂魂飞: 拼音:dǎn liè hún fēi成语简拼:dlhf注音:ㄉㄢˇ ㄌㄧㄝ ˋ ㄏㄨㄣˊ ㄈㄟ发音:(\"xxzl.com.4080135012245\"); 成语繁体:膽裂魂飛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魂飞魄散反义词:神色自若 成语用法: 作状语;指害怕 成语解释: 裂:破裂。魂:魂灵、神志。胆也破了,魂也飞了。形容极度害怕、恐慌。 成语出处: 清·

解释成语“失魂丧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魂丧胆: 拼音:shī hún sàng dǎn成语简拼:shsd注音:ㄕㄧ ㄏㄨㄣˊ ㄙㄤˋ ㄉㄢˇ成语繁体:失魂喪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失魂丧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惊慌等 成语解释: 形容极度恐慌。 成语出处: 巴金《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》:“他那四方脸、紫红脸膛、宽肩膀、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、贯长虹的英雄气概,使

解释成语“黯然魂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黯然魂销: 拼音:àn rán hún xiāo成语简拼:arhx发音:(\"xxzl.com.40805393810623\"); 成语繁体:黯然魂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黯然销魂反义词:洋洋得意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人悲伤或愁苦 成语解释: 黯然:心神沮丧的样子;魂销:灵魂离开了躯壳。形容心情极其沮丧、哀痛,以致心神无主的

解释成语“猫哭耗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猫哭耗子: 拼音:māo kū hào zǐ成语繁体:貓哭耗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猫哭老鼠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假慈悲 成语解释: 比喻假慈悲,伪装同情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15回:“本来你是个猫,他是个鼠,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?” 成语例子: 张平《抉择》:“不过咱们这么说话是不是有点猫哭耗子假慈悲?”英语翻译:s

解释成语“魂亡魄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魂亡魄失: 拼音:hún wáng pò shī成语简拼:hwps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746256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魂飞魄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害怕 成语解释: 魂、魄:即迷信所说的灵魂。形容万分惊恐,不知所措;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。 成语出处: 汉·杨雄《羽猎赋》:“魂亡魄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心颤魂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颤魂飞: 拼音:xīn chàn hún fē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胆颤心惊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颤:颤动,发抖。心颤抖,魂飞散。形容惊恐不安 成语出处: 苏雪林《玉溪诗迷·附录》:“是心颤魂飞时的言语,是肠回荡气时的哀音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心” 的基本字义: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

解释成语“摆迷魂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摆迷魂阵: 拼音:bǎi mí hún zhèn注音:ㄅㄞˇ ㄇㄧˊ ㄏㄨㄣˊ ㄓㄣˋ成语繁体:擺迷魂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迷惑人 成语解释: 比喻采取一个迷惑人的行动 成语出处: 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66回:“到了次日,余半仙要摆迷魂阵,来问妹子余秀英借天罗地网法宝。” 成语例子: 你不要给我摆迷魂阵英语翻译:l

解释成语“销魂荡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销魂荡魄: 拼音:xiāo hún dàng pò成语简拼:xhdp注音:ㄒㄧㄠ ㄏㄨㄣˊ ㄉㄤˋ ㄆ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0405087\"); 成语繁体:銷魂蕩魄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销魂夺魄、失魂落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神态失常 成语解释: 见“销魂夺魄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这都是风俗奢

解释成语“追魂夺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追魂夺魄: 拼音:zhuī hún duó pò成语简拼:zhdp注音:ㄓㄨㄟ ㄏㄨㄣˊ ㄉㄨㄛˊ ㄆ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35351103\"); 成语繁体:追魂奪魄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追魂摄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追魂摄魄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五十二回:“文忠凛然端

解释成语“追魂摄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追魂摄魄: 拼音:zhuī hún shè pò成语简拼:zhsp注音:ㄓㄨㄟ ㄏㄨㄣˊ ㄕㄜˋ ㄆ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35401106\"); 成语繁体:追魂攝魄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追魂夺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迷信指摄取魂魄,致人死命。 成语出处: 宋·周密《癸辛杂识续集·宋江三十六

解释成语“迷魂淫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迷魂淫魄: 拼音:mí hún yín pò成语简拼:mhyp注音:ㄇㄧˊ ㄏㄨㄣˊ ㄧㄣˊ ㄆ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25031965\"); 成语繁体:迷魂滛魄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迷魂夺魄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指美好的事物 成语解释: 迷人魂、乱人魄。形容事物美好,使人醉迷 成语出处: 晋 王嘉《拾遗记 殷汤》:“师延乃更奏迷魂

解释成语“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: 拼音:hún fēi tiān wài,pò sàn jiǔ xiā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万分恐惧 成语解释: 魂:灵魂;魄: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梁中书看了,吓得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魂亡胆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魂亡胆落: 拼音:hún wáng dǎn luò成语简拼:hwdl注音:ㄏㄨㄣˊ ㄨㄤˊ ㄉㄢˇ ㄌ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49584112\"); 成语繁体:魂亡膽落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魂惊胆落、魂飞魄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惊恐时 成语解释: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二回:“鲁肃曰:‘闻皇叔用

解释成语“色授魂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色授魂与: 拼音:sè shòu hún yǔ成语简拼:sshy注音:ㄙㄜˋ ㄕㄡˋ ㄏㄨㄣˊ ㄧㄩˇ成语繁体:色授魂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神魂颠倒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见到美色而神魂颠倒 成语解释: 色:神色;授、与:给予。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,心意投合。 成语出处: 汉 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长眉连娟,微睇绵藐,色授魂与,心愉于侧。”

解释成语“三魂七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三魂七魄: 拼音:sān hún qī pò成语简拼:shqp注音:ㄙㄢ ㄏㄨㄣˊ ㄑㄧ ㄆㄛ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魂魄 成语解释: 魂: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;魄: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道家语,称人身有“三魂七魄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抱朴子·地真》:“欲得通神,宜水火水形分,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。

解释成语“惊魂失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惊魂失魄: 拼音:jīng hún shī pò成语简拼:jhsp注音:ㄐㄧㄥ ㄏㄨㄣˊ ㄕㄧ ㄆ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635892\"); 成语繁体:驚魂失魄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惊魂丧魄、惊魂落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恐惧时 成语解释: 同“惊魂丧魄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抗日歌谣·歌颂八路军》:“八路,八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