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振笔疾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笔疾书: 拼音:zhèn bǐ jí sh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 成语解释: 振:挥动;疾:迅速。挥动笔杆,急速地写起来。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的速度很快 成语出处: 《清朝野史大观·学使以快短明衡文》:“题纸一下,不可构思,振笔疾书,奔往交卷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振” 的基本字义: 搬动,挥动:~动。~荡。~幅。~臂。~聋

解释成语“振鹭充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鹭充庭: 拼音:zhèn lù chōng tíng成语繁体:振鷺充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振鹭在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振鹭:振动翅膀的白鹭。白鹭群飞,集于庭中。比喻远方贤士纷纷前来,朝廷人才济济 成语出处: 西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振鹭之声充庭,鸿鸾之党渐阶。” 成语例子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鸿渐盈阶

解释成语“振鹭在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鹭在庭: 拼音:zhèn lù zài tí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振鹭充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振鹭:振动翅膀的白鹭。白鹭群飞,集于庭中。比喻远方贤士纷纷前来,朝廷人才济济 成语出处: 《文选·任耸》:“伏惟陛下道隐旒纩,信充符玺,六飞同尘,五让高世,白驹空谷,振鹭在庭,犹惧隐鳞卜祝,藏器屠保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振”

解释成语“饱餐一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饱餐一顿: 拼音:bǎo cān yī dùn成语简拼:bcyd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23714510\"); 成语繁体:飽飱一頓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大饱口福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大吃一顿 成语解释: 指大吃一顿 成语出处: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70回:“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,大盘大碗,齐齐整整,连手下人饱

解释成语“弁髦法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弁髦法纪: 拼音:biàn máo fǎ jì成语繁体:覍髦灋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目无法纪反义词:遵纪守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目无法纪 成语解释: 弁:黑布帽子;髦:儿童眉际的垂发;弁髦:蔑视,抛弃。指蔑视抛弃法令和纪律 成语出处: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45回:“设立筹安会事务所,传布种种印刷物,实属弁髦法纪,罪不容诛。”英语翻译:

解释成语“破瓜年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破瓜年纪: 拼音:pò guā nián j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破瓜之年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女子16岁 成语解释: 破:劈开。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,指少女十六岁时 成语出处: 清·翟灏《通俗编·妇女》:“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,非也。瓜字破之为二八字,言其二八十六岁耳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破” 的基本字义: 碎,不完整:碗打~。

解释成语“声誉大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声誉大振: 拼音:shēng yù dà zhèn注音:ㄕㄥ ㄧㄩˋ ㄉㄚˋ ㄓㄣˋ成语繁体:聲譽大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声威大振、声誉鹊起反义词:声誉扫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声望、名誉 成语解释: 声望、名誉大大提高 成语例子: 经过这件事情,他声誉大振英语翻译:gain/win considerable name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铿锵顿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铿锵顿挫: 拼音:kēng qiāng dùn cu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铿锵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形容音律和谐有力、动听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2回:“这一出戏是一套‘北点绛唇’,铿锵顿挫,韵律不用说是好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铿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锵〕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

解释成语“抚膺顿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膺顿足: 拼音:fǔ yīng dùn z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捶胸顿足、拊膺顿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悲痛时 成语解释: 抚膺:拍着胸膛;顿足:以脚跺地。形容悲痛或悔恨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荆公展转寻思,抚膺顿足,懊悔不迭。”英语翻译: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

解释成语“顿挫抑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顿挫抑扬: 拼音:dùn cuò yì yáng成语简拼:dcyy注音:ㄉㄨㄣˋ ㄘㄨㄛˋ ㄧˋ ㄧㄤ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1214180\"); 成语繁体:頓挫抑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抑扬顿挫反义词:平铺直叙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、补语;形容声音 成语解释: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

解释成语“抑扬顿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抑扬顿挫: 拼音:yì yáng dùn cuò成语简拼:yydc注音:ㄧˋ ㄧㄤˊ ㄉㄨㄣˋ ㄘ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4551241\"); 成语繁体:抑揚頓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轻重缓急反义词:平铺直叙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抑:降低;挫:转折。形容声音高低起伏;节奏分明;

解释成语“顿足搓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顿足搓手: 拼音:dùn zú cuō shǒu成语简拼:dzcs注音:ㄉㄨㄣˋ ㄗㄨˊ ㄘㄨㄛ ㄕ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9381042\"); 成语繁体:頓足搓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抓耳挠腮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着急的样子 成语解释: 着急惋惜的样子。 成语出处: 梁启超《变法通义·论科举》

解释成语“摇首顿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摇首顿足: 拼音:yáo shǒu dùn zú成语繁体:摇首頓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懊悔的神态 成语解释: 摇着头,跺着脚。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5回:“摇首顿足曰:‘此人见识胜吾十倍,今不除之,必为我国之祸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摇” 的基本字义: 摆动:~曳。~晃。~荡。

解释成语“振奋人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奋人心: 拼音:zhèn fèn rén xīn成语简拼:zfrx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62614757\"); 成语繁体:振奮人心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鼓舞人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使人振作 成语解释: 振奋:振作奋发。使人们振作奋发。 成语出处: 峻青《火把赞》:“啊,火把,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

解释成语“豁然顿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豁然顿悟: 拼音:huō rán dùn wù成语简拼:hrdw注音:ㄏㄨㄛˋ ㄖㄢˊ ㄉㄨㄣˋ 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61711063\"); 成语繁体:豁然頓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豁然开悟、豁然大悟、豁然省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同“豁然大悟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贾奉

解释成语“一跌不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跌不振: 拼音:yī diē bù zhèn成语简拼:ydbz注音:ㄧ ㄉㄧㄝ ㄅㄨˋ ㄓ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9071193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蹶不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遭遇失败 成语解释: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同“一蹶不振”。 成语出处: 宋 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

解释成语“纲举目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纲举目张: 拼音:gāng jǔ mù zhāng成语简拼:gjmz注音:ㄍㄤ ㄐㄨˇ ㄇㄨˋ ㄓ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50215659\"); 成语繁体:綱舉目張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提纲挈领反义词:轻重倒置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补语、分句;比喻条理清楚 成语解释: 纲;鱼网上的总绳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网

解释成语“纲纪四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纲纪四方: 拼音:gāng jì sì fāng成语繁体:綱紀四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纲纪:治理,管理。治理天下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大雅·棫朴》:“勉勉我王,纲纪四方。”英语翻译:rule over the whole country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纲” 的基本字义: 提网的总绳。 事物的关键部分:大~。

解释成语“匡正纲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正纲纪: 拼音:kuāng zhèng gāng jì成语繁体:匡正綱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纠正法度 成语解释: 指纠正法度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何敞传》:“上当匡正纲纪,下当济安元元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匡” 的基本字义: 纠正;~正。~谬。 救:~救。~复。~时济世。 辅助,帮助:~助。~扶

解释成语“纲纪废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纲纪废弛: 拼音:gāng jì fèi chí成语简拼:gjfc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6397275\"); 成语繁体:綱紀廢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社会风气等 成语解释: 纲:政纲。纪:法纪。废弛:颓废松弛。国家的政纲、法纪、秩序松弛不振。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朝政崩坏,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