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抚膺顿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膺顿足:

拼音:fǔ yīng dùn zú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捶胸顿足、拊膺顿足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悲痛时

成语解释:

抚膺:拍着胸膛;顿足:以脚跺地。形容悲痛或悔恨的样子

成语出处: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荆公展转寻思,抚膺顿足,懊悔不迭。”
英语翻译: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抚” 的基本字义:

慰问:~恤(安慰和周济)。~慰。安~。~爱。 扶持,保护:~养成人。 轻轻地按着:‰摩。~摸。~琴(弹琴)。~今追昔。 同拊。
含有

“抚” 的成语:

抚孤恤寡
忆昔抚今
抚今追昔
扼喉抚背
抚今悼昔
抚今思昔
抚今痛昔
抚世酬物
抚时感事
抚膺顿足
抚胸呼天
抚背扼喉
感时抚事
抚掌击节
抚梁易柱
抚髀兴嗟
抚躬自问
抚绥万方
抚景伤情
抚掌大笑

“膺” 的基本字义:

胸:义愤填~。 接受,承当:~选(当选)。~赏。~受。荣~。 讨伐,打击:~惩。
含有

“膺” 的成语:

椎膺顿足
抚膺顿足
拊膺顿足
泣血捶膺
被发附膺
义愤填膺
愤气填膺
激忿填膺
拳拳服膺

“顿” 的基本字义:

很短时间的停止:停~。~宕。抑扬~挫。 忽然,立刻,一下子:~然。~即。~悟。茅塞~开。 叩,跺:~首再拜。 处理,设置:安~。整~。 疲乏:困~。劳~。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:横的两头都要~一
含有

“顿” 的成语:

摇首顿足
顿足搓手
捶胸顿脚
抑扬顿挫
顿足捶胸
顿足不前
顿口无言
搓手顿脚
捶胸顿足
顿挫抑扬
顿纲振纪
顿脚捶胸
流离颠顿
撧耳顿足
椎心顿足
椎胸顿足
椎膺顿足
指手顿脚
抚膺顿足
铿锵顿挫

“足” 的基本字义:

脚:~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~迹。~球。~坛。失~。高~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~轻重。画蛇添~。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:鼎~。碗~。 充分,够量:~月。~见。~智多谋。 完全:~以。~色。 值得,够得上:
含有

“足” 的成语:

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
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
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
百足之虫,断而不蹶
头痛治头,足痛治足
学然后知不足
学而后知不足
不足为外人道
九鼎不足为重
日计不足,岁计有余
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
无所措手足
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
百足之虫,至断不蹶
貂不足,狗尾续
百足之虫,至断不僵
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
言之无罪,闻之足戒
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