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默默无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默无语: 拼音:mò mò wú yǔ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默默无言反义词:口若悬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沉默不说话 成语解释: 默默:不说话的样子。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 成语出处: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一回:“杨御史见苏御史词色不顺,便默默无语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见男孩们默默无语束手无策,便决意自己挺身而

解释成语“默然无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然无声: 拼音:mò rán wú shēng成语繁体:嘿然無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默然无语、默默无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声音 成语解释: 默:静默。不声不响,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“于是景帝默默无声。”英语翻译:save one\'s breath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默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默默不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默不语: 拼音:mò mò bù yǔ成语繁体:嘿嘿不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默默无语反义词:口若悬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沉默 成语解释: 默默:不说话的样子。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0回:“他见郭安默默不语,如有所思,便知必有心事。” 成语例子: 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他把手托住头额默默

解释成语“树欲静而风不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树欲静而风不息: 拼音: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xī成语繁体:樹慾静而風不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树欲静而风不宁、树欲静而风不停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身不由己 成语解释: 静:平静;息:平息。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成语出处: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树欲

解释成语“一动不如一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动不如一静: 拼音: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成语简拼:ydbj注音:ㄧ ㄉㄨㄙˋ ㄅㄨˋ ㄖㄨˊ ㄧ ㄐㄧ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0386843\"); 成语繁体:一動不如一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静制动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,还是不做为好。比喻多

解释成语“树欲静而风不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树欲静而风不宁: 拼音: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níng成语简拼:syjefbn注音:ㄕㄨˋ ㄧㄩˋ ㄐㄧㄥˋ ㄦˊ ㄈㄥ ㄅㄨˋ ㄋ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448997\"); 成语繁体:樹慾静而風不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树欲静而风不停、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身不由己

解释成语“处静息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处静息迹: 拼音:chǔ jìng xī jì成语繁体:處静息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息:停止;迹:足迹。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处” 的基本字义: 居住:穴居野~。 存在,置身:

解释成语“头脑冷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头脑冷静: 拼音:tóu nǎo lěng jìng注音:ㄊㄡˊ ㄣㄠˇ ㄌㄥˇ ㄐㄧㄥˋ成语繁体:頭腦冷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头脑发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遇事沉着 成语解释: 指气质上的冷静或异常的镇定,指在紧张情况下表现的冷静或镇定 成语出处: 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21章:“如果头脑冷静,就绝不会这样做了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: 拼音:dàn bó yǐ míng zhì,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成语简拼:dbymznjyzy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5269228\"); 成语繁体:淡泊以明志,寍静以致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的修养 成语解释: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

解释成语“体察民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体察民情: 拼音:tǐ chá mín qíng成语繁体:軆詧民情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了解民间情况 成语解释: 体察:考查,观察。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 成语出处: 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:“上命差来此处歇马,体察民情。” 成语例子: 当官的必须要体察民情,不能拍老袋想当然英语翻译:experience and ob

解释成语“默不做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不做声: 拼音:mò bù zuò shēng成语繁体:嘿不做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默不作声反义词:滔滔不绝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说话 成语解释: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 成语出处: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刘峰默不做声,顺着梯子下了几阶,又回身关好柜底板。” 成语例子: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一章:“有片刻工

解释成语“默不作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不作声: 拼音:mò bù zuò shēng成语简拼:mbzs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43414634\"); 成语繁体:嘿不作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沉默寡言、默不做声反义词:口若悬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说话 成语解释: 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: 朱自清《不知道》:“固然他有时也可以‘默不作声’,有时也可

解释成语“树欲静而风不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树欲静而风不停: 拼音: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tíng成语简拼:syjefbt注音:ㄕㄨˋ ㄧㄩˋ ㄐㄧㄥˋ ㄦˊ ㄈㄥ ㄅㄨˋ ㄊ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469000\"); 成语繁体:樹慾静而風不停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树欲静而风不宁、树欲息而风不停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身不由己

解释成语“静极思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静极思动: 拼音:jìng jí sī dòng成语简拼:jjsd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55211034\"); 成语繁体:静極思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静中思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事物的变化 成语解释: 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,就希望有所改变。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,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 成语出处: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

解释成语“澹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澹泊明志,宁静致远: 拼音:dàn bó míng zhì, níng jìng zhì yuǎn成语简拼:dbmy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6218902\"); 成语繁体:澹泊明志,寍静致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澹泊:不追求名利;宁静:心情平静沉着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

解释成语“暗察明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暗察明访: 拼音:àn chá míng fǎng成语简拼:acmf发音:(\"xxzl.com.4080005111657\"); 成语繁体:暗詧明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明察暗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颂扬 成语解释: 察:细看,详审;访:寻访。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况 成语出处: 《金史 世宗纪中》:“此辈暗察明访,皆著政声。”

解释成语“察言观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察言观行: 拼音:chá yán guān xíng成语简拼:cygx注音:ㄔㄚˊ ㄧㄢˊ ㄍㄨㄢ ㄒ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6124375\"); 成语繁体:詧言觀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观言听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观察人 成语解释: 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 成语出处: 晋 袁宏《后汉纪 献帝纪五》:“古者

解释成语“察言观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察言观色: 拼音:chá yán guān sè成语简拼:cygs注音:ㄔㄚˊ ㄧㄢˊ ㄍㄨㄢ ㄙ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2293424\"); 成语繁体:詧言觀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察颜观色、鉴貌辨色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对方的心思 成语解释: 察;观:仔细看;言:话;色:脸色。

解释成语“默转潜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转潜移: 拼音:mò zhuǎn qián yí成语简拼:mzqy注音:ㄇㄛˋ ㄓㄨㄢˇ ㄑㄧㄢˊ 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57436264\"); 成语繁体:嘿轉潛移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默化潜移、潜移默化、默换潜移反义词:无动于衷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思想、作风等 成语解释: 暗中转换移易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万籁俱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万籁俱静: 拼音:wàn lài jù jì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万籁俱寂反义词:沸沸扬扬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非常安静 成语解释: 籁:古代的一种箫,泛指声音;万籁:自然界的各种声音;静:安静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,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成语出处: 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三卷:“漏二下,行踪已绝,万籁俱静。” 成语例子: 茅盾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