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邓廷桢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邓廷桢:

拼音:dèng tíng zhēn
注音:ㄉㄥˋ ㄊㄧㄥˊ ㄓㄣ

词语解释:

(1776-1846)清末官员。江苏江宁(治今南京)人。历任安徽巡抚、两广总督。1839年协同林则徐整顿海防,查禁鸦片。次年调任闽浙总督。鸦片战争爆发后,率军击退来犯的英舰。不久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。后又被起用为陕西巡抚。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邓” 的基本字义:

姓。

含有“邓” 的词语:

马邓
化邓
邓中夏
邓禹
邓友梅
邓攸忧
邓攸无子
邓颖超
邓演达
邓亚萍
邓穴
邓小平文选
邓小平理论
邓小平
邓萧
邓尉
邓拓
邓通山
邓通
邓通钱

“廷” 的基本字义:

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:朝(cháo )~。宫~。~杖。~试(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)。~对(a.在朝廷中当众对答;b.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)。

含有“廷” 的词语:

二朝廷
小朝廷
山头廷尉
门廷
大廷广众
大廷
王廷
天廷
内廷
邓廷桢
不廷
外廷
末廷
龙廷
边廷
北廷
在廷
伍廷芳
伪廷
廷掾

“桢” 的基本字义:

坚硬的木头。 古代打土墙时所立的木柱,泛指支柱:~干(gàn )(喻能胜重任的人)。 古书上指女贞树。

含有“桢” 的词语:

干桢
邓廷桢
邦桢
沈葆桢
松桢
国桢
桢固
桢榦
桢干
桢臣
桢材
桢子
桢弼
桢木
乾桢
基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