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展转反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展转反侧: 拼音:zhǎn zhuǎn fǎn c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辗转反侧、转辗反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睡不着觉 成语解释: 形容心里有事,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鲂传》:“每独矫首西顾,未尝不寤寐劳叹,展转反侧也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李贽《焚书·读史·琴赋》:“文王既得后妃,则琴瑟以友之,钟鼓以乐之,

解释成语“视险若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视险若夷: 拼音:shì xiǎn ruò yí成语简拼:sxry注音:ㄕㄧˋ ㄒㄧㄢˇ ㄖㄨㄛˋ ㄧˊ成语繁体:視險若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视险如夷反义词:视为畏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 成语解释: 见“视险如夷”。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吴质《与文帝书》:“虽云幽深,视险若夷。” 成语例子: 《隋书·刘方传》:“方肃承

解释成语“转辗反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转辗反侧: 拼音:zhuǎn niǎn fǎn cè成语简拼:znfc注音:ㄓㄨㄢˇ ㄋㄧㄢˇ ㄈㄢˇ ㄘ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40014280\"); 成语繁体:轉輾反側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展转反侧、辗转反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同“辗转反侧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王韬《淞宾琐话·田荔裳》:“闻女转辗反侧

解释成语“朝野侧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朝野侧目: 拼音:cháo yě cè mù成语繁体:朝野側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: 朝野:朝廷与民间;侧目:不敢正视。官吏和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。形容权势大令人生畏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40卷:“权尊势忠,朝野侧目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朝” 的基本字义: 早晨:~阳。~晖。~

解释成语“侧词艳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侧词艳曲: 拼音:cè cí yàn qǔ成语繁体:側詞艷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淫词艳曲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轻佻的言词 成语解释: 侧:不正;艳:艳丽。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 成语出处: 《雅言杂录》:“少敏悟,薄行无检幅,多作侧词艳曲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侧” 的基本字义: 旁:~面。~影。~门。~室。~翼。~记(关于某些活动

解释成语“横见侧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横见侧出: 拼音:héng jiàn cè chū成语简拼:hjcc注音:ㄏㄥˊ ㄐㄧㄢˋ ㄘㄜˋ ㄔㄨ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8065391\"); 成语繁体:横見側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。 成语出处: 明·袁宏道《由水溪至水心崖记》:“四面峰峦如花蕊

解释成语“旁敲侧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旁敲侧击: 拼音:páng qiāo cè jī成语简拼:pqcj注音:ㄆㄤˊ ㄑㄧㄠ ㄘㄜˋ ㄐㄧ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5352269\"); 成语繁体:旁敲側撃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拐弯抹角反义词:直言不讳、直截了当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从侧面含蓄表达 成语解释: 侧:旁边;击:敲打。在旁边敲打。

解释成语“横峰侧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横峰侧岭: 拼音:héng fēng cè lǐng成语简拼:hfcl发音:(\"xxzl.com.4071947214033\"); 成语繁体:横峯側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山势纵横交错,起伏重叠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题西林壁》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

解释成语“反侧自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反侧自安: 拼音:fǎn cè zì ān成语繁体:反側自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反侧获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政策等 成语解释: 反侧:翻来覆去不能入睡,心神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。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光武不省,会诸将军烧之,曰:‘令反侧子自安。’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夷险一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夷险一节: 拼音:yí xiǎn yī jié成语繁体:夷險一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夷:平坦;节:节操。在平坦与险要地方都是一种节操。比喻处顺境与逆境都能恪守节操 成语出处: 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竭身命以殉国,经夷险而一节者,忠臣也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故能出入将相,勤劳王家,而夷险一

解释成语“明扬侧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明扬侧陋: 拼音:míng yáng cè lòu成语简拼:mycl注音:ㄇㄧㄥˊ ㄧㄤˊ ㄘㄜˋ ㄌㄡ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75715348\"); 成语繁体:明揚側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明扬仄陋 成语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;指明察举荐并重用出身寒微的贤人 成语解释: 侧陋: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。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。

解释成语“珠玉在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珠玉在侧: 拼音:zhū yù zài cè成语简拼:zyzc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9538307\"); 成语繁体:珠玉在側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珠玉在傍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状语;含褒义,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比喻有容貌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。侧:一旁;珠玉:珍珠美玉;借指仪态华贵的人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卫玠传》:“玠风神秀

解释成语“转侧不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转侧不安: 拼音:zhuǎn cè bù ā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转侧:移换方位。形容心有所思,睡不安稳的状态 成语出处: 汉·王充《论衡·案书》:“二语不定,转侧不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转” 的基本字义: 迁徙;流亡:老弱~乎沟壑。 不直接的,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:~送。~达。~发。~运。周~。 改换

解释成语“挺鹿走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挺鹿走险: 拼音:tǐng lù zǒu xiǎn成语简拼:tlzx注音:ㄊㄧㄥˇ ㄌㄨˋ ㄗㄡˇ ㄒㄧ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85611919\"); 成语繁体:挺鹿走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铤鹿走险、铤而走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冒险 成语解释: 挺而走险。指事急之时,被迫冒险行事。 成语出处: 语出《左传

解释成语“旁见侧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旁见侧出: 拼音:páng jiàn cè chū成语简拼:pjcc注音:ㄆㄤˊ ㄐㄧㄢˋ ㄘㄜˋ ㄔ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9432907\"); 成语繁体:旁見側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从侧面表现 成语解释: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的形象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书吴道子画后》:“道子画人物,如以灯取影,逆来顺往,

解释成语“凭险作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凭险作守: 拼音:píng xiǎn zuò shǒ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凭:靠着。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梁武帝纪·封梁公策》:“凭险作守,兵食兼资,风激电骇,莫不震叠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凭” 的基本字义: 靠在东西上:~栏。~吊(对着遗迹怀念)。 依靠,仗恃:~借。~靠

解释成语“视险如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视险如夷: 拼音:shì xiǎn rú yí成语简拼:sxry注音:ㄕㄧˋ ㄒㄧㄢˇ ㄖㄨˊ ㄧˊ成语繁体:視險如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视险若夷反义词:视为畏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 成语解释: 夷:平坦。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 成语出处: 汉 刘协《喻郭汜诏》:“今得东移,望远若近,视险如

解释成语“履险若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履险若夷: 拼音:lǚ xiǎn ruò yí成语简拼:lxry注音:ㄌㄩˇ ㄒㄧㄢˇ ㄖㄨㄛˋ 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44214643\"); 成语繁体:履險若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履险如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成语解释: 见“履险如夷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姚苌载记》:“董率大众,履险

解释成语“清君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清君侧: 拼音:qīng jūn cè成语简拼:qjc注音:ㄑㄧㄥ ㄐㄩㄣ ㄘ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21215142\"); 成语繁体:清君側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清除君主身旁的坏人 成语解释: 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、坏人。 成语出处: 《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》:“此逐君侧之恶人。”唐 李商隐《有感

解释成语“辗转反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辗转反侧: 拼音:zhǎn zhuǎn fǎn cè成语简拼:zzfc注音:ㄓㄢˇ ㄓㄨㄢˇ ㄈㄢˇ ㄘ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05116514\"); 成语繁体:輾轉反側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翻来复去、夜不成眠反义词:高枕无忧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指睡不着觉 成语解释: 翻来复去;睡不着觉。形容心事重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