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视险若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视险若夷:

拼音:shì xiǎn ruò yí
成语简拼:sxry
注音:ㄕㄧˋ ㄒㄧㄢˇ ㄖㄨㄛˋ ㄧˊ
成语繁体:視險若夷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视险如夷
反义词:视为畏途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

成语解释:

见“视险如夷”。

成语出处:

三国·魏·吴质《与文帝书》:“虽云幽深,视险若夷。”

成语例子:

《隋书·刘方传》:“方肃承庙略,恭行天讨,饮冰煓迈,视险若夷。”
英语翻译:no fear of danger and difficulties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视” 的基本字义:

看:~觉。~力。~野。鄙~。注~。近~。~而不见。熟~无睹。 亲临某事:~事。~察。 看待:藐~。重~。等闲~之。 看望:探~。省(xǐng )~。 比照:“天子之卿受地~侯”。 古同示,表明。
含有

“视” 的成语:

鸱视虎顾
鸱视狼顾
邈处欿视
逖听遐视
视远步高
送往视居
枭视狼顾
眩视惑听
鹰瞵鹗视
鹰瞵虎视
鹯视狼顾
正视绳行
左顾右视
收视返听
虎视鹰扬
目不忍视
自视甚高
目不别视
目不转视
目不妄视

“险” 的基本字义:

可能遭受的灾难:危~。风~。冒~。探~。保~。铤而走~。 可能发生灾难的:~象。~情。~境。~峰。~恶。 要隘,不易通过的地方:~隘。~厄。~固。天~。 存心狠毒:~毒。阴~。 几乎,差一点:~胜。~些。
含有

“险” 的成语:

阴险歹毒
暗礁险滩
险阻艰难
山高水险
千难万险
艰难险阻
出夷入险
津关险塞
履险蹈危
行险侥幸
地远山险
涉危履险
猪卑狗险
通险畅机
险陂倾侧
险象环生
冒险主义
长江天险
铤而走险
挺而走险

“若” 的基本字义:

如果,假如:~果。倘~。假~。天~有情天亦老。 如,像:年相~。安之~素。旁~无人。置~罔闻。门庭~市。 你,汝:~辈。“更~役,复~赋,则何如?” 约计:~干(ɡān )。~许。 此,如此:“以~所为,求
含有

“若” 的成语:

昭然若揭
惘然若失
谈笑自若
泰然自若
受宠若惊
爽然若失
了若指掌
狗彘不若
寥若晨星
炳若观火
从善若流
斠若画一
邈若河山
邈若山河
燎若观火
凛若秋霜
轻若鸿毛
闻宠若惊
悬若日月
夷然自若

“夷” 的基本字义:

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:东~。九~(古时称东夷有九种)。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:华~杂处(chǔ ㄔㄨˇ)。 平,平坦,平安:化险为~。 弄平:~为平地。 消灭:~灭。族~(诛杀犯罪者家族)。 等辈:“诸将皆
含有

“夷” 的成语:

出夷入险
朝夷暮跖
不夷不惠
匪夷匪惠
河溓海夷
塞井夷灶
毁宗夷族
伤夷折衄
尊王攘夷
行比伯夷
急病让夷
夷然不屑
以夷制夷
以夷伐夷
夷然自若
以夷攻夷
以夷治夷
江左夷吾
用夏变夷
夷险一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