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衣帛食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衣帛食肉: 拼音:yī bó shí ròu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衣锦食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衣:穿。穿锦衣,吃肉食。形容生活富裕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孟母三移》第四折:“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衣” 的基本字义: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~服。~着(zhuó)。~冠。~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金帛珠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金帛珠玉: 拼音:jīn bó zhū y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帛:丝织品。黄金、绢帛、珍珠、美玉。形容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: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八卷:“其气非金帛珠玉也,不可求于人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金” 的基本字义: 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,黄赤色,质软:黄~。~子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布帛菽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布帛菽粟: 拼音:bù bó shū sù成语简拼:bbss注音:ㄅㄨˋ ㄅㄛˊ ㄕㄨ ㄙ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3333464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衣食住行、柴米油盐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生活必需品 成语解释: 帛:丝织品;菽:豆类;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指生活必需品。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2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束帛加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束帛加璧: 拼音:shù bó jiā bì注音:ㄕㄨˋ ㄅㄛˊ ㄐㄧㄚ ㄅㄧ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束:一捆;帛:丝织品;璧:玉。一捆丝织品,再加上美玉。古代最贵重的礼物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,安车驷马迎申公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张居正《帝鉴图说》上篇:“上使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子女玉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子女玉帛: 拼音:zǐ nǚ yù bó成语简拼:znyb发音:(\"xxzl.com.407233603111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子女金帛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原指人民与财产。后用以泛指财物、美女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》:“子女玉帛,则君有之;羽毛齿革,则君他生焉。” 成语例子: 于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5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垂名竹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垂名竹帛: 拼音:chuí míng zhú bó成语简拼:cmzb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91115433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名垂青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载入史册 成语解释: 垂名:传名。竹帛: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,借指典籍、史册。名字 成语出处: 《封神演义》五十七回:“大丈夫先立功业,共扶明主,垂名竹帛。” 成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5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子女金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子女金帛: 拼音:zǐ nǚ jīn b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子女玉帛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子女:指年轻的男女奴婢。指人民和财物。也泛指财物、财产 成语出处: 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金贼所爱,惟子女金帛,志已骄惰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子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 植物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鱼帛狐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鱼帛狐篝: 拼音:yú bó hú gōu成语简拼:ybhg注音:ㄧㄩˊ ㄅㄛˊ ㄏㄨˊ ㄍㄡ发音:(\"xxzl.com.407231939742\"); 成语繁体:魚帛狐篝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典出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陈胜吴广喜,念鬼,曰:‘此教我先威众耳。’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3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著之竹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著之竹帛: 拼音:zhù zhī zhú b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著乎竹帛、著于竹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著:写作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 成语出处: 章炳麟《与龚未生书》:“所欲著之竹帛者,盖尚有三四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著” 的基本字义: 显明,显出:~名。~称。显~。昭~。卓~。 写文章,写书:~述。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5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鱼书雁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鱼书雁帛: 拼音:yú shū yàn bó成语简拼:ysyb发音:(\"xxzl.com.407232200801\"); 成语繁体:魚書雁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鱼书雁帖、鱼书雁信、鱼肠雁足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鱼书雁帖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器玩·制度》:“则笺简二字中,便有无穷本义,鱼书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名书竹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名书竹帛: 拼音:míng shū zhú b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名书锦轴、名垂竹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书:书写,记载;竹帛:史书。把名字留在史书上。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成语出处: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任贤》:“昔李陵,提步卒五千,不免身降匈奴,尚得名书竹帛。”英语翻译:One\'s name is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5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束发封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束发封帛: 拼音:shù fā fēng bó成语简拼:sffb注音:ㄕㄨˋ ㄈㄚˋ ㄈㄥ ㄅㄛˊ成语繁体:束發封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《新唐书 列女传 贾直言妻董》:“直言坐事。贬岭南,以妻少,乃诀曰:‘生死不可期,吾去,可亟嫁,无须也。’董不答,引绳束发,封以帛,使直言署,曰:‘非君手不解。’直言贬二十年乃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3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衣不重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衣不重帛: 拼音:yī bù chóng bó注音:ㄧ ㄅㄨˋ ㄔㄨㄙˊ ㄅㄛ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衣不重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帛:布帛。不穿多层衣服。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: 《尹文子·大道》:“昔晋国苦奢,文公以俭矫之,乃衣不重帛,食不异肉。” 成语例子: 《晋书·刘超传》:“处身清苦,衣不重帛,家无儋石之储。” 成语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11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著乎竹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著乎竹帛: 拼音:zhù hū zhú b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著于竹帛、著之竹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著:写作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 成语出处: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情欲》:“荆庄王功迹著乎竹帛,传乎后世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著” 的基本字义: 显明,显出:~名。~称。显~。昭~。卓~。 写文章,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著于竹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著于竹帛: 拼音:zhù yú zhú bó成语简拼:zyzb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5541442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著乎竹帛、著之竹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着:写作。竹帛:竹简和绢。在竹简和绢上写作。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。 成语出处: 汉 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,慕圣人之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6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功垂竹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功垂竹帛: 拼音:gōng chuí zhú b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功标青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人的功绩 成语解释: 垂:流传;竹帛: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,借指典籍史册。建立伟大功勋,名载青史 成语出处: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情欲》:“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,传乎后世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4 4 热度 0评论
解释成语“名垂竹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 名垂竹帛: 拼音:míng chuí zhú bó成语简拼:mczb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1538454\"); 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名书竹帛、名垂青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好名声 成语解释: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。 成语出处: 《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声可托于弦管,名可留于竹帛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3回: 成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03 3 热度 0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