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天理昭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理昭昭: 拼音:tiān lǐ zhāo zhāo成语简拼:tlzz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3597748\"); 成语繁体:天理炤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理昭彰、天理昭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昭昭:明显。旧称天能主持公道,善恶报应分明。 成语出处: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 论语 吾与回也章》:

解释成语“天道昭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道昭彰: 拼音:tiān dào zhāo zh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理昭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天道:天理;昭彰:明显。指老天能主持公道,善恶报应分明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如此剧贼,却被小孩子算破了,岂非天道昭彰。” 成语例子: 《清朝野史大观》第三卷:“乃恶积贯盈,自

解释成语“彰明较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彰明较着: 拼音:zhāng míng jiào zhù成语简拼:zmjz发音:(\"xxzl.com.407232750942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近义词:显而易见、昭然若揭反义词:模棱两可、语焉不详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伯夷列传》:“是遵何德哉?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郑昭宋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郑昭宋聋: 拼音:zhèng zhāo sòng lóng成语简拼:zzsl注音:ㄓㄥˋ ㄓㄠ ㄙㄨㄙˋ ㄌㄨㄙ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32938983\"); 成语繁体:鄭炤宋聾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使申舟聘于齐,曰:‘无假道于宋。’亦使公子冯聘于晋,不

解释成语“昭然著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昭然著闻: 拼音:zhāo rán zhù wé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昭然:明白的样子;著闻:众所闻知。指明明白白,大家都知道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传》:“符瑞之应,昭然著闻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昭” 的基本字义: 光明:~明。~~(a.明亮的样子,如“日月~~”;b.明白事理。如“贤者

解释成语“无声无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声无臭: 拼音:wú shēng wú xiù成语简拼:wswx注音:ㄨˊ ㄕㄥ ㄨˊ ㄒㄧ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8431763\"); 成语繁体:無聲無臭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声无息、默默无闻反义词:举世闻名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状语;指默默无闻 成语解释: 臭:气味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味。比喻没有名声;不被人知

解释成语“恶迹昭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恶迹昭著: 拼音:è jì zhāo zhù成语简拼:ejzz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3417058\"); 成语繁体:惡跡炤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恶贯满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坏人 成语解释: 昭著:显著,明显。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形容罪行严重。 成语出处: 宋·郑刚中《北山文集·答潼川路于提刑》:“

解释成语“难言兰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难言兰臭: 拼音:nán yán lán xiù成语繁体:難言蘭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难言:谈不上;臭:味;兰臭:像兰花一样的香味。指气味相投的朋友 成语出处: 《周易·系辞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9回:“只因这一番,有分教:师生有情意再缔丝萝;朋

解释成语“跌宕昭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宕昭彰: 拼音:dié dàng zhāo zhāng成语简拼:ddzz注音:ㄉㄧㄝ ˊ ㄉㄤˋ ㄓㄠ ㄓ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65816819\"); 成语繁体:跌宕炤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 成语解释: 跌宕:放纵不拘;昭彰:昭著,明显。指气势放纵不拘,文意显明。 成语出处: 南朝 梁 萧统《序》:“其文

解释成语“罪恶昭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恶昭著: 拼音:zuì è zhāo zhù成语简拼:zezz注音:ㄗㄨㄟˋ ㄜˋ ㄓㄠ ㄓ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7326625\"); 成语繁体:辠惡炤著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罪大恶极、罪恶昭彰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罪恶明显(多指罪恶大)。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

解释成语“昭然在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昭然在目: 拼音:zhāo rán zài m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昭昭在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十分明白 成语解释: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杨播传》:“若率众一临,方寸各乱,人人思归,则郡围自解。不战而胜,昭然在目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昭” 的基本字义: 光明:~明。~~(a.明亮的样子,如“日月~~”;b.明白事理。如“

解释成语“遗臭千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遗臭千秋: 拼音:yí chòu qiān qiū成语简拼:ycqq注音:ㄧˊ ㄔㄡˋ ㄑㄧㄢ ㄑㄧㄡ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42216741\"); 成语繁体:遺臭千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遗臭万年、遗臭万载、遗臭万代反义词:流芳百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坏人 成语解释: 同“遗臭万载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

解释成语“昭昭在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昭昭在目: 拼音:zhāo zhāo zài mù成语简拼:zzzm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52213673\"); 成语繁体:炤炤在目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昭然在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十分明白 成语解释: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。 成语出处: 唐·裴度《寄李翱书》:“贾谊之文,化成之文也,铺陈帝王之道,昭昭在目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遗臭千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遗臭千年: 拼音:yí chòu qiān nián成语简拼:ycqn注音:ㄧˊ ㄔㄡˋ ㄑㄧㄢ ㄋㄧ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15016579\"); 成语繁体:遺臭千年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遗臭万年、遗臭万载、遗臭万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坏人 成语解释: 同“遗臭万载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邵璨《香囊记

解释成语“遗臭万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遗臭万代: 拼音:yí chòu wàn dài成语简拼:ycwd注音:ㄧˊ ㄔㄡˋ ㄨㄢˋ ㄉ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42416744\"); 成语繁体:遺臭萬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遗臭万世、遗臭万年、遗臭千年反义词:流芳百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坏人 成语解释: 同“遗臭万载”。 成语出处: 唐·高

解释成语“遗臭万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遗臭万载: 拼音:yí chòu wàn zǎi成语简拼:ycwz注音:ㄧˊ ㄔㄡˋ ㄨㄢˋ ㄗㄞ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40916725\"); 成语繁体:遺臭萬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遗臭万年、遗臭万世、遗臭无穷反义词:流芳百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坏人 成语解释: 死后恶名流传,永远受人唾骂。 成语出

解释成语“遗臭无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遗臭无穷: 拼音:yí chòu wú qióng成语简拼:ycwq注音:ㄧˊ ㄔㄡˋ ㄨˊ ㄑㄩ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41216728\"); 成语繁体:遺臭無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遗臭万载、遗臭万世、遗臭万年反义词:流芳百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坏人 成语解释: 谓坏名声永远流传下去,而无穷尽之日

解释成语“相得益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相得益彰: 拼音:xiāng dé yì zhāng成语简拼:xdyz注音:ㄒㄧㄤ ㄉㄜˊ ㄧˋ ㄓ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23411489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相辅相成反义词:势不两立、两败俱伤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益:更加;彰:明显。指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配合;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

解释成语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: 拼音:sī mǎ zhāo zhī xīn,lù rén jiē zhī成语简拼:smzz成语繁体:司馬炤之心,路人皆知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司马之心,路人皆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语解释: 路人:路上的人,指所有的人。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贵乡公传》斐松之注

解释成语“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: 拼音:sān gè chòu píjiàng,hé chéng yīgè zhū gě liàng注音:ㄙㄢ ㄍㄜˋ ㄔㄡˋ ㄆㄧˊ ㄐㄧㄤˋ ,ㄏㄜˊ ㄔㄥˊ ㄧˊ ㄍㄜˋ ㄓㄨ ㄍㄜˇ ㄌㄧㄤˋ成语繁体: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三个臭皮匠,赛过诸葛亮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