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恶迹昭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6热度
- 0评论


恶迹昭著:
拼音:è jì zhāo zhù
成语简拼:ejzz
发音:("xxzl.com.4080403417058");
成语繁体:惡跡炤著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恶贯满盈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坏人
成语解释:
昭著:显著,明显。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形容罪行严重。
成语出处:
宋·郑刚中《北山文集·答潼川路于提刑》:“但先列罪人之词,而继之以今来勘状,则恶迹昭著。”
英语翻译:One's bad behaviour is well known.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恶” 的基本字义:
不好:~感。~果。~劣。~名。丑~。 凶狠:~霸。~棍。险~。凶~。 犯罪的事,极坏的行为:~贯满盈。
含有
“恶” 的成语:
妍蚩好恶
赃盈恶贯
瘴乡恶土
恣凶稔恶
做好做恶
稔恶藏奸
痛深恶绝
恶贯祸盈
恶稔祸盈
恶稔罪盈
讨恶剪暴
欣生恶死
掩恶溢美
深恶痛诋
旌善惩恶
祸稔恶盈
罪盈恶满
辟恶除患
蔽美扬恶
恶事传千里
“迹” 的基本字义:
脚印:踪~。足~。血~。笔~。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:印~。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:古~。实~。 追寻踪迹:“汉求将军急,~且至臣家”。 据实迹考知:“~汉功臣,亦皆割符世爵”。
含有
“迹” 的成语:
遁迹潜形
名胜古迹
马迹蛛丝
藏踪蹑迹
铲迹销声
杜门晦迹
杜门绝迹
遁名匿迹
浪迹萍踪
比肩迭迹
车辙马迹
车尘马迹
遁迹藏名
遁迹匿影
遁迹销声
浮迹浪踪
梗迹蓬飘
梗迹萍踪
浪迹浮踪
韬光敛迹
“昭” 的基本字义:
光明:~明。~~(a.明亮的样子,如“日月~~”;b.明白事理。如“贤者以其~~,使人~~”)。 明显,显著:~著。~彰。~布。~雪(揭明真情,洗清冤枉)。
含有
“昭” 的成语:
文昭武穆
郑昭宋聋
彰明昭著
金昭玉粹
昭德塞违
昭聋发聩
昭穆伦序
冥昭瞢暗
罪恶昭著
众目昭彰
罪恶昭彰
恶迹昭著
臭名昭彰
燕昭好马
燕昭市骏
天理昭昭
天理昭然
天道昭彰
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
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
“著” 的基本字义:
显明,显出:~名。~称。显~。昭~。卓~。 写文章,写书:~述。编~。~书立说。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:名~。巨~。遗~。译~。~作。 古同贮,居积。
含有
“著” 的成语:
著书立说
鸿篇巨著
彰明较著
超超玄著
深切著白
深切著明
识微知著
彰明昭著
著书立言
粘皮著骨
沉著痛快
日新月著
枝附叶著
泻水著地
信誉卓著
成效卓著
罪恶昭著
著作等身
恶迹昭著
恩威并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