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耿耿在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耿耿在心: 拼音:gěng gěng zài xī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耿耿于心、耿耿在怀、耿耿于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能忘怀的事 成语解释: 耿耿:形容有心事。指心事牵萦回绕,不能释怀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0回:“当初我在苗家寨曾遇夜行之人,至今耿耿在心。” 成语例子: 郭沫若《月光下》:“误了小朋友们,

解释成语“耿耿寸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耿耿寸心: 拼音:gěng gěng cùn xī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耿耿此心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人忠诚 成语解释: 耿耿:形容忠诚。这颗心至忠至诚 成语出处: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92回:“耿耿寸心,愿盟息壤,凡百君子,其敬听之。”英语翻译:loyalty and devotion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耿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忠心耿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心耿耿: 拼音:zhōng xīn gěng gěng成语简拼:zxgg注音:ㄓㄨㄙ ㄒㄧㄣ ㄍㄥˇ ㄍㄥ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846671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赤胆忠心、忠贞不渝、披肝沥胆反义词:虚与委蛇、假仁假义、忘恩负义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耿耿:忠诚的样子。形

解释成语“此心耿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此心耿耿: 拼音:cǐ xīn gěng gě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忠心耿耿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忠心 成语解释: 耿耿:心里不能忘怀。指心中有事放不下,形容忠诚 成语出处: 宋·陈亮《复黄伯起》:“虽欲勉之而德不足取信,言不足以取重,徒使此心耿耿而止耳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此” 的基本字义: 这,这个,与彼相对:~间。~

解释成语“褒采一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褒采一介: 拼音:bāo cǎi yī jiè成语繁体:褒採一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人的优缺点 成语解释: 褒:赞扬;采:采用;一介:微小。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予以褒奖 成语出处: 南朝·齐·谢朓《辞随王子隆饯》:“褒采一介,抽扬小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褒” 的基本字义: 赞扬,夸奖,与贬相对:~奖。~扬。~贬。~义词。 衣襟宽大:~衣

解释成语“纤介不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纤介不遗: 拼音:xiān jiè bù yí成语繁体:縴介不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纤悉无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一点儿都没有遗漏 成语解释: 纤:细小;遗:遗漏。一点儿都没有遗漏 成语出处: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本朝杂纪》:“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,奇编奥录,穷力讨论,纤介不遗。”英语翻译:down to the minutest d

解释成语“一介儒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介儒生: 拼音:yī jiè rú shē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一介书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作谦词 成语解释: 一介:一个。一个小小的书生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7回:“生员及一介儒生,何敢妄干国政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)。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全;满

解释成语“毫不介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毫不介怀: 拼音:háo bù jiè huái成语繁体:毫不介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毫不介意、毫不经意反义词:小肚鸡肠、斤斤计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成语解释: 毫:丝毫;介:进入。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成语出处: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2章:“对此不惟毫不介怀,且愿趁此为陛下举荐贤材,为国效力。”英语翻译:not

解释成语“耿介之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耿介之士: 拼音:gěng jiè zhī sh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正直的人 成语解释: 耿介:正直、不同于流俗。指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: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,不养耿介之士,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,削灭之朝,亦勿怪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耿” 的基本字义: 光明:“山头孤月~犹在,石

解释成语“耿耿此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耿耿此心: 拼音:gěng gěng cǐ xī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耿耿寸心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人忠诚 成语解释: 耿耿:形容忠诚。这颗心至忠至诚 成语出处: 清·黄宗羲《感旧》:“寒江才把一书开,耿耿此心不易灰。” 成语例子: 《柳荫记》第六场:“耿耿此心,惟有天知。”英语翻译:this loyal heart 成语分字解

解释成语“一介不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介不苟: 拼音:yī jiè bù gǒu成语简拼:yjbg注音:ㄧ ㄐㄧㄝ ˋ ㄅㄨˋ ㄍ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12114083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一介不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为人清廉 成语解释: 见“一介不取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二回:“我平生于银钱一道,一介不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纤介之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纤介之祸: 拼音:xiān jiè zhī huò成语简拼:xjzh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35313564\"); 成语繁体:縴介之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形容很轻的灾害 成语解释: 形容很轻的灾害。 成语出处: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孟尝君为相数十年,无纤介之祸者,冯谖之计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纤” 的基本字义: 细小:

解释成语“轻车介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轻车介士: 拼音:qīng chē jiè shì成语繁体:輕車介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轻车:古代的一种战车。古时的战车和甲士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安世传》:“安世复强起视事,至秋薨。天子赠印绶,送以轻车介士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轻” 的基本字义: 分量小,与“重(zhòng )”相对:~重。~型

解释成语“一介不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介不取: 拼音:yī jiè bù qǔ成语简拼:yjbq注音:ㄧ ㄐㄧㄝ ˋ ㄅㄨˋ ㄑㄩ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9108258\"); 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两袖清风反义词:贪污腐化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一介:一粒芥菜子,形容微小。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。形容廉洁、守法,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。 成

解释成语“一介书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介书生: 拼音:yī jiè shū shēng成语简拼:yjss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03011348\"); 成语繁体:一介書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介儒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作谦词 成语解释: 一介:一个。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。 成语出处: 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勃三尺微

解释成语“一介之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介之善: 拼音:yī jiè zhī shàn成语简拼:yjzs注音:ㄧ ㄐㄧㄝ ˋ ㄓㄧ ㄕ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82112587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微小的善行。 成语出处: 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其有一介之善、一方文艺,居接士之馆。” 成语例子: 虽闾巷一介之

解释成语“耿耿于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耿耿于心: 拼音:gěng gěng yú xīn成语简拼:ggyx注音:ㄍㄥˇ ㄍㄥˇ ㄧㄩˊ ㄒ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1002939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耿耿于怀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能忘怀的事 成语解释: 耿耿: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。不能忘怀,牵萦于心。 成语出处: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

解释成语“耿耿在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耿耿在怀: 拼音:gěng gěng zài huá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耿耿于怀、耿耿在心、耿耿于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能忘怀的事 成语解释: 耿耿:形容有心事;怀:心怀。老放在心里,不能忘怀,牵萦回绕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题画记》:“在日本时我也曾替他题过画,当时是更加没有把握,记得有一张《瞿塘图》,我题的特别拙劣,至今

解释成语“狷介之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狷介之士: 拼音:juàn jiě zhī shì成语简拼:jjzs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73313831\"); 成语繁体:獧介之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正人君子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不肯同流合污之人 成语解释: 狷介:孤僻高傲,洁身自好。指孤僻高傲,不肯同流合污之人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向秀传》:“以为巢许狷介之士,未达尧心,

解释成语“常鳞凡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常鳞凡介: 拼音:cháng lín fán jiè成语简拼:clfj发音:(\"xxzl.com.4080130362120\"); 成语繁体:常鱗凡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凡夫俗子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平凡的人 成语解释: 一般的鱼类、贝类。比喻平凡的人。 成语出处: 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俦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常